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游戏的本质

    华爱华

    最近,一些园长、老师问我关于“安吉游戏”的问题,其中有不少共性问题值得探讨,比如这个被问得最多的问题——什么是真游戏、什么是假游戏。

    实际上,安吉幼教人提出“假游戏”,是针对过去曾经走过的那段“教师以为是游戏而幼儿没有游戏体验”的实践过程。过去,她们也曾热衷于以“竹乡一条街”为主题,布置演艺吧、茶吧、小吃店等场景,引导幼儿按照老师想象中的游戏情节去游戏,当时以为这就是主题游戏;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设计了场景,戴上了头饰,让孩子跟着老师动起来,当时以为这就是教学游戏;在活动区设计了大量目标导向、任务驱动的材料,幼儿被动地通过操作去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当时以为这就是区域游戏。

    这些教师以为是游戏而实际上不是游戏的,又到底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教师误解了游戏的本质,在游戏环境的创设、游戏规则的制订、游戏玩法的设计中注入了太多的成人意志,把主题活动、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个别化学习活動误认为游戏。假如这些不是游戏的教育活动能平衡好成人意志和幼儿自主之间的关系,活动质量较高,也可以作为幼儿园课程的有益组成。但从本质上说,这些活动都不是游戏,不能取代儿童自主的游戏。

    游戏的本质又是什么呢?实际上,文学、艺术、哲学、人类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的各路学者,在涉及儿童游戏的界定时都取得了一些共识,认为游戏应具有以下六点特征。第一,游戏是一种内在动机性行为。对游戏者来说,游戏没有外在目的,游戏的目的就是游戏本身,所以游戏是非功利性的活动。但凡带有功利的目的,如追求奖赏或名次,就已经不是游戏了。第二,游戏是游戏者自主的活动。想怎样玩、用什么来玩,与谁一起玩,由游戏者自己决定。如果被要求如何玩,被分派做什么的时候,该活动也不是游戏了。第三,游戏是表现游戏者基于已有经验的活动。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游戏,来对幼儿的发展进行表现性的评价。第四,游戏是重过程大于结果的活动。游戏中的幼儿会不厌其烦地变换着花样地做同一件事情,用不同的方法去达到同一个结果,而这个过程正是幼儿不断地自我挑战的过程,使幼儿变得灵活而机智,尽管随着年龄增长,幼儿也开始关注活动的结果,但他们对这个结果的热情远不像过程那么投入和持久。第五,游戏是一种假想的非正式的活动。主要是指游戏具有对现实的虚构性,比如假扮医生,又如同样是画画,游戏是画着玩的,不需要交给老师做正式展示或评价的。第六,游戏是一种趋乐性行为,主要体验喜悦、自豪、满足、放松等积极情感。

    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不是谁说了算,也不是单单看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而是要看游戏者的心理体验。比如,拍球、跳绳、涂鸦、画画这些可能是游戏,也可能不是。如果活动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目的,幼儿按照要求被动地去做,显然就不是游戏了。只有完全符合上述六个特征,幼儿才会有真玩游戏的体验。

    之所以会有老师误解游戏,很可能是因为忽略了除第五个特征,上述任何一个特征单独存在,都不意味着这个活动一定是游戏。因为正式的工作和学习也可能是内在动机促发的,也可能是主动、自由选择的,也可以是愉悦的……概括地说,游戏,或者说“真游戏”的本质特征应当是游戏者自由意志的体现。无论是在幼儿园内、还是在幼儿园外开展的游戏,都应当符合活动的主体能自由选择、自主决定,自我挑战的本质。显然,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游戏是与小动物那种本能的带有刻板性行为的游戏有着本质区别的。

    总之,面对“真游戏”“假游戏”这一对概念,我们要把握的恰恰不是“真”和“假”的字面涵义,而是游戏的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