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对话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摘要】在现代初中语文教学的大背景下,许多教师还在运用着过去的讲授制教学法,不去注重学生自身个性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导致他们逐渐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结合文本对话的理念,通过深层了解教材内容,寻找合适的教学切入点,带领学生们与教材文本开展动态的对话,鼓励初中生开展与同学对话的探究,引导学生们自觉完善自己的语言行为这几大关键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关键词】文本对话;初中语文;有效性;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34-0067-02

    【本文著录格式】宗华.文本对话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课外语文,2020,19(34):67-68.

    初中语文教师首先应当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层探究,能够提前对教材中蕴含的知识性层面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进行深层次的感悟,能够以文本对话作为最基础的语文教学需求,从初中生的学习水平、思维发展、语文素养来考虑,进而寻找到更高效的优化语文教学的突破点。

    一、深层了解教材内容,寻找合适的教学切入点

    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时的文本阅读,可以分为三个操作阶段:首先是常读常新,进行陌生的阅读,能够在拿到或熟悉或陌生文本时,进行一个全新的阅读,获得最基本的认知,更加深入地了解文本的内容和主要特质,进而形成新奇性与创新性并存的文本阅读体验,保证在文本阅读过程中积累到一手优化教学设计的有效资源;其次应当对文本进行立体化的阅读,语文教师应当从多层次的教学角度与方向入手,对文本进行更有效的解读,保证在分析文本内容过程中没有遗漏或错误,并且应当及时处理在解读过程中所发现的有利于形成多种教学样态、教学意义的点,尽可能地深入研究其中的辩证关系;最后要进行文本的智慧型阅读,这种文本阅读方式可以更好地对文本内容进行个性化解读,对内容产生更高阶、更特别的理解,最好是能在理解、鉴赏的方向上产生一定的教学趣味性,推动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取得更优的质量和效果。

    例如,部編版七年级上的《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经典。各种版本的教材中均收录此篇,经过多次解读和教学尝试,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安徒生给予骗子十分特别的定位,基于此,不妨为学生们进行以下步骤的学习定制:首先,开启全文泛读模式,并有效指导他们运用一个恰当的词汇来对文章情节作简要的概括;其次,推动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要求从组内成员归纳出来的词汇中,挑选出一个最恰当或最有创意的词汇;第三点,要求学生共同讨论文章中不同人物在这场骗局中起到的相应作用:骗子开始行骗、大臣们共同帮助骗子进行欺骗、皇帝被骗,国家、百姓被骗,以及最终一个孩子将此骗局揭穿;第四点,是对故事中“国王为什么会被其实并不高明的骗子骗”“孩子为什么没有被骗”展开激烈的讨论,教师也要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去;第五点,要求学生们对这一故事展开全面深入的分析,找出童话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启示。实践证明,这一童话的教学紧密围绕“骗”这个字展开,非常有利于运用文本对话的理念对学生们进行有效引导,进而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引领学生与教材文本开展动态的对话

    根据语文课程的最新标准,初中语文教师应当首先明确:对学生的阅读教学不仅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还是文本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对话;并且要注意阅读应当是学生们的个性化、独特化的行为,教师不应当以自己的分析来顶替初中生们的阅读实践。在文本对话理念下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带领学生们在认识、理解和创新文本阅读中实现真正情感的交流。在作为阅读文本主体的体验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内心的充分消化,就可以将文本中的写作情感与方式变成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换言之,就是能够运用与文本对话的方式,推动学生们与文本进行不断的交融,并使他们逐渐得到动态化的感悟。

    例如,在学习《论语》的相关内容时,我们语文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们开展以“我想对孔子说”为话题的文本讨论会,并在师生共同筛选的情况下整理成相应的小习作。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指导学生明确文本对话的大致方向——也就是要突出孔子论述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教育思想,深刻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来写出自己对文本理解的真实想法,将这些感悟运用到自己的语文学习中。教师还可以倡导学生们在开展文本对话时,提出自己的疑惑、异议,通过有条理的分析来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鼓励学生们与教材文本进行直接性的对话,进而与孔子这一历史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情感交流”。比如,同学A:孔子我想对你说,你的谦恭忍让是让我敬佩的,你倡导的儒家思想被世人言传至今,但我认为还是有一定的弊病,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我们国家的人民经常逆来顺受,缺乏一定的反抗精神,但你的伟大还是没人能够否定的。这一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就很好地突出了属于他自己的看法,既肯定了孔子“仁”之思想优秀的一面,也提出了自己对孔子唯“仁”思想不赞成的一面。

