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儿童阅读素养提升的实践

    【摘要】阅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项语言技能,是人们获取知识、汲取精神力量的重要手段。对于儿童来说,阅读更是打开通往世界大门的钥匙。现阶段,针对儿童开展的阅读教学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这对于儿童阅读素養的提升极为不利。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着重锻炼儿童的阅读能力,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高儿童的阅读质量和效率,以此为儿童今后的学习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儿童阅读;阅读素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34-0121-02

    【本文著录格式】李亚东.浅析儿童阅读素养提升的实践[J].课外语文,2020,19(34):121-122.

    一、现阶段儿童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阅读技巧讲解缺失

    在儿童阅读教学过程中,仍有许多教师不明确教学目标,一味地让儿童进行自我阅读和理解,然后让儿童进行课堂讨论,最后解答一些教材上的问题并且安排背诵,他们认为这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殊不知,由于儿童的词汇量非常有限,阅读过程中经常遇到生词难句,整个阅读过程磕磕绊绊,这对于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极为不利。另外,教师在进行儿童阅读教学时,往往只注重纠正儿童的读音,而忽略阅读技巧和方法的讲解,这一教学环节的缺失将导致儿童阅读进度停滞不前,无法达到提高儿童阅读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二)教学方式呆板,课堂氛围枯燥乏味

    在进行儿童阅读教学时,部分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采取落后单一的教学方式,他们教导儿童重复地读、写和背诵课文,却不引导他们去独立思考,不启发他们去体会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情感,在此种枯燥沉闷的课堂氛围中,教师无法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儿童难免觉得无聊乏味。另外,由于儿童都具有爱玩的天性,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当学习篇幅较长的文章时,他们往往耐不住性子去学习和理解课文,转而在课堂上开小差、交头接耳或窃窃私语,此时教师疲于维持课堂秩序,更无法耐心讲解课文内容,如此一来便无法保证儿童阅读的教学质量。

    (三)教学重点不突出,阅读教学进度过快

    教学重点不突出是儿童阅读教学过程中极为常见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安排课程内容比重不合理。在教导儿童进行阅读时,教师通常根据教材来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不突出,有时为了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而耗费较多时间,导致课堂时间都用在答疑解惑上,最终不得不加快教学进度以完成教学任务。阅读教学进度过快,教师未留给儿童品味阅读乐趣、感悟作者情感的时间,儿童的理解能力有限跟不上教师的步伐,因此阅读教学课堂反馈不好,不利于提高儿童阅读的教学质量。久而久之,儿童在阅读时易养成囫囵吞枣的习惯,当遇到难题时容易产生逃避心理,甚至对阅读这件事情心生厌恶,这将对儿童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消极影响。

    二、提高儿童阅读素养的具体教学实践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对于儿童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是没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往往没有坚持阅读的动力,更没有参与课堂的热情,在此种情况下,阅读课堂将变得沉闷枯燥,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儿童正处于爱玩、活泼好动、对世界好奇心强的年龄阶段,他们的思维跳跃,他们的想法天马行空。不同于成年人,儿童对世界的认知都来自他们平常所接触到的生活图像、歌曲以及动态场景,而教材对于儿童来说只是枯燥的一堆文字,无法勾起他们的阅读欲望。因此,教师在进行儿童阅读教学时,应当结合儿童的性格特点,采用情境教学法,将教材中的文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成一个饶有趣味的情境,或者播放相关的视频画面,让儿童仿佛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儿童的阅读热情,达到深入理解文章的目的。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一成语故事时,教师可带领儿童想象雾气霏霏的江面、二十只草船并排出行的震撼场面以及万箭齐发的场面,然后播放《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视频,让儿童更为直观地看到诸葛亮手握羽扇、胸有成竹的气魄和借箭成功后小肚鸡肠的周瑜难以置信的模样,以及曹操得知上当后气急败坏的模样,结合文本中的语言和细致入微的神态描写,儿童更易理解文中的人物性格,也会对故事后续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借此机会引导儿童去阅读相关书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聚焦体验,传授阅读方法

