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刘艳娇

    摘 要:在日常生活中,数与运算是人们最常用到的数学知识,这也是小学阶段数学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且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对小学生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格外重要。在近些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呈不断下降趋势,在计算时,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所以,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计算错误产生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唯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纠正计算错误,提升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 错误分析;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052-002

    计算能力是当代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之一,计算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着他们学习质量的好坏,更是未来学好数学学科的基础。它不仅和数学学科基础知识密不可分,而且与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方面也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然而,在实际数学计算教学中,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出现了明显的计算能力下降的现象,身为数学老师,不能简单地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归结为是由于学生“粗心大意”、“基础不扎实”导致,而应该对潜在的、更深层次的原因进行探究,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一、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教师教学方面

    教师的教学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直接的影响,若教学行为不恰当,学生学习新知识就会产生负面效果,进而埋下错误的伏笔。从教师教学角度看,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未充分分析学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具备的计算基础及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计算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尤其是学困生的基础。如果未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就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数学课标指出:教师要更加关心学困生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鼓励和帮助,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自发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意见及想法,并探索有效方式去解决面临的问题。在他们进步时,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在他们犯错时,要正确引导其分析错误原因,自行修正,战胜困难,增强他们学习数学学科的兴趣和信心。2.轻视算理重视结果。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更看中学生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却忽略了算理及学生在整个计算过程中的思考,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其在深刻了解算理的同时掌握算法。3.忽略了对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新课标指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对口算能力进行训练,这是计算能力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笔算、简便运算、估算的基础就是口算,缺乏口算能力,会给计算能力的养成造成直接的影响。4.缺乏针对性的练习。习题是在教材例题的基础上进行的补充和延伸,若设计习题未结合教学目标、知识重难点,就会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巩固[1]。

    (二)学生感知不明确,注意力发展不完善

    小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具有笼统、粗糙、不全面的特点。在进行计算时,学生常常只留意到数学算式中的某一部分,忽略了对整个算式的整体感知,不能准确区分算式之间的潜在联系,再加上学生感知的选择性,极易产生感知错误。此外,因小学生注意力还未发展成熟,集中性及稳定性较差,在浏览题目、阅读题目、审核题目、解答题目时急于求成,不能将注意力有效分配在两个及以上的学习环节中去,常常丢三落四、顾此失彼、漏洞百出[2]。例如,一些学生将“3”看成“8”、将“62”写成“26”、将“+”看成“÷”等。又如,一些学生在初学运用竖式来进行整数除法的计算时,只注意试商却未观察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差别,从而导致商的位数增加的现象。还有一些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集中,明明是在做加法,受到外界干扰,如其他同学说一声“减”,将加法做成了减法,造成计算错误。

    (三)不良的学习习惯对计算学习的影响

    计算是一项非常细致且艰辛的工作,需要学生认真对待,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能用一种更加稳定的心绪和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保障计算正确率,反之,不良的习惯则会对计算学习带来影响,如书写姿势不规范容易导致学生抄错题等。在计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包括认真审题、仔细计算、规范书写、自觉检验四个方面[3]。

    二、小学生计算错误的解決措施

    (一)教师教学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教师要加强数学学习的目的性教育。数学课标提出:要提升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的创新意识及科学态度。可见,开展有目的性的教育尤为重要,防止和纠正错误,首先要改变学生的思想认知,要让学生清楚计算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教师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口算能力。小学生出现的计算错误大多是由基本口算不熟练导致的,因此,熟练基本口算有利于学生良好计算能力的养成,还有利于降低错误发生的概率。第三,明晰算理,以理驭法。任何一种计算都存在理论根据,想要培养、提高计算能力就要准确掌握这些理论根据。教师要仔细分析、研究课本,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算理,并且学会正确处理算理与算法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掌握数学计算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提升计算能力。第四,对练习环节进行精心设计。首先练习要有针对性,教师要结合当堂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发现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要求学生有针对性的练习错误题型;其次,练习要有对比性。当学生完成当前阶段学习任务后,教师要巧妙融合容易与当前阶段学习内容混淆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混合运算中不断提升计算能力;最后,练习要有应用性。小学数学的学习目标之一就是解决问题,而计算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同时,计算水平能得到大大提升[4]。

    (二)注重新知识的首次感知

    学生在第一次感知新的知识时,大脑皮层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第一次感知的知识鲜明、生动、准确,则更加有利于学生对这些知识形成深刻的记忆,也有利于后期记忆的清晰再现,反之,如果第一次感知的知识算理、法则、概念模糊,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后期学习,且造成的不良后果难以在短时间内清除,若想加以纠正,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5]。因此,在进行数学计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他们感兴趣的情境、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组计算比赛等活动,突出教学重点,鼓励学生充分调动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感受。当学生出现计算失误时会产生自责感;当学生找到错误原因时会产生喜悦感;当学生正确计算时会获得满足感;当多次计算全部正确时会产生自豪感……这些感受增强了学生想要提高正确率的欲望。此外,教师要通过板书展示、语言强调、举反例、专项训练、对比分析等方式对教学内容中学生容易忽略或者出错的部分进行重点讲述,保证学生在首次感知新知识的时期就形成鲜明、准确的印象,尽量避免或者降低表象失真。

    (三)习惯养成,端正学习态度

    面对小学生的不良习惯,老师要充分发挥干预和指导作用,引导其端正学习态度,改正不良学习习惯。第一,要对学生细心审题、认真解题的习惯进行培养,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计算程序和步骤解题,格式规范、字迹清晰、卷面整洁;第二,要对学生严谨验证的习惯进行培养。检验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评价措施,通过验证,不仅能让小学生检查计算过程及结果是否正确,还能让学生养成细致、耐心、严谨的良好品质,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傳授估算法、重算法、逆算法等检验方法,让学生更好的规避计算错误。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生理、心理发展不健全,加之暂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多种因素导致了小学生容易出现计算错误。育人工作有正向引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更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索,对在计算过程中学生产生的不良心理展开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的良好计算习惯,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素质教育对教育教学的系列要求。我相信,我们广大教师只要肯做有心人,细心观察、尽职尽责认真督促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定能显著提高,教学成效定能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吉海.小学生数学错误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学周刊,2018(12):38-39

    [2]陈晓岚.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其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4):240-241

    [3]王甜甜,吴敏.小学生计算错误成因及矫正策略初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4):292.

    [4]杨亚萍.小学计算教学策略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5]孙若冰.低年级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应对策略[J]甘肃教育,2015(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