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审智教育概述

    陶淑文 胡双全 

    一、什么是“审智教育”

    “审”者,全面而详尽的了解之意也。所谓“审智教育”,就是通过对语文文本恰当而精细的解读,让学生获得其中蕴含的有关生活或生存实践的智慧。2010年,南开大学的徐江老师发表《语文课要加强审智教育——以议论文解读为例》一文,提出了“审智教育”这一概念,由此,“审智教育”逐渐走入中学教师的视野。

    二、为什么要进行“审智教育”

    我们认为,语文既然是一门学科,理应具有其他学科所具有的特质,能给学生带来实际的好处。换句话说,学生学习语文,不仅仅是要具备基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得到一些人文的熏陶和审美的体验,而且能得到一些人生的切实的指导和帮助,获得一些实际的生活本领。

    2016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再次强调“核心素养”。而我们一向认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具备做应做之事的能力”!什么是“应做之事”?怎样做“应做之事”?这都需要我们去分析、辨别、选择,而分析、辨别和选择能力,就是智慧!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借助教材中的文本,通过我们有意识的引导和教育,培养学生的这种智慧。

    三、怎样进行“审智教育”

    语文学科的“审智教育”,其立足点是文本解读。换言之,我们要以文本解读为基础,以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着眼点,以生活、学习和实践为目标,帮助学生积累生活和生存的经验,增长人生的智慧,增强实践的智慧。

    其主要内容包括:

    1.解构性教育(或曰“解构性解读”)

    所谓“解构性教育”,简单地说,“解”,分析也;“构”,构造也。“解构性教育”,就是在文本解读教学中,不但要“述”文本,而且要“解”其之所“构”,这个过程,就是由“知”而达到“智”的过程。

    譬如,教学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我们就可以将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了解本文主旨。

    关于本文主旨,通常有三种说法:一是文章开头提出的“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说的是一个朝代的兴盛或衰败,虽然与“天命”有关,但与“人事”也有很大关系。

    二是文中提到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说的是“忧劳”(忧心劳作)可以让国家兴盛,而“逸豫”(贪图安乐)可以让自身灭亡。

    三是文末提到的“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它讲的是,人生中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中积淀下来的,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陷入自己所溺爱的事物。

    那么,本文的中心论点究竟是哪一句话呢?这就需要我们从文本出发,从作者写作《伶官传序》的意图出发,分析这三句话与文中所叙之事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伶官传序》的主旨,应该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而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就是我们对文本思想进行解构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地解构文本,让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有利于学习的东西,这不仅是在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而且也是在提升他们运用科学方法的素养。

    2.思辨性教育(或曰“思辨性解读”)

    说到思辨性教育,我们需要提到“正题”“反题”与“合题”这几个概念。黑格尔认为,事物往往是经过“正题”“反题”“合题”的辩证运动而发展的,即先有的某种观念或理论或活动,人们称之为“正题”;这些“正题”往往要生出对立面来,因为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一些不足,与这些不足相对立的观念或活动,人们称之为“反题”;“正题”与“反题”相辩相斗而产生更新的认识活动或观念,这就是“合题”。“合题”一旦形成,它将成为新阶段的“正题”,又将继续产生“反题”。这样,当第二个“合题”产生时,事物就发展到第三台阶。

    语文教学,要善于将文本作为“正题”,引导学生提出“反题”进行质疑,由此产生“合题”。这种教育文化的形成,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是不可估量的。

    譬如,教学孟子的《鱼我所欲也》,对孟子提出的“生”与“义”的取舍问题,我们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假如我们把文中孟子的观点“舍生而取义者也”当作正题,那么,反题就是“舍义而取生者也”;当这个正题与反题相辩相斗难分胜负时,“合题”便由此产生:“‘义与‘生如何取舍,当相时而动”。对孟子的“生”与“义”的取舍观,我们必须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可概而论之。因此,思辨性教育可以让学生抛弃盲从。

    有一定的思辨意识,具备必需的思辨能力,能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事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

    3.衍生性教育(或曰“衍生性解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对文本进行陈述式性或说明性解读,而要从文本的整体乃至细节进行阐发,从事中教出理来,从理中教出理来。特别是要教学生把握“产生思想的思维”,使他们“学”而能“生”,生出新思想和新思维。

    譬如教学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我们从王安石对景点位置、环境与游人多寡的描述中,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衍生出其他的一些思想。

    文中说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是王安石在游褒禅山时的所见所感。作者说的是游山,我们结合世事人情,可以得出许多结论。譬如,“(事情)夫易且利,则为者众;难且害,则趋者寡。”由此再进一步联想:见利而趋者,多矣;知难而上者,少矣。

    能够知“一”生“二”乃至生“三”,体现出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学习和实践的创新能力,更是一个人的创新素养。

    4.实用性教育(或曰“实用性解读”)

    譬如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我们就要引导学生认识并学习烛之武“取义不舍生,鱼和熊掌兼得”的双赢智慧,学习他“欲利于己,先利于人”的做事方法,学习他“人可有率性,但不可無理性”的处世观。

    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最精彩也最令人大受教益的部分就是烛之武“说秦伯”这一段。这一段,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重点。分析好这一段,不仅能够看出烛之武作为说客高超的游说技巧——能够抓住对方(秦伯)的心理晓以利害,而且能够让读者从中学习到很多知识,譬如论辩的知识和技巧等,获得交往的智慧、趋利避害的智慧和生存的智慧等。

    烛之武“说秦伯”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概括起来,就是讲了四个“无”:灭郑于秦“无益”;舍郑于秦“无害”;晋人素行“无信”,扩张之欲“无厌”。分开说是这样四层“无”,但细究围郑这四层“无”的意思又实为两层——于目前“无益”,于将来“有损”。区区百余字,却将秦国当下与未来的利害关系说得一清二楚。虽为郑谋,却处处显得是为秦着想,为秦打算。这种“欲利于己,先利于人”的做事方法,这种为图己存而替他人谋利的生存智慧,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双赢的智慧!

    这就告诉我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事物时,我们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可率性而为,而要理性分析,这也体现出一个人的基本能力和素养——一种拨云见日、举重若轻的办事能力和素养。

    作者通联:胡双全,安徽桐城中学;陶淑文,安徽桐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