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困境与问题探析

    殷玉萍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面临着社会价值多元化、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培育、环境方面的困境与问题。通过存在的困境和问题的分析得出以下启示:以行动感染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以实践开展为依托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关注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实现以情育人;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引导。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困境;问题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12-0067-02

    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理想信念培育、思想道德培育、培育环境建设的开展,培养了一批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随着社会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冲击、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攻势以及市场经济的不完善而带来的负面问题,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信念培育、思想道德培育以及培育环境方面,都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和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困境与问题

    伴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利益更加多元化,社会思潮涌现更加频繁。社会利益的不断分化直接促成人们自发形成价值观念,这为价值相对主义铺衬了滋生的温床。互联网的出现使各国思想文化的交锋、交流变得更加频繁而剧烈,社会思潮涌浪般冲刷着人们头脑中固有的理念。学生是思维活跃的群体,学生的各种思想观念主要是自发形成,进了高职院校以后,旧的以价值判断为核心的思想观念还影响着学生,新的社会价值观念,互联网各种思潮下的多元价值观念也参与到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之中。以价值为核心的思想观念在学生群体中有着多样化的存在,甚至在学生自己头脑中也没有稳定的一元价值观念。这种情形表现在现实中,学生之间在对一些事物的价值判断中存在分歧,学生对不同事物的判断也难以用统一的价值标准去衡量。

    价值观的多元与迷茫严重阻碍了学生在对社会、人生的价值取向,阻碍了学生用恒定的价值标准去评价现实社会的人与事,难以形成自己的思想道德和理想信念。学生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不能正确认识人的需要的全面性,就难以生成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也就难以构建自己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只有从价值自觉教育出发,让学生自觉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清错误价值观的实质,才能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教育仅仅从正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已经不能起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高职院校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信念培育中的困境与问题

    (一)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具体化、生活化有待加强

    目前的高职院校的理想信念教育理论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思想实际方面还有待加强。如何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共同理想,如何让自己的美好生活理想、职业理想体现和包容道德理想和社会政治理想。理想信念教育要通过一系列的教育转向,不仅让学生明白理想信念产生的原理,还要让学生明白人生的目的和意义,要把学生自己对未来的渴望和追求转化为可实现的理想。要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用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看清自己困惑的实质,学会分析自己的思想实际。

    (二)理想信念教育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有待加强

    理想信念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理想信念的知识,让学生明白理想信念是什么,理想信念的意义。在以往,我们注重让学生知晓理想信念是什么、有什么用,科学理想信念是什么这些大都可以归为知识性传授,有利于学生形成关于理想信念的知识体系。在考核中,也往往是考查学生对理想信念知识性的理解,看看学生知不知道理想信念是什么,我们的共同理想是什么,科学理想信念应该是什么样的。经过教育,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这些知识,但是他们往往不能拥有自己的远大理想,不能感受到科学理想信念带来的精神动力,不能感受到自己思想境界的提升。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唤醒学生对境界的追求,让学生自觉主动去追求理想信念,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三、高职院校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培育的困境与问题

    (一)思想伦理道德培育与“三个贴近”相分离

    这主要体现在:思想伦理道德教育的理论、方法等方面的滞后,无法回答社会上、学校内和学生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想伦理道德评价标准发生混乱。思想伦理道德教育的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无法体现其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有些学生往往把虚拟世界的思想伦理道德问题带到现实世界之中,而高职院校思想伦理道德教育理论由于创新不足,不能解决虚拟世界中的思想伦理道德问题,也导致学生在现实的世界中出现思想伦理道德失范。

    (二)思想道德培育与“三进”相分离

    高职院校学校过分注重文化知识灌输而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品格的培养;学生把具有发展前途和对自己有用作为选择专业和学习课程的主要标准,把思想道德作为不得已而学之的课程;用人单位更多是关注毕业生的专业成绩、外语水平或各种证书,不太在意学生的思想伦理道德素质、修养水平。这就导致学校思想伦理道德教育与“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要求相脱节,学生在综合素质上产生畸形。

    (三)思想道德教育中教师主体意识及地位缺失

    一部分思想道德课教师对自己所教课程缺乏认同感,对所从事的职业缺少自信心和荣誉感;不能系统的、全局的、宏观的、发展的认识思想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教师主体意识的缺失制约着思想道德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发挥。

    四、高职院校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环境困境与问题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社会环境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互联网、现代大众传媒等社会因素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市场经济会引发学生在思维方式、荣辱观上存在扭曲,网络上大量的信息会影响学生的判断。社会环境像一个源源不竭的发动机,不断推动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的认同向前运动发展。

    (二)校园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校园精神环境是校园环境构成的核心部分,它充分体现了高校软实力的强弱。通过精神环境建设,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产生积极健康的影响。

    (三)家庭环境影响和制约

    1.家庭教育中非诚信化观念。一些父母在教育子女时有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助长了非诚信行为的增加,给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作用。

    2.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的观念。有些学生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功课好就行,其他的不用管。这种不正确的成才观使得一些学生产生一种错误观念,有的高职生不注重对自身修养的培养,这就直接导致学生的道德水平素质下降。

    3.家庭教育中不良的金钱观。一些家庭对子女的金钱管理很严格,对子女的事情进行包办,一些学生在金钱的使用上也有诸多不合理,导致独立生活比较困难。这不利于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成长成才。总之,高职院校学生的主流政治立场坚定与部分政治信仰迷茫并存,价值观的积极取向与多元发展同在,人生态度的积极进取与心理问题并存,道德认知的正确超前与道德实践错误滞后相伴。

    五、高职院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选择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导向开展工作

    高职院校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社团成长进行扶持和管理,把握方向、健全规章、活跃活动、扩大影响,在健康有益的社团活动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重视校风、学风、教风等软环境的建设,要营造具有本院特色的校园环境,营造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

    (二)以行动感染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理想与现实,自尊与自卑等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生活的意义、思考人生的价值、提升生活的价值、意义与质量。这样,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才能成为指导学生行为的内在准则。

    (三)以实践为依托,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

    实践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效果,促进学生知行统一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结合院校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勇敢、拼搏的品格,增强学生的爱国观念以及集体意识。

    (四)创新育人的形式,重视网络培育阵地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优化网络环境,改进网络传播方式,强化阵地意识。创设形式生动、内容健康、富有吸引力的网络宣传平台,利用网络的信息传递便捷和沟通交流直观的优势,达到网络培育的目的。

    (五)关注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教育引导

    注重引导学生从人生观上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与价值,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动力,培养与提升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针对差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切实帮助学生排忧解难,人脑、人心,取得实效。找准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的共鸣点是关键,应通过现身说法、向前看齐、创优争先、明确方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