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研究

    丁华

    摘 要:学生学业评价是大学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快速普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学业评价方法已不适应新的教学现实,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多元、可操作的学业评价体系。本文从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入手,研究大学生学业评价的指导原则及可行性评价方法,进而提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学业评价;混合式教学;专业认证理念

    大学生学业评价是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确立评价标准,运用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大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和教师,以期改进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促进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提升。学业评价以学生为评价对象,以学生学习成果为评价内容。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驱动下,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发生了深刻变革。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出现,对学生学业评价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此,本文以专业认证理念为导向,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生学业评价的原则、方法和改革路径。

    一、混合式教學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混合式教学是学生、教师与学习资源之间面对面交互和以技术为媒介交互的系统性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将在线教学的优势与传统课堂教学群体学习的优势融为一体,授课形式更加灵活与多元,实现了真实教学环境与网络虚拟环境相结合、师生间课堂交流与网络交流相结合,以及网络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接受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相结合。既能够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混合式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除了学习环境、学习行为、教学方式的不同,更体现在教学理念的转变,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新的尝试。

    (1)学生地位的不同。传统教学由于受到教学时间、地点和教学任务的限制,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师生交流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基本由课堂决定。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没有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很难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混合式教学打破了时空限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个性化学习平台,使学生能够有效利用时间,使教学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学生基于原有的经验与自身认知,将线上与线下所学内容有机串联起来,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从而动态建构自身的学习规则与学习体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课程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与辅导者。因此,混合式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方式的区别。传统教学以班级为单位,由于受教学时间、任务和空间的局限,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无法充分施展。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记忆与简单理解类的初级目标任务可安排线上学习,引导学生深入问题分析。线下教学时,教师将会通过教学设计,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PBL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交互使用。同时,在课前、课中和课后期间,教师与学生还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互动、交流、答疑,为学生创造了自主灵活的学习环境,从而建立起师生“交互式”教与学的新模式。

    (3)评价方法的差别。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业评价标准和方法缺乏多元性和个性化,重视结果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期末考试成绩占到课程总成绩的70%甚至更高,这就容易产生学生临时抱佛脚的“突击式”备考现象。既不利于教师及时改进教学,也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学业评价方式除了与评价导向有关外,也与当时评价技术的约束密不可分。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在线学习平台,教师可开展在线教学、练习、考试、互动交流等教学活动,统计学生学习产出详细数据,记录每名学生学习过程,更全面地了解学习动态,为实施多种学业评价方式创造了便利条件。混合式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强化学业评价中平时成绩的占比,引导学生更加重视平时学习过程,发挥其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分析学生学习效果,持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大学生学业评价遵循的原则

    学业评价对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和规范作用。教学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学业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效果科学准确的判断,并把判断结果反馈于教育实践以改进教学行为。高校学生学业评价是否科学,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管理者的“管”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业评价观。大学生学业评价的本质是激发学生内在发展动力的人本化社会活动[1]。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业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形成多元评价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符合专业认证倡导的教育理念。学业评价要坚持立德树人,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兼顾创新能力的发展,更要注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个人品德及团队精神的考核评价。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的记忆再现,要加强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考核,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度。

    (2)坚持终结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并重。终结性考核以期末考试为主。由于考核出题面的局限性,教师很难全面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学生成绩的优劣偶然性也较大,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学活动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关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持之以恒、深入钻研的良好学习习惯。过程性考核将教学各个阶段多次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学习产出成果,教师能够多角度、更为准确地掌握学生学习成效,及时改进教学行为;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有更清晰的认识,可以不断调整学习方法和努力方向,更好地安排学习生活。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学习行为数据,这些数据记录经过一定的分析,将为过程性考核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我国高校现有学业评价从评价方式看,主要是进行标准化测验,过于重视量化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忽视质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2]。因此,我们要加强学习过程管理,严格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3]。

