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慢就业”成因及对策探析

    张亮吐 孙阿依·图尔荪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大学生合理就业对促进社会发展和“中国多”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科学探析“慢就业”现象成因与对策,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指导高校就业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關键词 大学生 “慢就业” 成因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1.308一、“慢就业”的内涵

    “慢就业”,是指部分毕业生毕业后既不打算立即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选择暂时游学、兼职或者创业考察等方式,慢慢探索人生之路的现象。据调查显示,在2017届大学毕业生的未就业人群中,大多数毕业生还在继续找工作。本科院校处于未就业状态的毕业生(7.0%)中有24%为“待定族”(不求学不求职),高职高专院校处于未就业状态的毕业生(7.5%)中有43%为“待定族”。大学生“慢就业”作为客观现象,日益引起社会关注。

    “慢就业”作为大学生就业状态的一种现实反映,可分为积极“慢就业”和消极“慢就业”两种类型,需持客观态度待之。积极“慢就业”,是基于自我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需要考虑而暂时主动放弃就业;反之,因职业规划意识不足,自主求职意愿差逃避就业;或因自身能力不足,就业竞争力大等因素而未能实现就业,可称为消极“慢就业”。本文针对大学生消极“慢就业”现状进行成因及对策探析。二、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成因分析

    (一)客观性因素

    1.招生规模扩大,就业环境激烈

    受高校扩招政策影响,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自2013年开始,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直线上升趋势,连年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季”。据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高达834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环境更是“雪上加霜”,不容乐观。

    与此同时,国家就业制度转变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直接影响。国家不再实行“统包统分”政策,“自主择业”成为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式。在“僧多粥少”的背景下,部分毕业生毕业后未能实现就业,从而成为“慢就业”人群。

    2.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失衡,职业规划教育投入不足

    在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企业“用工荒”问题却日益凸显。江西大学招生就业处市场部在长达一年的跟踪调查中发现,70%以上前来招聘的单位直言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已经成为他们最难解决的难题。而陷入“尴尬”局面的根源在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失衡,主要表现在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产生错位,大学毕业生的人才层次和人才构成无法满足用人单位需要。

    另一方面,高校职业规划教育投入不足。首先,就业规划指导重视程度不足。高校未充分意识到就业指导课程在学生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甚至存在应付心态,未能贯穿大学阶段全过程。其次,就业指导课程形式过于单一。部分高校就业指导形式仅限于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缺乏或流于形式,大学生实践经验欠缺。最后,职业规划教育师资投入不足。学生数量多,师资力量匹配不足,容易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性,未能做到“因材施教”。职业规划教育的不足致使部分大学生未能合理定位,错失就业机会,成为“慢就业”人群。

    3.家庭优越经济庇护,家长就业观念保守

    相比“70”和“80”后,“90”后毕业生生活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优越的生活条件为他们提供了经济支持,家庭成为了“庇护所”。特别是部分家长对子女的宠溺与呵护,让他们不愿过早的参与到激烈的就业竞争之中。同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基于现实考虑,父母更愿意子女毕业后选择“离家近”、体面稳定和经济发达地区。保守的家庭就业观念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产生直接影响甚至发挥决定作用。

    (二)主观性因素

    1.自我认知不足,主观能动性弱化

    毕业生自我认知中存在自负和自卑心理。受自负心理影响,过低预判当前就业形势、过高评价个人能力与素质,是毕业生实现就业的“绊脚石”。深受“大学生即天之骄子”等思想影响,过分青睐与追求高薪,稳定与体面的职业。而求职自卑心理则表现为自我评价过低,在求职过程中存在消极认知和畏难情绪,缺乏竞争信心。在求职过程中出缺乏主动性,不能适时将自己“推销”给用人单位,从而成为他们求职中的“拦路虎”,错失就业机会,被成为“慢就业”一族。

