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的审视

    成静

    摘 要 本文通过观察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对现代运动技术教学训练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发现:现代运动技术教学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在技术掌握阶段存在强调以动力为主导,在大强度下进行运动技术学习,形成“重体能,轻技术”,运动技术粗糙、浪费大等现象。本文主要针对此问题对运动技术掌握和动力的提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运动技术 动力系统 教学 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8-000-01

    一、运动技术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的《体育理论》和90年代的《体育概论》教科书中运动技术被定义为:能充分发挥人的机能能力、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方法。王瑞元和苏全生主编的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生理学》中运动技术指人们按身体运动的规律所确定的运动的合理手段[1]。陈小平的《论运动技术和技术训练——我国训练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是指一个运动项目在规则的许可下所特有的动作序列[2]。

    二、动力系统(体能)的概念

    董国珍等认为体能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王兴等认为体能即体力与专项运动能力的统称。杨世勇主编的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体能训练》一书中,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运动能力,是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动员为提高技、战术水平和创造优异成绩所必须的各种身体运动能力综合。

    三、运动的生理机制

    机体一切的生命活动受运动中枢神经的支配。神经系统主要通过协调支配各肌群活动、提高中枢神经兴奋程度、增加肌肉同步兴奋性收缩的运动单位数量来参与运动。一切运动技能都是在本体感受的基础上形成,通过本体感受器感知肌肉、肌腱、关节、韧带的缩短、放松和拉紧的状况,连续地反映到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这样反馈系统,不断的调整、矫正运动动作,使运动技能更加协调精确。

    视觉、听觉、位觉、皮肤感觉、本体感觉在运动技术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肌肉、肌腱和关节囊中分布的本体感受器(肌梭与腱梭),能分别感受肌肉别牵拉的程度以及肌肉收缩和关节伸展的程度,可见本体感受器的机能,对运动技能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运动实践证明,随着运动员的本体感受技能的提高,运动技术必然也将提高[1]。但是在大强度和大运动量的体能训练后必将引起本体感受工作能力的下降,機体的感受器衰弱、中枢处理信息的能力降低、平衡能力和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下降,表现在视力、听力下降、对刺激反应迟钝,造成疲劳和恢复速度减慢以及运动时延长。

    四、对运动技术和动力系统(体能)的认识分析

    运动技术和动力系统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二者的关系,可按以下分类处理:1.运动技术水平较高,动力系统不足;2.运动技术粗糙,动力系统发达;3.运动技术和动力系统都达到一定水平且融合较好。第一种即便好的技术也无法弥补动力的不足,特别是体能类的项目;第二种动力系统的优势可以相对弥补技术的缺陷,但会造成浪费大,成绩不稳定,运动寿命短。第三种就是最理想的现象,但是要注重二者的融合形成高效的运动技能。所以,良好的技术动作是使动力系统得到最佳发挥的保证,但良好的动力系统不一定能使运动技术得到完美的发挥。良好的运动技术一旦形成,并达到运动感的水平,不仅对竞技运动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2]。由此可见,运动技术在竞技体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体能类举重项目在练习中会严格强调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只有保证运动轨迹正确才可在未来的大强度训练和竞赛中有上升空间,使机体动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五、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的教学特点

    通过观察、体会体育院校的技术教学训练发现,无论是体能主导类和技能主导类或多元、多项组合结构项目,其运动技术学习必然会有一个维持姿势较久、反复次数较多、密度较大、总的时间较长,以及不断改变身体姿势动作,快速做出判断、改变体位和转换动作或创新动作等变化的教学训练环节。例如,田径投掷项目中超越器械;篮球、足球运动中假动作等。总结得出运动教学训练具有变化快、转换多、次数多、持续久、密度大、时间长的特点。

    六、对运动技术学习的客观认识

    运动技术学习分两个阶段,一是青少年入门时期(技术时期);二是专项技能时期(技术和动力的融合时期)。第一时期应在自然身体机能发育的基础条件下进行协调素质训练—技术训练—运动素质训练—专项技能训练,协调素质是技术掌握的关键因素,陈小平在《论运动技术和技术训练——我国训练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提出如果运动员不具备全面和扎实的协调能力,那么他的“技术”势必将缺乏生命力,运动员技能的发展空间会受到很大的约束,在进入高水平训练阶段之后很可能成为制约运动水平继续提高的“瓶颈”问题[2]。由此可见,协调素质在运动技术中的重要性。所以,在纯技术学习中应进行低强度的运动技术学习,并非在大强度和疲劳状态下的技术学习,在高强度的技术动作学习中必然会因为强度大难以控制身体姿态的标准化,造成技术粗糙。因此将重点放在青少年培养上,而非仅限于高水平阶段,将运动技术纵观于整个运动生涯,实现技术和动力系统的客观认识,这是现阶段解决我国体能类项目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王瑞元,苏全生.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2] 陈小平.论运动技术和技术训练——我国训练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体育科研.2006.27(5):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