    (3)坚持以定量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为辅。大学教学活动主要分为课程、实验和实践,科学的学业评价体系应是多元综合的,既有定性评价,又有定量评价。针对各种教学活动,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定量评价针对学生课程目标达成度,如试卷、论文、作业、案例分析、市场调查、项目成果、讨论帖等;平时课上课下活动参与情况、学习态度、各类实验或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则可以采用定性评价。定量评价能够直观反映学生知识学习的成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客观准确。而定性评价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态度、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团队精神及不可量化的创新思维等方面的价值判断,有时主观性较强,对评价者的素质能力要求较高。两种评价各有优点和局限性。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以定量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为辅,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坚持评价反馈,持续改进教学。学业评价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系统地收集学生参与各学科教学活动所获得的身心发展的信息和证据,并对其发展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4]。学业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判断,也是对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的分析检验。“持续改进”要求教师通过学业评价对照课程标准和培养目标,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改进教学行为。学生通过学业评价明确学习成果,改进学习方法和努力方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学业评价,能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学业评价网络平台,方便学生实时检验学习成果,利于教师随时掌握评价状态,持续改进师生的“教与学”。

    三、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大学生学业评价方法

    由于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学习场景的不同,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也会有所差别。目前,建立区别于传统教学的混合式教学学生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总结。

    (1)线上学习成果评价。为持续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中不同教学环节的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线上教学数据包括课前视频学习的时长和次数、课中参与讨论次数、课后测验、线上作业成绩等,这些可由在线平台自动评分系统给出成绩。还有一些在线平台难以给出合理评分的情况,如基于学生线上讨论的学习成果的评价,学生应用课程相关概念、理论或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评价,学生使用案例及其他资源支持自己立场的能力的评价等,需要教师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线上测试不仅能够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些先进的分析软件还能对过程中的錯误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的评分。通过对学生学习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后期教学活动设计。

    (2)线下学习成果评价。线下期末考试评价作为终结性考核,是评价学生最终学习成果的有效方式,可根据课程的性质和考核内容,赋予较高权重,并在考试题型的设计上注重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随着评价主体日益多元化,也可以让学生在学期结束时,根据教师平时布置的任务进行自评并提交报告,说明得分理由并提交证明材料。为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线下课堂教学可以团队形式进行学习成果评价。例如我们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案例分析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各组在课下经过材料搜集、提出问题、团队成员共同分析等工作形成总结报告,派出代表在课堂上以PPT形式演示汇报,教师以团队的成果展示进行集体评价。由于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学业评价是近年来高校教学改革探索的热点,需要总结一些新的有效的评价方法。

    (3)实践学习成果评价。近年来,大学生学习成果的表达形式,如期末考试、课程论文、平时测试、课堂互动、调研报告、实习鉴定等,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学生在校期间考取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会计师证书、导游证书等资格证书属于校外评价,但与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紧密联系,也能提升学生未来就业的竞争力。由专门考试机构组织统考,涉及范围、层次、专业、类型各不相同,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潜力,提高其学习自主性。此外,为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创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达成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从教育行政部门、教学指导委员会到高校,纷纷组织了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学科竞赛。学科竞赛已成为学生展现自我和体现学习成就的重要平台。职业资格证书和学科竞赛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应作为鼓励性的成果表达方式,加强与学科专业结合,制定相关的学分转换规定办法,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认定标准。

    四、基于线上线下结合的大学生学业评价改革思路

    (1)引入多元评价主体。传统教学的学生学业评价以教师为主,通过平时测验、期末考试、课程论文等有限的评价方法进行,教师只能考查学生学业部分成果,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效。混合式教学注意引入不同的评价主体,除了保留教师在学业评价中的主导地位以外,还要求学生有自评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互评。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评价可能大相径庭,原因可能是各自了解到的情况不同,学生自我认知角度的差别也会导致不同的评价。因此,在学业评价时要特别注意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信度和效度。

