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课程思政需要把握的几个重要问题

    徐兴华 胡大平

    摘 要:近年来,课程思政成为学界的热议话题。科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初衷与主旨,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充分认识课程思政建设的溢出价值与意义,同时还要明确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举措。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思政元素

    自2016年底曹文泽教授在《学习时报》上发表《以“课程思政”为抓手 创新育人手段》[1]

    一文中公开提出课程思政以来①,课程思政成为近几年学界热议的话题。伴随着教育部《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颁布及各地教育管理部门的推进,高校掀起了新一轮课程思政建设的热潮。但是,要科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确保课程思政建设的正确方向和实施效果,还需要保持必要的学术理性与冷静,科学把握推进课程思政的规律。

    一、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初衷与主旨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要追根溯源、正本清源,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初衷与主旨。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根本问题,以及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论述,不仅为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也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2],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改善,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显著提升。但是,思政课处于“孤岛”“孤舟”的不利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思政课任课教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单兵作战”

    “孤军作战”的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深刻地指出: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还有待增强,教师的教书育人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合力没有完全形成,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思政课建设的氛围不够浓厚[3]。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大多数行政人员、一线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在思想上认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的职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任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的职责;在实践中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简单地推卸到思政课及其任课教师臂膀上,在无意识中成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旁观者”和“看客”,有的甚至成为“掣肘者”。简言之,高校内各方面尤其“非思政课”教师仍然没有树立起“所有高校教师都是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意识,各方面齐心协力、同向同行、协调一致地办好新时代思政课的预想局面尚未形成。

    为此,全国一些高校积极探索,试图破解这一“瓶颈”和“痛点”,上海市走在这一探索的前列。根据高德毅教授介绍,课程思政这一概念的酝酿源于他和同事们对上海思政课育人现状的反思;课程思政这一理念的提出②是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要求: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应[4];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3]。正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李国娟教授所言,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正是针对高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中长期存在的“痛点”,强调所有的教师都有育人职责,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5]。因此,课程思政的初衷和主旨就是为了调动高校内部各种资源,更好地开展好新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办好新时代课程思政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

    二、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严格意义上讲,课程思政之“课程”既包括思政课,也包括“非思政课”。根据上文所述课程思政的初衷与主旨,当前学界热议的课程思政之“课程”应该是指“非思政课”。据此,可以将课程思政定义为:“非思政课”任课教师通过“非思政课”的隐性教育形式,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理念和新探索,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共同担负起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历史重任。诚如高德毅教授所言:课程思政的实质是“课程育人”,即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6]。

    由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都承担着育人的使命,所以,两者在目标方向、功能任务等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但是,与思政课程相比,课程思政还具有以下自身特征:

    第一,课程思政的主导是“非思政课”教师。“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而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则处于主体地位”,这是当代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理念。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思政课任课教师是主导,而课程思政的主导则是“非思政课”教师。与思政课专兼职任课教师相比,“非思政课”任课教师队伍规模庞大③——占到全部高校教师总量的80%以上,所讲授的课程数量多——占到全国高校所开设课程的80%以上。同时,“非思政课”任课教师对大学生授课时间长、与大学生接触频率高,所以对大学生的影响大且深远——据统计,80%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④。但必须看到,由于专业背景及其知识结构的原因,从整体上看,“非思政课”任课教师缺乏系统深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训练。这也导致大多数课程思政任课教师缺少必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知识储备,他们在思考、评析理论与解决现实问题时,往往缺少辩证唯物主义逻辑框架,缺少历史唯物主义所要求的人民立场,尤其是缺乏应对当前国内外意识形态斗争的阵地意识。因此,对广大课程思政教师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尤为

    必要。

    第二,课程思政的载体是“非思政课程”。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通修课。虽然这些思政课具体内容各有侧重、各有阐述的主题与论域,但它们具有“立场高度一致”“观点结论高度契合”“论证思路基本一致”等特点,它们彼此构成了一个高度协同、一体化程度高的高校课程育人体系。而课程思政的载体是“非思政课”。“非思政课”涉及众多的学科门类和专业,内容广泛、包罗万象,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不同课程还存在“立场视角多元”“论证逻辑迥异”“观点结论相左甚至彼此抵牾”等特点。因此,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要尊重“课程”所在学科、专业的特点,把握课程自身的内在规律。同时,在此前提和基础上,要积极凝聚“着眼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共识,把握“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主线,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功能与“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教育” 的价值引领功能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课程思政的形式是隐性教育。从教育呈现形式来看,教育可以分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所谓显性教育,一般是指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以直接的、比较显著的样式,对教育对象进行教育的形式,其最大特点就是教育目的的清晰性和教育呈現方式的显著性。而隐性教育则是指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采用比较含蓄、隐蔽的方式,运用文化、制度、管理、隐性课程等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有意无意间收到触动、震动、感动,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方式[7]。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干课程,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3]。而课程思政属于“非思政课”,其所蕴含的育人资源是不显著的,是高校育人资源的隐性课程。由于隐性课程在施教过程中,受教育对象不易察觉甚至感受不到施教者的教育目的与动机,能够有效避免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8],更容易实现教育的目的。所以,对于主体意识日趋强烈和尚处于青春逆反期的现代大学生来说,通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将价值引领的育人资源巧妙地、有机地融入“非思政课”讲授之中。

