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文本,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度感悟文本,把握文本的内在,这样才能极大地提升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为此,我们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合理展開文本解读,进而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解读作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分层掌握脉络,探究作品线索,聚焦分析人物,探究情节的因果关系。这样阅读作品才能把握住关键点,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关键词】文本解读;教学有效性;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34-0123-02

    【本文著录格式】桑娟.解读文本,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J].课外语文,2020,19(34):123-12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促使学生形成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然而,初中语文课本中收录的文本包括了各种不同的体裁,不同的主题,学生很难面面俱到地加以理解。有不少课文的篇幅较长,学生常常囫囵吞枣地阅读,因此阅读效率不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不同文本的共性,掌握阅读规律。这样学生不仅能提升阅读能力,更能很好地展开个性化解读,让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一、分层把握,梳理脉络

    不管是什么类型、什么主题的作品,都有一定的层次和脉络,因此在阅读的时候要把握好文本的共性,围绕作品的结构层次展开分析,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和感悟文本的精髓。学生若能尝试将作品分成若干层次,然后在大层次的基础上再分成若干小层次,那么就能很好地搞清楚作者的写作脉络,这对于学生下一步的阅读和理解有一定的帮助。标注层次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采用小标题标注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数字标注的方式。

    学习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时候,首先让学生整体阅读这篇课文,说说这篇文章的整体特点是什么。学生认为:“作者使用的是夹叙夹议的方法,很好地展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形象。”此后鼓励学生深入下去,分析文章的结构,尝试给作品分层。学生发现:“文章的第一段到第七段属于第一部分,第八段属于第二部分。”“你能否给这两个部分分别设定一个小标题呢?”学生认为:“文章的过渡句很好地展现了这两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可以定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而第二部分则是‘做和说的统一。”此后鼓励学生思考这两个部分是否还可以再分成若干小层次。学生发现:“第一、二段是第一部分的纲领,而第七段是第一部分的总结。”学生认识到这篇文章具有论说性文章的显著特点,它先提出观点,然后再尝试用具体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在指导学生给作品分层的时候,首先要引导学生搞清楚作品的整体内容,要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展开分层的活动。其次还要尝试找到文章中的过渡性语句,这样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分层,梳理文章的脉络。在这样的阅读后,学生的头脑变得更为清晰,思维能力也有所发展,语言素养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二、追寻线索,纲举目张

    不管是什么主题的作品,在行文的时候都会留下一定的线索,因此在解读作品的时候也可以围绕文章的线索入手,展开写作。不同的文体所采用的线索可能会有所不同,如写景类的散文,可能会将地点的变化或者作者的情感变化作为线索进行写作;人物类的散文或者是小说类的作品,可能会根据时间的变化、事件的发展作为线索。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尝试找到文章的主要线索,然后一步步拓展开来,对文章的整体内容有所了解。

    在指导学生学习七年级下册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的时候,鼓励学生探究作品的线索。学生发现,这是写人的文章,作者选择了“长妈妈”生活中的若干事情,展现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字里行间能看到作者对长妈妈有着十分深厚的情感。这样学生自然就发现“情感”就是串联整篇文章的线索。此时鼓励学生说说文章怎样描写长妈妈,怎样抒发对于长妈妈的情感。学生认为:“文章首先介绍了长妈妈的身份和地位,包括名字的来历等。让人们知道这是一个没有地位的平凡妇女,这样就起到了先抑后扬的效果,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础。”“那么,此后作者又怎样展现对于长妈妈的情感呢?”学生认为:“作者接下来写的是‘我不大佩服的情感角度,展现的是长妈妈的质朴和粗野。但是后来又写了对长妈妈的敬佩之情,表现出了情感的转变,体现了长妈妈的善良。”

    在根据作品线索探究文章的时候,学生发现,了解了文章的线索就好像找到了躯干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将其他的人、事、物、景等添加上去,就能描摹出整篇文章的结构。这样的阅读具有纲举目张的特点,能促使学生更清晰地搞清楚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而提升阅读效率。

