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味道”:铸魂育人的“色香味”

    黄雪晴

    摘 ? ?要:“教学味道”是教师教学风格的集中体现,“政治底色”是立德树人所要求的第一属性,“思辨原香”是思政课所具有的天然属性,“人文余味”是核心素养所体现的综合属性。上好思政课需“色香味”俱全,在守正中创新,在教学实践中铸魂育人。

    关键词:思政课;铸魂育人;教学味道;新课标;核心素养

    “教学味道”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所创生的感觉、情趣和意味[1],是教师教学风格的集中体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和揭示了思政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在规律,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上好思政课如同“烹小鲜”,需“色香味”俱全,精心烹调出“珍馐美味”,让学生享受“饕餮盛宴”,讲出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金课”。

    一、“政治底色”:答好时代之问

    如何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是新时代对思政课提出的时代之问。思政课是关键课程,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教育,而是关涉灵魂的培树和价值的引导,是以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为使命的,有着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导向。“政治底色”是上好思政课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不可丢失的灵魂和第一属性。

    首先,要带头示范讲政治。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第一条重要原则,把“政治认同”作为首要的学科核心素养。“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堂上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明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讲自己所信的、做自己所讲的。要做学生为学为人的表率,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

    其次,要理直气壮讲政治。新课标强调,思政课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基本立场,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源头上把好意识形态安全关。这些原则在课程设计上得到充实和强化,如强调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在《政治与法治》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重要性;再如强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分,深刻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转化的意义等。课堂教学要祛除“不谈政治”“价值中立”的倾向,避免“纯粹学术”“纯粹德育”的教学,在做好“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同时,理直气壮开展“政治教育”教学。该大声讲的不能轻声细语讲,该明确讲的不能模棱两可讲,不该讲的不能口无遮拦讲,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既灵气穿空又雅气盈室,讲出更有情怀、更有担当的思政课。

    最后,要以理服人讲政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2]。课堂教学要力戒简单地照本宣科、空洞说教,要善于将教学的内容转化为育人的养料,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有独到的见解,触类旁通、解疑释惑。教学氛围要亲切质朴、活泼生动,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既惊涛拍岸又润物无声,将价值观的引导和培树寓于知识的传授教学中,做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要结合青少年“拔节孕穗期”的特点,找准教师角色定位,还原学生主导地位,力戒“权威”“一言堂”,创设自由、轻松、平等的交流平台,聆听学生真实的心声、内心的呼唤,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二、“思辨原香”:用好天然优势

    思辨是思政课显著的特征和优势。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是培育科学精神的必然要求。新课标也特别强调,要引领学生通过观察、辨析、反思和实践,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所谓思辨,主要是指对事物进行思考和辨析,其中思考是对事物进行考察、推敲和判断,辨析则是对事物的种类、状况、事理等作深层次剖析。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陕西师范大学胡卫平等教授所倡导的“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3]也认为,学科能力、学科素养的基础是思维,思维活动是课堂上师生的核心活动,教学的本质是思维。“思辨原香”是思政课教学的天然味道,要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加强思辨能力的训练、思辨思维的养成,让思政课闪耀出思辨的光芒。

    第一,要激励学生的质疑。“疑”是刺激学生展开思维的诱因,也是激发学习热情的动力。要勇于“激疑”,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求知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应给予积极的正面激励,对有质量、有深度的问题要加以鼓励和表扬。要预先“设疑”,备课环节不仅仅局限于对知识点的准备,还要善于创造让学生生疑的各种条件,精心设计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和层次性、条理性的问题,让学生把问号装进脑子里。要善于“争疑”,课堂教学中积极营造思辨的环境,让学生深切体验、主动投入,挖掘思维训练点,鼓励学生进行深度对话,对课堂教学内容、时事政治等大胆质疑、勇于争辩。如在讲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时,可以循序渐进地设计系列问题:在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多党合作制,而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资本主义政党产生的历史和逻辑是什么?是为谁服务的?符合中国的国情吗?如果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让学生在问题中澄清观念,掌握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

    第二,要激发学生的思考。思辨从质疑开始,但要不断深入进行下去,却要依赖于思考的展开,要将思考贯穿于教学始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要因势利导去思考,在学生生疑的基础上,拓展思路、步步引导,与课外阅读、生活经验等联系起来思考,组织课堂研讨、小组讨论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辨析问题,摆争议、谈看法、抒己见,对学生的思考教师不必急于回答,也不用给出“标准答案”,充分让学生在观点上有碰撞、思想上有火花。要聚焦矛盾去思考,对立的事物互相排斥,最能引发学生学习的思考,要抓住教学内容中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在理解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分清主次、轻重,追根穷源、巧妙安排,相互启发、寻找答案。要勇于亮剑去思考,“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对互联网、全球化时代的各种错误思潮,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4],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质疑探究的习惯,让马克思主义在与错误思潮的斗争交锋中征服学生的思想、走进学生的灵魂,开拓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批判性和科学性。