    三、充分认识课程思政建设的溢出价值与意义

    第一,有利于回归课程育人的本心,更好地承担起课程育人的应有使命。教育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和塑造人的实践活动,任何教育活动都内在地包含着育人的初心与使命。通过教书实现育人是教育的初心和应有之义。因此,任何教师都是育人的主体,都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和义务;任何课程都是育人的载体,都具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与功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9]。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非思政课”及其任课教师过分侧重于课程的专业知识传授和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淡化了课程所承载的育人职责,使课程承载的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被严重遮蔽、隐匿甚至是销蚀。这不仅严重背离了课程应有的教书育人的初心,更难以实现教书育人使命的达成。

    课程思政这一概念将课程与思政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凸显和强化了课程应具有的育人功能。课程思政的建设和推进,有助于“非思政课”任课教师从根本上扭转先前的错误认识,有效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同时,也有助于广大“非思政课”任课教师有意识地提高自身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使其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文化、道路等融于课程教学中,通过知识传授把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效地植入学生头脑中,以实现对施教对象的价值引导和观念塑造,更好地担负起课程所具有的育人使命。

    第二,有利于回应新时代高等教育之问,更好地担负起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尤其是脱贫攻坚取得巨大成功,人民生活基本实现全面小康,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但同时,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才竞争正成为能否获得综合国力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高校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所承担的重要作用。他曾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大学对青年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说具体了,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10]。面对国内外新环境新变化新要求,我国高校要勇于承担起培养顺应时代潮流、具有国际视野、能力卓越、致力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强调,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战略举措,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可以说,高校认真落实和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有利于大学生通过学习专业课程,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还有利于大学生顺利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明确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举措

    第一,设立研究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专门机构。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高校教务管理部门及其职能处室是不够的。为有效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实施,教育部、省教育厅等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应发挥更大作用,切实承担起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和督导责任。同时,各高校应该在学校层面设立课程思政专门研究与推进机构,如“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或“课程思政研究院”等。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统筹全校课程思政建设,负责研究制订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推进步骤及评价标准,建设课程思政资源库,制订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新教学计划,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培训等。另外,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课程思政论坛或经验交流会,邀请校内外资深专家教授介绍他们在长期教学、科研过程中学习和领悟到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以及成长、成才、成功的经验。

    第二,制定调动课程思政建设主体积极性的政策措施。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是调动课程思政建设主体——全体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其中,思政课任课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不能缺席。比如,聘任思政课任课教师到学校课程思政中心担任研究员,让他们实质性地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发挥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业优势,帮助“非思政课”任课教师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帮助他们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育人资源。

    (2)调动“非思政课”任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动性。广大“非思政课”任课教师、实验室工作人员等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为此,要加强培训力度,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让广大“非思政课”任课教师不仅从思想上转变以前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的做法,提高所讲授课程理应承担的育人功能的主体意识;并通过典型示范、先行先试等,打消广大“非思政课”任课教师的疑虑和畏难情绪,激发他们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内生动力。要在科研立项、教研评奖、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对课程思政建设成绩显著的个人和团队进行奖励,从外部调动广大“非思政课”任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

    第三,加大课程思政核心教材建设力度。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呈现形式,课程思政必须通过相应的教材呈现出来;教材还是教师讲授内容的主要依据,是学生阅读学习的主要参考书。

    (1)加快“马工程”系列教材编写步伐,加大推广“马工程”教材使用力度。将有不良政治倾向、政治立场存在问题的教材驱逐出课堂,尽快构建起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反映时代特征,并且政治立场鲜明、理论观点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校教材体系。

    (2)加强教材使用管理和教材研究。一方面,高校教务部门要切实将优秀教材引进来,并推荐给相关专业的任课教师和学生,确保教材所蕴含的立场、呈现的观点与结论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理论体系。另一方面,由于专业课教师身处教学一线,熟悉教学过程,了解学生实际,把握学术最新进展,高校教务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给予资金支持、申报教学成果、帮助申请纳入“马工程”系列教材等激励措施,调动专业课教师编撰教材的积极性,着力培育和推广一批高质量的课程思政教材。

    注释:

    ① “课程思政”一词是由上海市教委原副主任高德毅教授最早提出的。笔者曾就这一说法与高德毅教授当面求證并得到证实,上海市多位著名学者如徐珂、李国娟、张黎声等教授也给予证实。但是,就目前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看,“课程思政”是曹文泽教授在其署名的《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创新育人手段》一文中首先提出的。该文刊载于2016年12月26日出版的《学习时报》上,而高德毅教授就“课程思政”发表的文章《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和《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分别发表在《思想理论导刊》2017年第1期和《中国高等教育》2017年第1期上。

    ② 据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李国娟教授介绍,当初也有学者提出“课程育人”概念,但为了更具有现实针对性,经过讨论,最后大家采纳了高德毅教授提出的“课程思政”这一提法。详见: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28-29.

    ③ 据教育部在2020年11月3日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11月,登记在库的全国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总数达到106411人。见:http://education.news.cn/2020-06/09/c_1210653008.htm.

    ④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2020年6月8日接受新华网专访时曾引用相关数据,指出高校教师80%是专业课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是专业学习,80%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见:http://www.xinhuanet.com/2020-12/03/c_1126818371.htm.

    参考文献:

    [1]曹文泽.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创新育人手段[N]. 学习时报,2016-12-26(8).

    [2]徐兴华.以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为重要遵循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2(2):9-13.

    [3]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

    [4]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5]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28-29.

    [6]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

    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7]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8]刘建军.课程思政:内涵、特点与路径[J].教育研究,2020,41(9):28-33.

    [9]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J].人民教育,2014(19):6-10.

    [10]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SJD015)、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招标课题项目(00105218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夏鲁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