    2.就业观念保守,职业定位模糊

    部分毕业生求职中过分强调职业与专业一致性,或仅选择心仪城市作为就业目标地。这样的职业选择缩小了就业范围,增加了就业难度。与此同时,存在盲目屈就的现象。因职业定位和就业定向的模糊与缺乏,以求得工作为目标,或为克服就业恐慌,而忽视个人实际情况,盲目选择职业,结果因职业新鲜感褪去或产生厌恶心理而选择离职,成为“慢就业”人群。

    3.理论知识不足,专业技能欠缺

    理论知识不扎实、专业技能欠缺是部分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能力评价。一方面,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人才资源的需求结构,对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影响着大学生就业;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对自身专业学习投入不足,对当前就业未有充足的准备,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市场和就业环境中无所适从,缺乏专业竞争力,在求职过程中“败下阵来”,从而不得不被“慢就业”。三、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对策分析

    (一)政府层面

    1.科学制定招生政策

    政府制订相关大学生就业方针政策,应从大众化高等教育和毕业生人才市场需要实际出发,保障招生就业政策服务市场,以人才培养质量和结构的市场化、产业化为导向,专业满足人才市场需求,做到相关政策不激进,并适时加以调整与引导。

    2.积极落实就业政策

    获取求职信息是就业的关键环节,政府应加大就业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发布。其次,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大学生到中西部偏远地区、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最后,加大大学生创业政策、资金和技术的扶持力度,实现大学毕业生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3.创造公平就业环境

    政府要切实发挥市场监管职能,实现高校毕业生公平就业。要严格规范与监督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严防招聘过程中出现院校、性别、户籍等方面的歧视,加大信息公开、人力资源市场监管立法和违法行为惩处力度,保障毕业生合法权益,大力促进公平就业。

    (二)高校层面

    1.精准定位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教育质量是毕业生就业的基础与关键。首先,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需要和满足市场经济多样化发展需求;其次,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实现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方面保持自身特色。

    2.科学强化职业规划教育

    高校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大学生了解相关就业政策,明确自身定位,在求职过程中能做到正确面对实际,科学定位。同时,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克服自负、自卑和攀比心理,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就业需要的健康心理素质,提升毕业生的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在就业过程中拥有积极良好的心态。

    3.积极引导职业价值观教育

    学校应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和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中的引导作用。首先,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消除不良就业思想的侵蚀,如等级观念,封闭保守心理和求稳的中庸信条等。其次,引导他们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鼓励他们响应国家号召,去中西部和基层等需要的地方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最后,鼓励学生根据专业能力和兴趣,树立目标,做到对“我想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并做好规划,为之奋斗。

    (三)家庭层面

    1.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家长应主动了解和学习国家有关就业政策,要清醒认识到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业态更新加速的现实,培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意识。主动更新观念,破除“稳定职业”“铁饭碗”等思想,破除收入高低论成败的思想,破除把工作分为高低贵贱的等级意识。

    2.正确引导职业观念

    首先,家长加强对社会职业需求的预测分析,指导子女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进行职业定向;其次,从子女生理特点,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出发,通过理性分析,引导子女依据个人能力进行职业定位;最后,纠正不良职业倾向,加强对子女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克服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引导他们培养务实的做人态度,做到脚踏实地,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

    (四)个人层面

    1.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首先,提升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学习能力,拓展思维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满足时代和企业用人需要。其次,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求职中保持乐观心态,善于悦纳自我,不骄不躁不气馁,学会扬长避短。再次,拥有强健的身体素质。“身体是革命之本”,做到合理膳食,科学作息,积极锻炼。最后,掌握实践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认识自我,准确定位

    作为就业主体,能正确定位,全面客观认识自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真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环境,对社会有长远的认识和判断。在求職过程中依据自身情况与社会环境,及时调整职业规划的目标,实现合理就业。四、结语

    “慢就业”现象是社会发展的缩影。通过理性分析“慢就业”现象成因,从政府、高校、家庭和个人方面合理提出对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同时,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