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为思考而教

    王金桂,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高级教师,淮安市优秀青年教师、淮安市学科带头人,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副馆长。先后在各级杂志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教育专著《浅唱低吟》;获得江苏省“杏坛杯”优课竞赛二等奖;先后参与多个省市级课题研究,目前主持省专项课题“依托基地,提升少儿团队生活力实践研究”。

    曾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语文教学最吸引学生的有两点:一曰深情,二曰深刻。深情就是以丰富饱满的情感进行教学;深刻即指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使他们产生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因此,好的课堂应充满深刻的思想,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和人文情味,而思想的源头又在于师生的深入思考。

    一、语文即文化,文化即思考

    有人认为,语文就是语言文化。那么,学语文就是学文化,而文化的深层内涵就是思考。正如笛卡儿所说,我思故我在。所以,语文唯有思考,才能深刻、深情。

    从根本上讲,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习母语,让学生掌握并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而在他们的心里打下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底子。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慢慢地诵读、积累、感悟,会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习得语文知识。丰厚的文化积淀将形成一个民族特有的气质和品性。例如,在教学新苏教版三上的《兔子的胡萝卜》一课时,笔者这样引导学生思考。

    师:课文大家已经读了好几遍了,作家讲这样一个故事,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也许再仔细阅读一下,你们就能发现。请大家默读课文,想想作家想“告诉”我们什么?(提示:大家可以看看,文章里哪个词出现的频次最多,也许就是它。随后学生作精彩的发言)

    生:我发现,作家讲的是关于幸福的事情,因为“幸福”在文中出现的次数较多。

    师:你的想法是对的。请大家再边读边想,文中每个人物的幸福是什么?他们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幸福了吗?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汉语言中丰富的人物和生动的故事,蕴含着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又要引领他们走出文本,把个体精神、生命意识和民族文化等要素融合起来,把语文课本中的文化因素挖掘出来并将其放大,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消化吸收”,让他们在阅读、比较、体验和亲近文本的过程中,形成基于文本的人文关怀,从而真正感受并体悟到语文的高度和价值。

    文化就是以文“化”人,即要以高雅的民族文化来塑造、教化学生,让他们能够从容地面对未来。语文说到底就是在教文化,教中华民族的文化。一个人要真正有文化,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善于思考。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文本价值,也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力求二者和谐统一;要教会学生能够借助语言、文本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语文因思考而存在,学生因思考而成长;教语文,就是“为思考而教”。

    二、“为思考而教”的三层含义

    1.要引导和促进学生真正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政涛说:“人这一辈子要拿三块牌:首先要拿一块铜牌,铜牌是一个人的知识、学历;再拿一个银牌,银牌是人脉;最后还得拿一块金牌,金牌就是强大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语文教学与客观生活緊密相连,但学生如果只关注生活,没有阅读和思考,就会缺乏“消化生活的胃”,那么语文学习也会变得枯燥无味,很难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快乐。因此,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和促进学生思考,让思考真正发生。同时,还要鼓励学生通过对周边事物的观察提出问题,让他们从小学就开始做一些小的项目研究和小课题。

    2.要用教师的思考带动学生思考

    在课堂上,教师要对一些基本的教学问题进行思考:这个要教吗?这里应该重点关注吗?这篇文章教学的核心是什么?如何从读者、编者或写作的角度去思考教学问题?

    以《开天辟地》一文的教学为例。它是一篇中国神话故事,反映了东方文化中人类朴素的创世思想。这篇神话故事试图回答人类不断探寻的问题——世界从哪儿来,我们从哪儿来?据此,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从更宽广的角度导入新课。

    同学们,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探寻一些古老的问题:世界从哪儿来?我们从哪儿来。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科学家霍金在《时间简史》这本书里,向人们描述了地球和宇宙的历史,他认为地球起源于一个史前大爆炸。而我们的祖先又是如何构想这个世界的形成呢?今天我们就读一读《开天辟地》……

    在后面的教学中,笔者还引导学生思考:在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中,世界起源于一个“蛋”,与霍金认为宇宙起源于原始“点”的一个超级大爆炸有着惊人的相似。前者是中国古代的神话幻想,后者是近代物理学的辉煌成就。

