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服务产品中的关联应用模式探析

    香江波 赵海涛

    摘 要:本文主要从知识服务产品的开发已成为出版业的一种新兴业态的形势下,探讨出版机构在知识服务产品开发中关联整合相关内容资源的两种关联合作模式及未来的新模式。

    关键词:知识服务 关联 应用 ISLI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更是推动了知识付费浪潮席卷整个内容产业,使得优质内容创作者开始享受知识付费的红利。从行业的角度看,知识服务产品的开发已成为出版业的一种新兴业态,这就要求出版企业转变思路,变被动为主动,在个性化知识需求不断增加的新形势下,调整出版企业定位,利用先进技术,从浩瀚的信息资源中提取各种显性和隐形的知识,以对信息知识的生产组织、搜寻、分析、重组为基础,根据用户需求策划生产内容, 实现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获取发展空间。本文将探讨出版机构在知识服务产品开发中关联整合相关内容资源的两种关联合作模式及未来的新模式。

    一、知识服务产品的现有关联应用模式

    (一)资源紧耦合的关联模式

    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和人才储备,国内大多数出版社没有自己的产品和运维团队、数据中心和用户中心。即使拥有技术人员,但由于对产品迭代、激励机制和市场不敏感,出版社在知识服务内容产品生产过程中仍显举步维艰。在此种情况下,多数出版社采用和技术厂商合作的方式,即出版社将内容资源完全移交并存储至技术厂商的存储空间,成为技术

    厂商知识服务产品的内容供应源之一,这些内容资源在技术厂商的产品中以本地嵌入的方式进行集成,这是一种通过资源的紧耦合关联来实现知识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这种关联方式的优点是集合了出版机构的资源优势,技术厂商的技术优势,设计简单,开发周期短,能够快速开发、投入、部署、应用。但也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第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内容资源的权属问题,内容资源完全移交后,实质上内容资源的分发和传播就已经转移到技术厂商手中,所有权、传播权和使用权严重混淆,难以控制和清晰界定。因此,随着整个社会对知识产权日渐关注,出版机构把其内容数据直接给技术企业已经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持续性。二是与之相关的商业信任问题,在售卖该资源的时候售卖方是否真正拥有该资源的销售权利、是否存在超售或隐瞒实际销售情况的现象,难以证实,难以维权,事实上此种情况普遍存在,这将直接导致此种产业协作形式随时可能崩坏。三是如果出版机构的内容资源发生了更新,如何迅速维护,如何让更新的资源被用户及时发现;甚至当资源内容发生错误时,如何撤回,如何把错误的信息反馈给资源的拥有方或者资源的发行方。这里面隐藏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质量责任问题,一旦出现类似问题,不能及时实现下架或召回,相关质量责任则完全由出版机构承担。四是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技术厂商选择或开发了自己的技术,这就导致了出版机构为适应不同厂商需提供不同格式或精度的内容资源,不但极大地增加了内容资源的制作和管理成本, 还对出版机构资源的共享及相互授权使用产生影响,并进一步制约出版机构对内容资源广泛且多渠道传播的发展。因此,这种做法越来越被行业淘汰。

    (二)资源松耦合的关联模式

    另外一种知识服务产品的生产并非通过下载到本地的方式,而是在眾多的分散资源中通过远程链接资源的方式进行对接。即通过建立知识服务产品,创建一些链接指向某一个资源,这些资源可能来自于出版机构,也有可能是以其他方式创建的资源,这种关联我们可以称之为资源松耦合的关联模式。这种方式提高了内容资源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内容资源的权属问题。然而也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是链接的有效性问题,比如说资源拥有方下架或删除了内容资源,内容资源的名称或链接地址发生了改动,却又无法及时通知到知识服务产品的服务者,从而可能导致链接失效。二是链接的合法性问题,比如一篇文章中引用的图片来自于某网络,该来源是否合法或是否属于需版权许可内容,应如何告知知识服务产品的服务者和使用者?三是链接对象资源的质量问题,出版机构的内容资源有其质量保障体系,但是单方面的链接往往无法确认来源及质量,缺乏质量责任方,为用户使用带来一定风险。四是在知识服务产品的拥有者售卖资源之后,当他们向资源拥有方付款时,如何证明查询实际的交易额,这也是资源拥有方密切关注的一个问题。

    此外,一个知识服务产品包含的内容资源可能分属不同的出版机构等内容生产方,与各家机构分别确定产品的权利授予及关联构建模式将会造成大规模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始终缺乏彻底解决相互信任的有效办法。现有的方式已经很难满足产业各方所需要的大规模资源发现和关联应用,不利于整个产业的发展,因此行业需要对知识服务产品的关联构建模式进行规范。

    二、ISLI 在知识服务产品中的应用探索

    知识服务通过知识内在的关联关系提升内容资源价值, 从而改变内容资源的服务效能和服务模式,促进产业增值, 其核心就是构建知识组织体系。经过前期的研究,课题组发现,在知识服务资源及产品构建过程中面临问题可以借助国际标准关联标识符(ISLI)技术机制进行解决。将知识服务的关联纳入 ISLI 体系可使知识服务产品的关联构建最大限度地获得最佳通用性和在全球范围内的唯一性。

    (一)ISLI 是什么

    ISLI国际标准(ISO 17316:2015 International Standard Link Identifier,国际标准关联标识符)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一项信息与文献领域标识符标准,是针对资源关联所建立的专门的标识符编码体系。该标准是基于我国 MPR 国家和行业标准研制的国际标准,其描述对象是信息与文献领域内的所有实体之间(“源”和“目标”之间) 的关联,被关联的实体可以是实物,例如纸质图书,也可以是电子化的信息资源,例如文本、声音文件、视频,还可以是抽象的,例如地理位置坐标,或是某个时间点,等等。ISLI 拥有通用的关联描述规则和完备的技术支撑体系,且具有良好的标准注册管理机制与产业应用前景。

