中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罗中斌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不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唯一形态,也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群文阅读日益成为语文教学中必要的新型阅读方式。同时,基础教育语文课标也重点强调,语文肩负着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重任,而中国古典诗词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进行古诗词的群文阅读教学已成必然。

    古诗词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种,它要求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诗词,然后再围绕该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了一些古诗词群文阅读的教学之道。

    一、深切理解作者,群读同一诗人之诗词

    诗词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外在表现,它表达了诗人的志向与愿望,而这些又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密不可分。所以,只有深入地理解了作者,了解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内心情感,才能读懂作者的一系列作品。拓展延伸一个作者的作品,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不同语言风格,还可以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

    例如,读了李白的传记作品,就能理解他作品中蕴含的豪放与浪漫来自于他青年时期的理想与抱负,也与他曾经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有关。此外,了解了李白常年在外游历的经历,才能明白为何在其作品中有大量的思乡之作。李白的豪放与浪漫是外显的,而挫折感与痛苦却是内在的;不了解其经历,就不能理解这一点,甚至会对李白产生误解。外在的豪放、浪漫与内在的痛苦在李白的诗歌中相互呼应,这也显示了李白卓越的文学才能。例如,《行路难》同时交织着豪放与内心的痛苦,凸显了诗人矛盾的心理。此外,还有很多古诗词都反映了诗人的切实经历与伟大情怀,如杜甫的《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陆游的《示儿》《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等都抒发了诗人自己独特的人生理想或情感,流露出忧国忧民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怀。教学中,若采取群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积累、赏析古诗词,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深切理解时代,群读同一时代之诗词

    诗不仅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呈现,更是时代的产物。虽然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文风,但同一时代下的文学作品却有着诸多的共同点。所以,在积累、赏析古诗词时,可采取读同一时代之诗词的群文阅读方式。

    例如,魏晋时期的诗就跟当时奢靡的时代特点一致,多为“繁华奢靡”的粉饰太平之作,华丽而缺少内涵便是这一时期大多作品的主要特点;但到了唐宋时期,由于时代的变化,文风因“古文运动”“诗文革新运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词更注重“言志”,逐渐褪去了一些不必要的华丽“外装”。

    再如,唐代的几个阶段,因时代不同,诗风和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大相径庭:初唐开始从“宫廷走向市井”,从“御用转向抒情”,讲骨气、重声律;盛唐诗歌普遍转向了社会政治主题,反映了唐人重视事功、富有理想、高度自信、胸怀开阔、热情豪迈的大眼光与大格局;中晚唐因尖锐的阶级矛盾和冷酷的社会现实,其诗歌普遍带有衰飒悲凉的特点,感伤色彩很浓郁。这些现象说明,古代诗词的内容、形式和特点是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的,因此同一时代下的诗词具有许多共同特点。所以,采用读同一时代之诗词的群读教学方式对诗词的积累与赏析很有帮助。

    三、深切理解题材,群读同一类别之诗词

    一是选择“同主题”的诗词作品进行群诗阅读。很多古诗词虽然作者和时代背景都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改变传统的“逐首教学”“逐环教学”模式,进行资源整合、主题凝聚和合理拓展,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诗词的特点,还可以让他们积累、理解更多的古诗词。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等,其主题相近,都描写了一个英雄的形象,都有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愤怒和痛苦蕴含其中。再如,李白的《赠汪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高适的《别董大》等题材同类,但风格却有差异。这一类诗容量大,有利于群诗阅读活动的开展。

    二是选择“同单元”的诗词作品进行群诗阅读。开展古诗词群文阅读,可以在单元主题教学的基础上,整合文本,形成阅读文集。现在的教材单元主题教学本身就是组群式的,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整合单元诗词,如按主题、按诗词体裁……从课内走向课外,在同类单元诗词的基础之上进行有效地拓展阅读。单元群诗阅读教学既能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帮助学生广泛积累、深入理解和赏析古诗词。

    三是选择“同题材”的诗词作品进行群诗阅读。通过“同题材”群诗阅读,学生可以找出彼此间的差距,体会到不同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风格,积累更多的古诗词,并提高阅读、赏析古诗词的能力。例如,王昌龄的《从军行》既让读者想见了战争的残酷激烈、战事的频繁不断,又让读者体会到了战士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以及对最后必胜的坚定信念。整首诗歌有悲剧英雄的意味,让人赞叹、心酸。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既有真实摹写,又有浪漫想象,意象鲜明,意境独特,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体现出了一种高昂、乐观豪放的情怀。又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与柳宗元的《江雪》,都是通过写雪景而抒情言志的作品。但通过对景与情进行分析,特别是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后,读者能体会到二者的风格与内涵大不相同。柳宗元的凄凉和孤傲的心情,与毛泽东笔下雪景的壮丽和人物内心的乐观自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理想破灭的落魄文人,一个是豁达自信的人民领袖,其境界各不相同。可见,对如此同题材的诗词进行群诗阅读与赏析,有利于学生理解、积累不同时代的诗词。

    总之,古诗词的积累赏析不可单独进行,应从多角度采取“同类”群诗阅读积累、赏析的方式来进行,通过古诗词群文阅读,改变单篇阅读只关注内容的学习现状,进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比较能力和评判能力,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探究思维和创新思维。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拓展视野,扩大积累面,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进而提升语文素养尤其是古文化文学素养。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