    教师评价贯穿课程始终,这就要求从开课前的摸底测试到中期的小测验,再到期末的考试,按照课程进度合理安排评价节奏。教师利用线上学习平台适时了解学生线上的学习情况,并可获得详细数据,线上部分就可以按照相关评分细则对学生学习进行评分。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及小组内360度互评,这些方法的引入更能够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意志品质、合作精神以及个体差异性,凸显学生评价的主体性,保持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要注意更多引入。

    (2)采用符合课程特性的评价方法。虽然各校的办学定位、类型以及理念不同,各专业也设置有不同的课程结构,但常用的课程分类标准是按照功能划分的,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每类课程定位不同,承担的任务不同,其评价方法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公共课主要侧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或者为后期学习提供方法论的支撑,这类课程的评价更加重视对理论的掌握,学业评价可选择试卷、书面作业、讨论等形式。专业基础课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前提和基础,适用性较广,学业评价既要兼顾理论又要考虑专业的实践性,可采用试卷、书面作业、小案例、小项目等形式。专业课主要是指与本专业联系较紧密,针对性强、普适性较差的课程。专业课重在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提出、分析并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业评价可更多地选择讨论、案例分析、专业论文、项目等形式。

    混合式教学开课之初,任课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将课程内容模块化划分为线上与线下的教学内容,并随课程进度,灵活设定课程讲授、讨论、作业、测验、案例分析等各教学环节的时间节点和空间结构。课程学业评价需要涵盖课程每个阶段的学习成果,教师应运用多种评价方法,根据课程性质、教学内容的新旧变化及难易度、教学方式、教学环境、教学手段的不同,有侧重点地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3)确立多维度的评价目标。学业评价是学生发展的引航灯。通过学业评价,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效果如何,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学习以及向哪里发展,以更好地实现学生的个体价值。传统教学的学业评价过多地关注学生认知发展,忽视对学生能力、动机、态度、意志、人格、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评价。

    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虽然存在差异,但学业评价标准都要根据课程目标来确定。大学课程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知识是基础,知识目标的落实有助于其他两个目标的实现。能力和素质是在知识运用内化的活动中建构形成的。能力是内化于知识的综合体现,而素质则是活化了的知识的积淀和升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强烈的学习责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此,学业评价标准要依据课程目标进行多维度设计。

    (4)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学习的产出是多维的。科学的学业评价体系不仅要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还要能够监测教育教学质量,对教育目标起到导向作用。构建科学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首先要依据课程目标制定学业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比课程目标更具体,要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确定不同等级。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学手段的变更以及学生学习的发展,学业评价指标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扩充。其次,要确定与评价目标相适应的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有其一定的适应性,任课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明确用何种方法评价哪些学习成果及学习内容。应尽量安排学生及其他社会群体参与评价活动,以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在使用主观性评价方法时,应该注意与定量评价方法相结合。混合式教学由于其模式的特殊性,需要将多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更好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定性评价方法一般按等级进行描述,教师和其他评价主体要依据评价标准客观进行评价。最后,确定各类学习成果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对于混合式教学,要合理划分线上学习成果、线下学习成果的权重,根据课程性质特点,充分考虑不同评价主体,确定日常考勤、课堂讨论、课程论文、平常测验、期末考试等各种成果的分值比例,定性评价尽可能转化为量化分值,从而构建科学的学业评价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传统的学业评价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快速发展,如何将线上学习评价与线下课堂学习评价有机融合,探索构建科学的学业评价体系,是今后教学改革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參考文献:

    [1]武继彪,王琳,郭丽.大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机制研究[J].山东教育(高教),2019(7-8):55-57.

    [2]刘声涛,刘伟香.我国高校学业评价研究文献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10(6):56-59.

    [3]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EB/OL].(2018-10-17)[2021-04-2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4]褚慧玲,汤军,贾验宏.学业水平考试结果的运用及相关问题的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3(9):41-45.

    [2019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专业认证视域下工商管理类课程学生学业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9SJGLX371)]

    [责任编辑:夏鲁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