    三、鼓励初中生开展与同学对话的探究

    在文本对话的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开展文本对话,推动他们对教材中所讲解的内容畅所欲言,并主动、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在彼此对话、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思维上的碰撞。随着学生之间不同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他们对于教材中文本的理解水平也会不断提升,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也能运用这种对话方式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在与同学们进行文本对话中,可以获得彼此间精神上对教材的交流与实际意义的共享,进而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学生们对待语文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合作、探究能力也得到了稳定、长足的发展。

    又如,在学习《背影》这篇经典散文时,教师就可以首先引导学生们梳理文章的结构与写作思路,明了文章主要描写了父亲在车站为儿子送别的情境,充分體现父子情深,重在父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表达了父爱虽无声、平常,却非常真挚这一中心。此后,语文老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们结成文本对话小组,要求每个人都能够对《背影》这篇文章谈一谈深刻的感悟,并与组内其他成员共同探讨后,展开对自己父亲的对话。比如同学B说:“爸爸我想对你说,我能自己思考问题了,但你还是不同意我的解题思路,有时我认为自己的解题方法非常简单,但你会觉得没有按照教师教的那样做就是投机取巧;我说教师的方法非常复杂,但你说这才是标准。但答案却是一致的,你也说过条条大路通罗马,怎么到了我这就不对了呢?”在B同学朗读了自己的文本对话后,有些同学们不禁感到同情,这时就可以询问学生在家中有什么与父母不同的意见但不敢说的,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也要积极地听取学生们在家中所受的“委屈”,并耐心地为学生们分析,由于不同的身份、地位有着怎样不同的心情、考量,教会学生在与父母交流意见的同时,也要懂得换位思考。通过这一节课,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还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与父母、长辈的关系,懂得要感恩这一道理。

    四、引导学生们自觉完善自己的语言行为

    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们在语文学习时自觉完善自己的语言行为,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或修改文本文字与思想情感,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寻找创新出来的“全新自我”。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加入必要的文章背景资料,“知人论世”能够引导他们进入作品的真正境地,让他们自主与作者、文本的人物进行多角度的对话与交流。要注重不论以何种方式帮助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都要突出学生们在对话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发散思维与创新,让他们能够与文本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只有这样,初中生们才能有效提升自身语感以及对文本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生们往往觉得语言难以理解,甚至会产生一定的厌烦情绪,此时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们运用文本对话,来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与画面。比如在学习李清照的《醉花阴》时,就可以在通读完词作之后,要求学生结合观察教材中的图片,想象这首诗词所要表达的意境是什么样的,并且让他们挑选出词中最有表现力的句子,与同学进行交流。这样,学生们就会在沟通过程中,认真分析词中人物的动作和神态,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打开自己的想象,来对词中的环境做出有创造性的设想,主动品味词中优美的画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在与文本的交流中依次品味词句的深刻含义,还可以在讨论中启发彼此的思维,并创造新的个性化文本。教师还可以适时为学生们引入这首词的背景材料,为学生们介绍有关“李清照”这一著名词人的历史事迹,让学生们更好地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还有《出师表》这篇课文,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们运用自己特有的语言和感情色彩,来表达出诸葛亮的凛然正气以及忠义之举,并在文本对话中表现出诸葛亮的淡泊之志。学生们在表达过程中就会发现彼此间语言运用的不妥之处,及时更改自己的语言行为后,加深自己对文本所描写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的感受与评价。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采用文本对话的方式,在语言、文字、学生间游刃有余,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继而在解决现有教学问题的同时,也让学生的初中语文学习生活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钱前.初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有效性教学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8).

    [2]陈永忠.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课堂[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