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生态下网络虚假新闻成因及治理路径

    刘淑娴

    【摘? ? 要】新的媒介生态为网络虚假新闻的滋生提供了环境,使互联网空间中的网络虚假新闻泛滥,造成混淆公众视听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网络虚假新闻是传播者主体地位的变化、媒介结构演变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需要从大数据甄别、提升传受双方的新媒体素养等方面入手,破除网络虚假新闻赖以生存的土壤,从而形成风清气正的网络传播环境。

    【关键词】媒介生态;虚假新闻;媒介融合;治理路径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西学院科研创新与应用校长基金专题项目“新冠肺炎疫情中负面舆论的引导策略研究”(编号:XZZX2020009)阶段性成果。

    新媒体技术的迭代发展,改变了人类的信息传播模式,并引发媒介生态的整体性变革。[1]新的媒介生态下,媒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已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在这种语境下,媒体不再是信息的控制者,受众也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传受双方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网络新闻的生产与传播也不再如传统媒体那样经过记者、编辑等的重重把关,一条新闻的发布只需敲敲键盘、点点鼠标就可以实现,新闻生产流程的变化和把关的弱化为网络虚假新闻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网络虚假新闻已成为互联网治理的重点。

    一、网络虚假新闻的现实危害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新闻平台出现,受众接收到的新闻信息大部分来自于网络。这一方面使受众能够更加快捷地获取新闻信息,随时随地知晓国内外大事,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网络虚假新闻的滋生。近年来,网络虚假新闻出现了“井喷”现象,严重干扰了社会秩序,污染了网络环境,必须加以防范和治理。

    (一)助长网络暴力,损害他人权益

    网络传播的匿名化导致了网络上“键盘侠”的出现,他们常常罔顾事实,盲目跟风。在2018年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中,谣言相传是与公交车对向行驶的红车女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在先,导致公交车翻入江中。网络上骂声一片,对红车女司机进行人身攻击,而经过调查,红车女司机也是事件的受害者。在此事件中,面对毫无证据的网络虚假新闻,不知情的网友大量转发并对女司机施加网络暴力,严重损害了他人的名誉权,扰乱了社会秩序。

    (二)误导社会舆论,混淆公众视听

    新闻具有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是向公众传达信息的载体。新媒介生态下,新闻在网络中传播迅速,一旦被歪曲,被不知情的受众大量转发,就会造成网络虚假新闻的滋生。2019年2月18日,某微信公众号推送《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一文,列举了一系列读音改变的例子,如“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的“骑(jì)”现读“qí”;“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xiá)”现读“xié”等,引发了网友热议。同日,有关部门回应称,这些字的读音修改尚在征求意见中,还应以原读音为准。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汉字读音拼写一旦被错误引导,就会混淆受众視听,误导公众的认知。

    (三)有损媒体形象,降低公众信任度

    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媒介技术的不断改善,部分媒体在发布新闻时降低了对自身的要求。2019年5月23日,昆明市盘龙区检察院在网上发布了一条“昆明市盘龙区检察院审查逮捕孙某某等9人涉恶案件”信息,27日,多家媒体将“孙某某”自行改为了“孙小果”,发布了一条“孙小果等9人恶势力犯罪集团被逮捕”的虚假新闻,央视网也在其中。而此后,在众多发布此条虚假新闻的媒体中,只有央视网公开道歉,这也使一些媒体形象受到了损害,降低了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度。

    (四)损害国家形象,有碍社会治理

    新华社社长蔡名照说,互联网的普及打破了信息传播的专业门槛,这带来了信息的极大丰富,但也带来了信息的真假莫辨、鱼龙混杂。网络上若出现有损国家形象的虚假新闻,不仅会损害公众的知情权,也会扰乱社会秩序、危害社会治理。在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有效抑制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所取得的成效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一些西方媒体却无端指责,恶意散布虚假新闻,严重损害了中国国家形象。

    二、网络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技术及传播理念不断发生变化,早期的传播理论也会受到冲击,现从新媒介生态下拉斯韦尔的“5W”模式所发生的变化出发,探究网络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

    (一)传播者主体地位的变化

    在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中,受众被动接受大众传媒所传递的信息,这些信息是经过一系列审核与把关的,因此在传统媒体时代虚假新闻产生的可能性较小。随着各种网络平台的兴起,“受众”逐渐演变成“用户”,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传者的中心地位,用户利用网络平台可随时随地发布信息,这就为网络虚假新闻的产生埋下隐患。用户在网络平台传播信息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必要的把关环节,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又缺乏新闻从业者的基本素养,信息极易失去客观性,导致网络失实新闻甚至虚假新闻的出现。