    又如,《鹬蚌相争》是三年级下的一篇寓言故事。教学时,笔者尝试通过寓言故事、人物神态和语言等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于是,师生一起开展了朗读和表演活动。

    师: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便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生:河蚌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地说:“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然后角色互换,再读,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

    这样教学寓言故事,简单而高效,可以教给学生更多“带着走”的文化。

    3.要重视思考的经历和过程

    教学不在于“告诉”,而在于点燃智慧,唤醒沉睡的大脑,激发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深入思考,获得真知。思考作为语文教育的重心,应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故要把思考的经历和过程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例如,三年级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性课文,如何引导学生思考有关恐龙的科学问题是教学的重点。教学中,笔者提出以下两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一是关于恐龙灭绝的问题。笔者让学生课后查资料,找到了多种有关恐龙灭绝原因的说法,如小行星撞击说、种群退化说、蛋不易孵化说等。其中,有个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获知恐龙的灭绝原因很奇特,即因为恐龙排出的粪便致使温室气体大量聚集,从而引起了环境的变化,导致了恐龙的灭绝。

    二是在教学拓展延伸阶段,笔者提出恐龙灭绝给哺乳动物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机会和空间,而恐龙自身特别是体形较小的恐龙也在进化和发展。这时有个学生突然提问:“老师,有没有这样的恐龙,它们体形小,为了适应环境,朝着人类的方向发展?”几天后,这个学生带来了一本书,使这个问题有了答案,书上说确实有这么一种恐龙,它们的确朝着人类的方向发展,科学家称它为“恐人”。这样的教学可以为学生开启一扇思维的窗户,引导他们朝着更远更深的领域去探索。

    三、“为思考而教”的方法

    教學要促进学生思考,让思考真正发生。思考的核心包括:这一课要让学生学到什么?在课堂上要做些什么?如何做?

    1.引导学生从细微处开始思考

    叶圣陶曾说过,读书时要“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例如,在教学《赶海》一课时,笔者先从课题中的“赶”字入手,分以下三步引导学生思考。

    第一步,板书“赶”,用“赶”组词,组成“( )赶”式或“赶( )”式的词语。第二步,抓住“赶集”一词,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赶集的含义,或结合寓言故事《郑人买履》来理解赶集的含义——在特定的时间内到集市上去买卖。第三步,板书“海”,读题,想想 “赶海”是什么意思——抓紧时间,趁着退潮的空当儿,到海滩上去收获海产,捉鱼摸虾。

    2.鼓励学生敢问、善问、深问

    问题是一切思考发生的起点和源头,没有问题,思考也不存在,而提出一个问题又比解决一个问题容易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说,为思考而教就可以理解成为提问而教。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善思考、有怀疑,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主动地去解决问题。

    哲学家罗素问穆尔:“你最好的学生是谁?”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课时总是露出一副茫然的神色,而且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他:“罗素为什么会落伍?”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能否在教学中精心设问,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教学理想和教学追求。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见长,抽象思维处于朦胧和萌发阶段,是需要训练和培养的。教师要用恰到好处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的思维从低阶向高阶发展。

    3.让“等”成为习惯,让学生在等待中经历思考

    定能生慧,静纳百川。法国哲学家帕思卡说,人因为有思想而高贵。而思考不一定是思想,但思想一定是经过深刻思考才获得的。

    对于儿童,每一个思考都是其思想。思想需要不断地进步和升华,只有上升到哲学层面、人类精神乃至宇宙层面的思考,才是伟大的思想。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安静下来,认真倾听、沉思,这样才能让他们形成自己的想法。而且还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因为思想常常一瞬而逝,只有将其写下来,才是永恒的。而等待就是让思考经历并成长为思想的过程。

    特级教师严华银在《让语文安静》一书中,主张宁静沉思的语文课堂。《西游记》中,唐僧每次介绍自己只有三句话,言简意赅:贫僧唐三藏;从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取经。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也有三句话:语文是什么——是中国青少年的民族文化底色;语文从哪里来——根生于我们的母语;语文要往哪儿去——培养个性化的中国学生。这也是语文的未来和语文教学的长远目标。

    (责任编辑 ?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