    2010年5月,国际标准化组织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46)年会期间,我国代表向该技术委员会的各国代表介绍了提案意向。该项目所采用的“对不同属性资源以标识符定义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的方法在信息与文献领域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它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使资源的复合应用变得更加容易。这种方法将给信息与文献资源的创造者、生产者带来新的市场和效益,给使用者带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新的应用方法将使资源通过关联构建获得更多的应用,从而使资源的价值得到提升。2015年5月15日ISO正式发布了《ISO17316:2015国际标准关联标识符》国际标准。按照ISO对标识符标准管理的相关规则,ISO授权我国国际信息内容产业协会(ICIA)作为ISLI国际注册中心(ISLI RA)承担ISLI标识符编码的管理和注册服务职责。ISLI 国际标准与其他国际标识符标准不同之处在于,ISLI 并不标识一个单一的对象,而是用于標识二者之间的关联关系。以标识符的唯一性和稳定性,为二个或多个实体(资源)定义并构建一种可靠的关联,从而使多个实体(资源)的复合应用得以更加方便地获得实现。

    (二)ISLI 在知识服务产品中的潜在应用

    在 2017 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专项课题“知识服务领域关联标识符注册解析系统与应用示范(应用示范类)”中,项目方提出,研制ISLI 在知识服务领域的六项应用标准,突破知识内容资源统一标识、海量存储、授权分发、大数据分析、互操作等关键技术,并基于 ISLI 技术框架研发知识服务领域关联标识符注册解析应用系统,开展应用示范,建设ISLI、KLI(知识关联标识符)的知识关联标识符体系,解决知识服务领域亟需的知识内容资源统一标识、数据交换、版权追溯、跨平台协同管理等关键问题,满足知识服务基础核心需求,从而为知识服务的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关联在知识服务产品中的应用将依托KLI的服务管理中心实现。该中心发布ISLI在知识服务应用中的关联关系编码的技术规格和规范,内容资源提供者需要遵循这些规范。在知识关联标识符体系中,内容资源提供者把希望分发的内容资源的元数据等信息及商业规则上传到中心的元数据库进行登记。此处的商业规则由内容资源提供者定义,譬如一篇文章付费阅读的收费标准为0.1元,分销商可获得推广收益的50%等。任何一个机构创建一个涉及多来源或不同版权方知识内容的知识服务产品时,可到KLI服务管理中心查询选择适配目标资源,KLI服务中心会提供资源内容的查询、体验并对接相应的元数据和商业规则,这也是一个内容选品的过程。如此一来,该创建者就可以获悉创建的知识服务产品能够找到哪些内容资源,并且这些内容资源的商业规则是什么,譬如说可以被用户如何阅读, 阅读时有哪些收费方式,等等。同时,当知识服务产品确定后, 也就确定了需要和哪些资源内容创建集成关联关系,并可以通过KLI的服务来进行关联关系的注册和登记。注册和登记是一个关联关系申请的过程,该申请的实际意义在于在预设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与内容资源的供应方灵活快速地建立一个具体内容的授权和分发的合作。知识服务产品的建设方的关联申请获批后会获得一个KLI编码,该编码有相应的元数据描述关联关系的相关信息;中心同时也会通知资源的供应者,这有可能是出版社或者其他方,这个资源被哪个知识服务产品建设方或哪个产品集成调用了,已经申请了注册的信息,并承诺遵照既定的商业规则展开市场活动。

    注册完成后,在具体KLI服务的编码使用过程中,就是一个解析的过程。当用户在使用知识服务产品的时候,用户在调用某个通过KLI编码关联的内容资源时,该产品后台需要向KLI服务管理中心请求KLI编码中关联关系的编码解析,中心首先传出元数据库的相关信息,之后,通过元数据库把这些信息传给KLI的服务资源的供应者获取关联资源所有的元数据。这个时候在产品界面上就可以获得相关的资源内容和相关的元数据内容。当用户通过知识服务产品实际使用这些资源的时候, 其实是发送了一个资源授权的请求,该请求会通过KLI的关联解析发送给资源内容的供应方,通知需要进行投送的资源数据和用户,该通知触发内容资源供应方对此次内容使用申请的商业规则执行情况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相关的数据资源就会直接投送给知识服务产品的用户。以上流程看似复杂,实际上可以通过策略配置,设定为无人值守模式,对于最终使用者而言,并没有增加操作的复杂性或降低用户使用体验。

    由此可以看出,ISLI体系以关联为核心,可以整合关联知识,打通平台实现服务共享,支撑一次生产多元发布,促进资源分发。ISLI在知识服务领域的应用,不只是简单编制相关的应用标准建立知识服务中资源之间的关系,更是通过标准,包括整个科技部项目的应用,把相关的商业规则落地应用,彻底解决了传统模式带来的诸多弊端。在这个里面,KLI知识关联服务标识符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一个编码都能表示出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资源来源于谁,以及其背后映射的商业交易规则等。

    参考文献:

    [1]赵海涛,周长岭,李文燕.ISLI 在知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出版参考,2017(4).

    [2]蔡逊.关联——ISLI国际标准的理念与价值[J].出版发行研究,2015(7).

    [作者系“知识服务领域关联标识符注册解析系统与应用示范(应用示范类)”课题组成员,单位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新金桥数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