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篇朴茂遒健的美文

    万元洪

    ??初读梁衡先生的《沙海一苗树》,感觉平淡无奇。仔细一读,就会感到本文客观、真实、朴素、优美。

    本文第二段在叙述库布齐大沙漠和沙漠中的达拉特旗时,采用了第三人称,并运用了全知视角。我们知道,运用第三人称和全知视角的好处,是作者站在故事的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讲述故事和叙述情况,从而故事也好、情况也好,就很具体、全面,从而显得客观。

    例如,在叙述库布齐大沙漠的规模时,就说它是世界排行第九,就让读者明白这个沙漠面积之大。在叙述达拉特旗的情况时,用一句话概括:“四十年前这里曾是飞沙走石一片混沌。”为了证明这句话,作者列举了许多怪现象:住房一律门朝里开;所有的院子没有院墙;风起时帽檐朝后戴,走路要倒行;风沙起时,车仰马翻;小孩出门玩耍,也有风卷沙埋而失踪的。在叙述这些怪现象的时候,作者逐一进行了解释。前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后者让读者明白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

    在对达拉特旗的情况进行了客观的叙述过后,作者再次运用第三人称,介绍高林树的治理沙漠的过程。文章写了高林树治理沙漠的契机、治理规模的扩大、经济效益的取得、对其他人的带动。这为作者写三十年后达拉特旗的巨变作了充分的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对达拉特旗的情况作出客观叙述后,作者又改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文中的“我”于2018年8月底亲自造访一苗树壕管井村。在管井村,我眼睛看、耳朵听、嘴巴问。我看到:“天高云淡,浩浩乎绿盖四野。”“杨、榆、柳等高大乔木如巨人托天,杨、榆、柳等高大乔木如巨人托天,而柠条、沙柳、花棒、苜蓿等灌草则铺开一张硕大的地毯。……”我听到村主任这样说:这一带壕里产的沙柳苗抗旱、抗虫,成活率高,全国凡有沙漠的地方都用我们的苗。我们现在是拿“万”字来说话——现有沙柳苗基地七点六万亩,林地十六点六万亩,还有一万亩甘草、一万亩土豆、一万亩苜蓿、一万头奶牛……全村已人均收入两万元。我问高老汉的儿子:你爹当年栽的那“一苗树”呢?通过作者的看、听、问,让读者对库布齐大沙漠由黄到绿的巨变感到真实、可信。

    本文不僅人称使用精准,而且文风朴素,语言优美。

    文章1726个字,口语入文,几乎没有一个生僻字。例如,形容树有多粗,就用“抱”;再如“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物降一物”等语句。本文也很少使用典故。即使使用典故,也是使用通俗易懂的典故。例如,作者说苏东坡形容月光下的院子,竹柏交影,如积水空明。这是作者引用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句子。作者意欲通过苏东坡笔下的小院夜月与管井村的小院夜月对比,突出管井村的风沙之大。

    文章写道,苗绿色的生命启发了高老汉,他想有一就有十,就有百,栽树成瘾,几近发狂。这个“有一就有十,就有百”的思想,暗合中国传统哲学中体现在《道德经》中的老子的思想精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我来写这篇文章的话,必然会引用这个典故。不仅会使用这个典故,还会把毛主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用到这篇文章里来。梁衡先生本来可以用,但是偏偏不用,使得文风非常朴素,可见梁衡先生的匠心独具。

    文章尽管朴素,但是语言却非常优美。

    文章有时用两字句: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有时用三字句:沙壕里,喝口水,喘喘气;有时用四字句:栽树成瘾,几近发狂。枝叶如盖,浓荫覆地。木硬枝柔,抗风耐旱。风吹四方,落地生根。这些二字句、三字句、四字句镶嵌在多字句中,使得行文变化有致、轻松活泼而毫无板滞单调之病。

    文章善用比喻,语言形象生动。本文第一句“绿色就是生命的火种”就是一个比喻句,通过这一个比喻句强调绿色的重要性。这是一个静态比喻。这样静态的比喻还很有几处。例如,“正是羊柴、柠条的开花季节,那红白相间的小花朵,就如小姑娘身上的碎花衣裳。羊最爱吃的沙打旺草,挺着一条圆滚滚的绛紫色花棒,如孩子的小手举着一大块巧克力。黄沙早已被逼到遥远的天边,成了绿洲上一条金色项链。”本文还有一些动态比喻。例如,“杨、榆、柳等高大乔木如巨人托天,而柠条、沙柳、花棒、苜蓿等灌草则铺开一张硕大的地毯”二句。前一句杨、榆、柳本可以简单地比喻为巨人,但为了突出杨、榆、柳树的粗壮,于是把杨、榆、柳树的站立比喻为巨人托天,一个“托”字,用巨人承受压力后腰部和腿部的稳重有力来形容杨、榆、柳树顶着如盖绿枝的树干的遒劲有力。后一句可以直接将“柠条、沙柳、花棒、苜蓿等灌草”比喻为“硕大的地毯”,但作者用一个“铺”字,动态地写出了灌草的面积之大,而且同时暗含了面积的扩大趋势。本文还善于根据两个喻体之间的关系来说明两个本体之间的逻辑关系,让读者获得鲜明的印象。例如文中“沙漠中的达拉特旗(县)如海中一叶,官井村就是这叶上的一痕”一句,就通过“叶”和“痕”的大小关系,写出了“达拉特旗(县)”的面积之大和“官井村”的面积之小,让读者获得直观感受。

    总之,这是一篇朴茂遒健的美文!

    ★作者通联:湖北十堰市竹溪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