    三、聚焦对象,认识人物

    不少作品中都有主要刻画的对象,这些对象包括了人、物、景等多种类型,在阅读文本的时候也要把握住这些对象加以深入品悟,尤其是抓住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分析。首先要尝试了解作品中人物的整体特点,了解作者怀着怎样的态度来描写这些人物。其次则要围绕人物的细节描写加以分析,看看作者怎样鲜明地展现人物形象。最后还要思考作者想要通过该人物形象表现怎样的写作意图。

    学习八年级上册第13课《背影》的时候,鼓励学生把握住“父亲”这个形象加以分析,说说该形象给人怎样的感受。首先说说该人物给人的整体感受,学生发现父亲其实是十分关心“我”的,但是却又不懂得怎样用语言来表达,所以只能尽可能地帮助“我”打点一切,让“我”能更舒服地度过旅程。此后再鼓励学生结合文章中的细节加以分析,说说作者通过哪些细节展现“父亲”的形象,看看和之前体会到的父亲形象是否一致。学生在阅读后有所体会,认为:“作者写到了不少父亲的动作细节,尤其是穿越铁路买橘子的一段,写得十分细腻。作者通过‘蹒跚地走到铁道边等词句展现出了父亲笨拙的形象,但是同时也体现出了父亲对‘我的爱。”此外再鼓励学生说说父亲的语言细节,看看是否也能从中体会到父亲对“我”的爱。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把握住作品中的人物对象,体会文章的主旨。

    若能聚焦作品中的人物对象加以分析,那么学生就能把握住作品的关键点,虽然文本的篇幅较长,学生也能更清晰明了地读懂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是什么。不管是说明类的文章,还是小说或者是写人叙事状物的散文作品,都能使用这样的文本解读方法。

    四、捋顺情节,追溯因果

    在小说或者叙事散文类的作品中,情节是十分重要的,若能围绕作品中的情节加以分析,那么就能更好地追溯事情的前因后果,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会更为深刻。在分析作品情节的时候首先要搞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还要结合作品中的人物加以分析,思考作品情节发展的合理性。

    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时,有学生认为文章中的一些情节似乎违背了常理:“不管怎样,于勒也是亲戚,为何菲利普夫妇竟然连见都不见一面,显得这样绝情呢?”若要了解这“果”,就要理解其“因”,要鼓励学生尝试在文章的上下文情节中寻找线索,思考菲利普夫妇为何会如此做。学生认为:“首先,于勒本人也是有问题的,他年轻的时候大肆挥霍,让家里人很为难,所以家人对他的印象不好。”还有学生认为:“一家人本来以为于勒能衣锦还乡,但是却发现竟然不行,甚至威胁到了二女儿的婚事,所以自然更讨厌于勒了。”还有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特点认为:“当时的人们都是嫌贫爱富的,所以家里有了穷亲戚之后,让菲利普夫妇感到没有面子。”学生整合了这些“因”,发现菲利普夫妇的行为其实很合理。

    在学生阅读时候,可能会发现作品中的某些情节似乎不太合理,在这种时候就更要搞清楚作品的前因后果,感知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这样能让学生找到其中的合理性,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容,探究作品的主旨。在这样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理解和感悟能力才会得到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也才会得到发展。

    在解读文本的时候,除了上面介绍的这些方法以外,还要鼓励学生尝试探究作者的情感,思考作者怀有怎样的情感加以创作,此外,分析作品的语言,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也是一种具有通用性的阅读方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若能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具有通用性的阅读方法,那么学生就能在阅读作品的时候快速抓住关键点,进而提升阅读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藏云.立足多种角色解讀文本,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J].江苏教育研究,2011(29).

    [2]任晓妹.立足不同角色解读,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J].语文世界,2014(12).

    [3]许晶.用心解读文本,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华夏教师,2017(9).

    [4]陈冬平.选好教“点”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教学月刊,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