    (二)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在早期的传播模式中,内容是传播流程的核心,所有工作围绕着如何为受众提供优质内容而开展,传达到受众的信息是媒体团队经过多次的修改与审核的。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31亿,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26亿,这庞大的数据背后,是越来越多网络新闻平台的产生。[2]随着网络平台的不断增加,竞争不断加剧,部分运营者为了获取利润、吸引流量,在网络上恶意发布虚假新闻。此外,网络时代人们获取的新闻,可能来源于朋友圈或社交平台上的自媒体用户,而这些用户的文化水平与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内容的优质程度与真实性受到了挑战。

    (三)媒介结构的不断演变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主要传播渠道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以报纸为例,一篇新闻的发布要经过记者、编辑等的多重把关,新闻真实性得到了保障。而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主要以网络传播为主,网络的开放性与交互性等决定了其不便于被监控与管理,网络上的海量信息的真伪难以甄别,再加上网络信息的发布者的匿名性,虚假信息一经发布难以找到源头。此外,少数新媒体致力于迎合用户的需求,盲目追求商业效应,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网络虚假新闻频频出现。

    (四)受众主动性的提高

    传统媒体时代,媒体主要以线性传播为主,且报道形式比较单一,缺乏有效的反馈渠道,受众参与度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开放、互联、互通为特征的网络传播逐渐成为主要的传播渠道,其用户参与度提高,媒体与用户间的双向互动与交流也愈发频繁。随着用户主动性的不断增强,为网络虚假新闻的产生提供了機会。同时,受众主动性的提高还体现在受众生产能力的提升,与传统受众相比,新媒体时代的受众是更加积极活跃的受众,成为了不少新闻的第一发布者,UGC(用户生产内容)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一大特点,用户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见闻发布到网络上,而在发布的过程中,新闻的真实性往往容易被忽视,造成网络虚假新闻的产生。

    三、网络虚假新闻的治理路径

    网络虚假新闻的产生污染了网络环境,给社会带来了诸多危害,必须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治理,杜绝网络虚假新闻的产生。

    (一)大数据甄别与防范网络虚假新闻

    传统媒体时代,虚假新闻的防范与治理主要依靠“人防”,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且治理成效甚微。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需要建立起以大数据为支撑的一体化服务平台,针对网络虚假新闻进行评估、甄别与防范。通过以技术为支撑,建立网络虚假新闻的大数据追踪机制,对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源、传播踪迹进行直观的呈现,进而评估其危害性。基于对网络虚假新闻危害程度的评估,制定相应的大数据治理策略,同时将网络虚假新闻及时向媒体、受众反馈,避免混淆大众视听。

    (二)提高受众的新媒介素养

    新媒介生态下,媒介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受众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新媒介素养,对网络信息以批判的方式进行“译码”,同时,在“二次传播”的过程中,也应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信息进行“编码”,避免融入主观倾向,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新媒体时代,新兴媒介主要以电子媒介为主,在媒介使用过程中,受众应合理控制电子媒介使用的“度”,长时间的电子媒介接触会使人产生依赖心理,一味地接受网络所带给我们的信息,而忽略了这些信息的真伪。因此,受众要合理控制电子媒介的使用,提高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三)提升新媒体从业人员的素养

    新媒介生态对媒体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体从业者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坚守职业道德,积极助力营造“绿色”、“和谐”的网络空间。同时,随着媒体格局以及舆论生态的变化,媒体从业者也应积极实现自身的转型,掌握更多的新媒体操作技能,在网络上正确引导舆论,维护网络新闻的真实性。

    (四)完善网络新闻传播的法律法规

    互联网的匿名化特征助长了不少群体与个人散播虚假新闻的欲望,亟需相关法律法规加以约束与管理。目前我国已出台《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对网络虚假新闻的治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网络传播环境的变化,一些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注释:

    [1]苏涛,彭兰.热点与趋势:技术逻辑导向下的媒介生态变革——2019年新媒体研究述评[J].国际新闻界,2020(01):43-63.

    [2]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J].中国广播,2020(05):27.

    (作者单位:河西学院)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