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准备现状分析

    梁丽红

    摘 要 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西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准备现状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形成合理的就业期望,做好相应的就业准备,同时提出相应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地方院校 体育教育专业 就业期望 就业准备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8-000-01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的不断增加以及社会就业要求的不断提高,“就业难”成为各高校毕业生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由于其专业的性质,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地方高师院校由于其自身的办学性质,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就显得尤为困难。因此,本研究对河西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准备和就业期望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它不仅能够帮助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提高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期望的指导,也有利于加强毕业生综合素质能力,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河西学院2016届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河西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准备现状进行研究。

    二、河西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准備现状分析

    (一)就业知识准备情况分析

    学习知识是指人们在学习中对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认识。根据调查河西学院2016届100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中,就业知识准备最多的是专业知识,其次是面试知识。这说明绝大多数毕业生对就业知识准备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在专业知识和面试知识方面做了相应的准备工作。但是调查研究发现,在调查的100名体育教育毕业生当中,对社会生活知识、人文科学知识的准备相对不足,所以,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并在生活实践中加以引导。

    (二)就业能力准备情况分析

    能力指的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在调查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在体育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上做了准备,实现从“学校人”向“职业人”过渡过程中应该具备的能力和技巧。但是在沟通协作、组织管理、创新能力的准备远远不够。所以,提高河西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面向市场,灵活开设社会需要的专业课程,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就业信息准备情况分析

    就业信息一般是指企事业单位在招工或用人时所提供的可供择业者选择,并具有一定价值的有关就业的资料和情报。河西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绝大多数学生对就业信息关注较多,学生能够通过各种就业信息渠道了解到有关就业的信息。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对需求类信息准备了解不够深,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对就业形势感到悲观,消极地认为毕业就将代表失业。

    三、河西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期望调查分析

    (一)就业单位期望分析

    河西学院2016届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希望以后在国家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就业,而只有16%的毕业生愿意在企业单位就业,6 %的毕业生选择在基层组织机构就业。

    (二)就业区域期望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区域时,首选生源地的学生所占比重最高,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30%。从这些调查中可以发现,有极少数毕业生愿意去西部地区,对于这样的就业期望的选择,就需要相关政府和学校根据实际颁布相关就业激励措施,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鼓励大学生毕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三)薪酬期望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大学毕业对自己将来就业薪酬的期望水平与目前大学生毕业后的实际收入相差并不大。通过以上的数据显示,可以看出,虽然大学生每年的毕业人数不断增加,但是迫于就业压力的越来越大,所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放弃高工资高待遇的就业心理,转为低工资较稳定的就业期望。

    四、结论

    (一)河西学院2016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准备相对充分,但在其他方面,如:社会生活知识、人文科学、面试知识方面的准备不充分,沟通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薄弱,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强提高。

    (二)河西学院学院2016届大部分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大学期间都能认真练习专业技术,有的学生还辅修其他专业,为毕业找工作多有一个选择。

    (三)河西学院2016届大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与大学生实际工作水平相差不大。但也存在有小部分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在对职业期待中,有着岗位认知偏差、狭隘地区倾向、收入补偿心理等显著不利于就业的心理定位。大部分毕业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有着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龚正华,栾玉泉.地方综合院校大学生就业准备状况调查[J].保山师专学报.2008.27(3):16-18.

    [2] 张建奇,杨柳玉.我国大学生就业准备中的误区及改进策略[J].现代教育论丛.2014(2):63-67.

    [3] 董世杰.大学生成功就业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4] 杨峰.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J].体育科技.2011.32(3):11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