    阅读本身是升华心灵、塑造精神世界的过程,若是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仍不能感受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仍不能知晓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那这样的阅读将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在进行儿童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当传授给儿童以恰当的阅读方法,教导他们去体会人物感受,享受与书中人物进行情感交流这一过程。由于儿童的词汇量有限,阅读时经常遇到生词难句,因此教师应据此传授给儿童正确的阅读方法,即标记批注法和笔记记录法。例如,在阅读安徒生童话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文中不乏生词,儿童在阅读时就可以把生词和难以理解的句子做批注并记录下来,随后尝试自行查阅词典来解决问题,若自己不能解决问题则可带着笔记去请教同学和教师。待问题解决后,儿童可仔细品读文章,并尝试写读后感或者续写故事,想象自己身着单衣赤足走在雪地上会有何种感受,联想到自己在生活中遭受寒冷是什么样子,从而去体会文中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痛苦,进而用自己的笔为其描绘一个温暖的世界。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儿童不仅能养成阅读做笔记的良好习惯,提高书写能力,还能在请教他人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此外,经过二次交流后,儿童也能加深自己对于故事的印象和理解,真正做到提高阅读质量。

    (三)感悟情感,结合生活实际

    文字相较于音频、视频来说,其往往能承载更为深刻的情感,作者的寥寥几字,可能蕴含着多种含义。阅读的过程,应当是与文章作者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在儿童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儿童去仔细体会人物情绪、品味人物情感,并且结合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体现出阅读的重要意义。例如,在教学季羡林先生的《怀念母亲》这篇文章时,教师向儿童讲述写作背景,即季羡林先生远渡重洋去国外求学,在异国他乡怀念母亲和祖国母亲,此文既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也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由于儿童年纪尚小,并未离开过父母和祖国身边,可能难以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布置课堂作业,要求儿童结合生活实际去写一篇文章,题目为《我的母亲》或《我的祖国母亲》,并要求他们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如此一来,儿童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母亲的爱,同时将自己对于母亲的情感表达出来,真正地与母亲进行情感交流,从而更好地去理解《怀念母亲》这篇文章的含义和内涵。同时,儿童也能通过日常生活观察体会父母的情绪,知晓父母的辛苦,从而获得一次情感顿悟,在思想上实现成长。在寻求情感共鸣的这一过程中,教师既帮助儿童去感悟亲人间的深厚情感,也教会儿童感恩母亲和热爱祖国这些浅显的道理,这不论是对于儿童理解文章内涵,还是提升儿童的人格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改变环境,营造阅读氛围

    环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阅读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让他们产生内在驱动力,从而主动去阅读书籍。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当为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而做出改变。学校应当营造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校园氛围,如在学校各处设置黑板报,并定期安排专人书写名言警句;建造图书室并开放借阅渠道;为儿童构建一个交换书籍的平台,在教室设置阅读角,这样儿童随时都能拿到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籍,其求知欲望也将变得更为强烈。教师应当培养儿童的阅读意识,经常为儿童推荐阅读书目并鼓励他们主动去阅读课外读物,然后定期开展班级阅读交流会,为儿童提供一个与他人分享阅读感悟的交流平台。同时,教师要欢迎儿童来请教阅读相关的问题,为其答疑解惑,帮助儿童更好地去理解文章的内涵。另外,家庭也是儿童学习的重要场所,儿童的父母也应当尽力为其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多读书多看报,同孩子共读一本书,共同领略书中的世界,这也有利于培养父母与孩子之间深厚的情谊。在这种人人阅读的环境下,儿童更能放松心情,静下心去阅读一本书,认真品味书中的人生百态、喜怒哀乐,与此同时阅读量的增加,亦能帮助儿童丰盈其精神世界,真正体现阅读的价值。

    三、总结

    阅读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儿童升华心灵、塑造精神世界的重要手段,因此提升儿童的阅读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实际儿童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以此激发儿童的阅读欲望,同时传授给儿童正确的阅读方法,增加阅读量,将阅读延伸到生活中去,让他们去体会各种人物的情感,并转化为自身感悟,从而实现儿童阅读素养的大幅提升,为儿童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振辉.基于儿童阅读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J].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17(5).

    [2]兰运洪.浅谈让阅读提升孩子的素养[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8(10).

    [3]庞安婷.以绘本阅读提高幼儿阅读素养的实践研究[A].2019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C].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