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播节目创优的新观念和新思路

    刘建华

    【摘 要】本文针对广播界创优评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江苏省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在“走转改”中的实例,分析梳理新形势下广播节目创优的新观念和新思路。

    【关键词】广播节目创优 凝练团队 提升实力 更新观念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广播节目创优作为激励机制和精品战略工程,是各电台人才实力、专业队伍建设、节目制作水平的展示和考评,是提高节目影响力、推动节目本土化、吸引受众的战略方法,也是树立精品意识、打造节目品牌、提升整体节目质量的战术手段。而目前业内既有在利益驱使下临时突击创优应付评优之“忧”,又有在日益巨大的经济压力下考评机制倾向创收之“患”。因此,我们需要清醒地看到广播节目创优在引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标杆示范作用以及给整个团队带来的更长久、更全面的积极影响。

    一、广播节目创优评优的积极影响

    1.展现水准的平台,凝练团队的熔炉

    一个(或一组)有价值、有深度、高质量的广播节目体现了创作者的价值观和综合能力,能够展现出采编播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新闻敏感性、采访技巧、文字水平、表达手法以及驾驭素材的能力,是对采编播人员水平和功底的一次检验。节目创优的能力也代表了广播电台的整体水准。因为节目创优不是个别节目、个别人的单打独斗,而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战略协作过程。创优涉及面广、牵动范围大,需要从队伍建设、资源分配、节目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着力,在不断的创优中锤炼队伍,进而造就可以迎接任何挑战的团队。

    2.提升实力的途径,汲取营养的宝库

    节目创作从构思到成品,经历了选题取材、切入角度、风格样式、手法运用等综合手段,是作者锻炼和提高的过程。节目在创优评奖中获得了奖项,创作者会有成功的喜悦;没有获得奖项的可以总结经验教训,经过冷静思考悟出真谛。因此,每一次创优评优都是团队当中每个人一次学习提高的过程。通过节目创优的方式可以使广播节目的表达方法、创作手段一年一个新高度,从而推动整个队伍提高水平;通过对创优节目策划运作的审视,将平时的节目听评与创优相结合,可以使各台在提高节目质量、打造节目品牌方面受益匪浅。因此,节目创优不仅是带动整体节目质量全面提升的过程,是广播人汲取营养的宝库,也是全面提高广播媒体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二、广播节目创优评判的新观念、新思路

    一个(或一组)优秀的广播节目应该是这样的:角度新颖、构思精巧、精于策划、编排巧妙、音响丰富、剪裁得当。新形势下,广播节目创优更应当“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在选题亲民化、文风故事化、切入精准化、作品特色化等方面进行探索。

    1.选题鲜活亲民化

    新闻工作者在选题上要有新闻敏感性,调动深邃的思想,发现鲜活的内容。客观而言,获奖的节目一定有独到之处,其来源是主创人员坚持到基层一线“接地气”,有高度新闻敏感性的结果。在信息爆炸的今天,面对纷繁的信息,新闻敏感性显得异常重要。创优能手必须在众多的事件中敏锐地捕捉到最有价值的那一个。获得江苏省2012年度社教对象性节目一等奖的节目《脑瘫博士键盘上舞动梦想》的主创者正是敏锐地捕捉到了王甦菁这一特别的人物——连云港独一无二的残疾人博士,并以独特的视角,将王甦菁与英国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交汇融合,节目的品味迅速得以提升,并抓住了听众的注意力。再比如:中国广播电视协会2012年专家奖获奖作品、江苏省2012年度广播文艺小说连播一等奖的节目《驻京工作组》,该作品的编辑抓住了当今社会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期、矛盾多发期的特点,描绘了以甄为民为代表的信访部门党员干部与老百姓鱼水情深的关系,讲述了他们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的感人故事。这些节目的题材除了具有积极社会意义外,更重要的是节目所选取的人或事就在普通百姓的身边,老百姓对这些节目有天然的亲切感,也容易引起共鸣。