    第三,要激扬学生的创新。“守正创新”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原则,“创新”就是要破除思想藩篱、创新教学思路,最大限度地调动、用活创新资源,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激奋昂扬状态,塑造教学新形态。要在挖掘教材中创新,课堂是思政教育的主渠道,课程是思政教育的主载体,科学利用教学素材,充分吸收创新点,善于捕捉学生思辨的创新火花、课堂上的“神来之笔”,认清个性特点、承认学生差异,有难有易、由简到繁、高低兼顾地开展课堂教学,一步步引导思维向深处延伸,让所有学生都有攀登的勇气、创新的动力。要在总结反思中创新,抓主要矛盾,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进行总结反思,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上把握学科基本结构,在质疑、思考过程中教给学生创新的方法,推动教学反思向纵深发展。要在应用迁移中创新,激发学生思维的发散和聚合,新课教学温故知新、综合探究触类旁通、复习回忆融会贯通,将学到的知识创造性地实现由此到彼的迁移,让知识走下讲台、走出书本、走向生活,进入思考、更新认知、指导实践。

    三、“人文余味”:讲好中国故事

    “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是人类创造的另一个太阳。”[5]“人文”的思想由来已久,群书之首的《易经》就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6]的记载,“观人文”就是通过观察和推广“人文”来教化天下人、成就文明社会。新课标反映新时代要求,突出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守中国文化立场。思政课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教学载体,要将人文教育与思政学科深度融合,让学生能够讲好个人行为选择和文化自信的意义,讲好跨文化交流的中国故事,培育挚爱真善美、关切天地人的时代新人,让人文精神历久弥新、余味飘香。

    一是挖掘“人文内核”。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要感悟文化内涵,中华优秀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因密码,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理想道德、人文情怀和价值追求等,是最为宝贵的文化软实力,要对中华文化精神内核作深层次的解构,使学生在思政课的学习中汲取中华文化的丰富涵养。如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时,就要深入讲解、论证中国历史、中国革命,把传统融入教学,讲清传统的传承,找到从现实进入传统的切入点,让课堂教学更有底气、有亮点、有特色。要坚定文化认同,教育学生明大道、立大志、做大事,促进人的向上、向好、向善,从而彰显民族精神、增强文化凝聚,让学生找到认同感、归属感,引导日常行为方向,影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要厚植家国情怀,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是新课标修订的又一个重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也指出,要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等,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注入了新的内涵,思政课教学要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时代精神,锻造学生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培育深厚家国情怀。

    二是学会“话语转换”。话语是师生沟通的桥梁,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思政课教学要学会人文味道的“话语转换”,把话说到学生的心坎里。要本原化转换,说有“根”有“据”的话,扎根中国大地,构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话语,避免“话语失真”(课堂话语与原话语思想意蕴不一致)、“话语失向”(课堂话语与原话语价值导向不一致)、“话语失范”(课堂话语与原话语审美格调不一致)。要生活化转换,思政课重在讲清道理,而这道理又高于日常生活中得到的经验性道理,所以既要保证话语的生活气息做到通俗易懂,又要体现话语的哲理价值做到深入浅出。如毛泽东同志的“弹钢琴”论、邓小平同志的“黑猫白猫”论、习近平总书记的“打铁论”“穿鞋论”“扣扣子”“补钙论”等,都是用朴实简洁的生活话语,通俗地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等,既有吸引力、感染力,又有说服力、影响力。要个性化转换,课堂是学生与教学的“对话”,个性化的思政课来自于有个性的思政课教师,要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和话语惯习,融入自己的学术涵养、文化品质、精神气质,拓宽个人的思维视野,用鲜活生动、接地气的话语打动学生心灵,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思政之美的通道。

    三是开拓“隐性课程”。“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多维度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对学生的态度、动机、价值、规范等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要重新定义思政课的“打开方式”,让学生在显性课程之外、于无形之中接受所传授的知识、理解课堂的内容,发挥好人文精神日常养成功效。要将课内与课外相融合,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如构建运用“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形象生动的情境,让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再如通过开展多类型的课外实践活动,寓思想教育于校园实践活动之中等。要将思政课与各课程相融合,思政课具有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学校德育工作的引领性,要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深度挖掘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美术、音乐、体育与健康等各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发挥其各具特色的隐性育人功能,改变思政课“单曲独奏”局面,构建类型丰富、相互支撑、层次遞进、全面覆盖的课程体系,让各课程与思政课“交响合奏”,实现“合力育人”。要将网上与网下相融合,强化互联网思维,主动适应信息化的要求,用好互联网资源,将思政课教学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将管网用网与网络文明养成、网络道德教化相结合,将网络宣传的主流价值观与先进文化相结合,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贴近学生的教学方式和鲜活的时代元素,搭建与学生多时空互动的马克思主义学习交流平台,用生动真实的中国故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说服学生,创设无边界的思政课堂。[[□][◢]]

    参考文献:

    [1]赵小凤,李如密.教学味道的意蕴、类型及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8(9):75.

    [2]张烁.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3-19(001).

    [3]倪娜.“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价值[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12):46-48.

    [4]习近平.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顽强奋斗[N].人民日报,2019-9-4(001).

    [5]冯骥才.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J].教书育人,2019(8):1.

    [6]阮元.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