    2.文风朴实故事化

    “改文风”不仅是改文字,它提倡从冗长空洞、言之无物、刻板生硬的风格中走出来,学会使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具有生活气息的语言,用群众话说群众事。听众不喜欢高高在上的“宣教”口吻,他们喜欢的是真实的记录、真实的表达。讲好中国故事,就必须遵从受众的需求和接受习惯,多考虑百姓视角,从身边事说起,讲述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所思所想、所喜所忧和发展变化。即使是离百姓很远的宏观形势、方针政策也需微言大义,从而使传播收到理想的效果。

    例如上文提到的社教对象性节目《脑瘫博士键盘上舞动梦想》,主创者在节目的行文布局上摆脱了人物描写一贯的浓墨重彩,以客观平视的眼光去发现脑瘫患者的未知领域,以白描的手法去展现平凡人的可爱与可敬,增添了节目的吸引力。在表现手法上,创作者一改过去在主人公家中或在演播室里谈话的传统模式,而是伴随主人公工作和生活的全过程,紧紧抓住主人公起床、自制早餐、第一次买电脑、乘电梯,以及主人公母亲、朋友讲述的各种细节,使作品形象丰满、主题彰显。一个残疾儿童到博士的成长历程,使听众脑海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中国版霍金”印象,不禁感叹主人公身患残疾但对生活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令人肃然起敬之余产生深切的思考。

    第十六届江苏新闻奖获奖作品《开往春天的特别班车》刻画了“雷锋车姐妹”乐于助人、关爱外地旅客的事迹,以及她们自身奉献精神背后鲜为人知的人生苦涩。通篇采用的是新闻故事化的手法,在对话、描写、悬念和场景设置中细致入微地展现感人的情节和细节,凸显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并以此揭示和高度赞扬“雷锋车姐妹”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旅客一时难的奉献精神。

    广播节目围绕主题,文风朴实、故事生动,就可以更好地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使节目更接地气,更容易让听众和专家认可,获得较高奖项便不足为奇。

    3.切入聚焦精准化

    广播节目创优同样要选准“切入点”,这个点选得精准,即使是老话题同样也可以出新。2012年3月24日是第1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医疗保健类节目大多按照现有资料介绍一下发病原因、传染途径、预防治疗办法就结束了。但是,题为《抗击卷土重来的结核病》的社教节目主创人员带着“什么是结核病?为何出现耐药性结核病?如何进行预防?”等听众最关心的问题,在走访基层医疗单位过程中,通过与医生、患者的交流,发现在新时期,结核病还带着一种新型武器“耐药性”出现在我们身边。这组节目知识内容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制作精良、音响丰富,有较强的可听性。节目播出后,形成较强社会反响,不少的听众反馈称通过收听节目重新认识了新时期结核病,知道了如何科学预防。该节目荣获江苏省2012年度广播知识性节目一等奖。

    4.善用音响特色化

    广播不是简单地把文字变成声音,单一的语言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听众的收听需要。音响素材是广播的优势和竞争手段,音响也是录音报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广播必须在“听”字上下功夫,充分发挥音响在广播节目中的优势,给听众带来听觉冲击,是充分发挥广播魅力的积极手段。所以,善用音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广播参与媒体竞争、凸现自身特色的手段。广播人应充分地运用好自己手中的话筒,发挥广播特长,学会在作品中熟练地运用音响还原真实,描绘生活的音响图画,使人听了如临其境。作品《开往春天的特别班车》选取了旅客、雷锋车手、高校学生、志愿者以及高层人士等16个新闻事件当事人的感人至深和发自肺腑的声音,加上裁剪精当的现场实况,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可见,用有声语言来表现生活感受,解读生活意境可以充分发挥广播的特色。

    总之,作为一名广播新闻工作者,要在节目创优上做文章。只有头脑中时刻树立创优意识,积极探索创优思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走转改”的道路,多思考、勤创新、善总结,才能摘取节目创优的累累硕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

    (本文编辑:肖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