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陈忠

    [摘要]标准化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模式,从上世纪80年代最初的承包经营责任审计、厂长经理离任审计再到今天,该模式经历了我国改革开放、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与洗礼,是值得肯定的审计模式。本文将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站在电力企业的角度来审视标准化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操作过程和可能存在的难点问题。

    [关键词]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企业领导人;电力公司;难点;解决对策

    我国国有企业标准化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开展较晚,不足二十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审计过程中虽然评价内容广泛,但是它的审计期限短且环境复杂,缺乏专门的人才和科学统一的管理、操作及评价模式。所以总体来说,我国国有企业标准化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还存在许多风险与不足,亟待改善。

    一、标准化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一)定义

    标准化任期经济责任又叫做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顾名思义,它针对企业领导人员,是指领导人员在企业任职期间内对其企业资产、负债及损益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也包括对企业一切经济活动所要承担的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1]。标准化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与企业经济责任直接相关联,它依据国企经济责任的关系主体展开对经济责任进行监督、考核和评价。在我国的《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中,该审计泛指国家对国有企业所制定的一切审计程序要求和方法,它也规范了企业领导在任职期间对自身管理的企业所有资产、负债、收益、损益的真实合法性与效益性。

    (二)主要特征

    1、特殊的审计对象

    该审计形式所针对的审计对象通常就是国有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而审计内容则由法定代表人的标准化工作任期来决定,所以可以说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全面针对国有企业发展的,它实现了对人与事监督的有机结合。

    2、综合的审计范围

    虽然该审计形式评价的是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个人事项,但实际上它所辐射到的企业项目活动并不少。比如说它要对企业的财务收支、人事管理、运营效益等等企业日常活动行为进行审计,从而确定领导人员在其标准化任职期间是否认真的履行了企业的经济责任。另外,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更要结合领导人员的个人经济问题,不能以任何委托人来代替领导人员接受责任审计活动。所以纵观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它的审计范围大且具有综合性。

    3、具有时效性的审计内容

    所谓时效性就是强调“任期”二字。一定要在领导人员工作任期内对其审计才算有效。这其中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审计内容具有时效性,所审计的内容要与在职期间的领导人员有关;其二是指审计的方式具有时效性,通常情况下,对国企的审计要坚持“先审后离”,因为审计活动也是一种参考依据,它决定了企业中诸如调任、免职、提拔等人事方面的活动,所以经济责任审计是具有时效性的。

    二、基于国家电网公司角度的标准化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过程研究

    本文中所提到的供电公司隶属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是2002年年底按照“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打破垄断”的背景下成立的,地市公司层面的供电公司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所辖省级电网公司的分公司。 地市公司层面的审计部门自2003年起一致在开展所管干部任免的标准化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探讨工作。具体工作如下:

    (一)审计的前期准备阶段

    审前调查是审计前期准备阶段的第一项工作。它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审计对象制定任期内的责任审计实施方案,并确立审计活动的基础与重点。为了更好的对本电力公司开展审计活动,审计方专门调派了审前调查小组,开展现场的审前准备工作。审前调查的一大目的就是开展信息资料搜集活动,尽可能的从多方位了解审计对象及其企业的相关内容,从而对预先设计的审计方案进行可行性的修改和补缺,然后才能将审计调查资料制作成清单向上级单位上报。

    审前调查资料所包含的内容很多,例如对该公司相关基础资料的调查,这其中就包括了企业的法人代表构成情况、经济运营情况、企业所在行业情况、内部组织结构情况等等。再者,领导人员任期内的相关会议报告、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各种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等等都是审计资料搜集的对象。最后,就是涉及到供电公司的相关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内容,比如说收集该供电公司的年终财务决算报告、企业改制政策法规文件、国家电网的系统营销管理、财务收支、预算管理、基本建设以及内控制度汇编等情况的相关材料。

    所有审前情况调查完毕后,就可以组织整理和分析上述材料,提交审前调查报告。该供电公司的审前调查报告包含了对其电力经营管理情况的预期分析评价结果,还有所存在的潜在风险与损失、正式审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难点分析等。

    最后要确定审计内容。确定的审计内容主要为自2003年后,实施了营销管理、财务收支、预算管理、基本建设等重大经营活动,正式审计过程将对上述情况进行审计和评估。

    (二)审计的正式实施阶段

    1、财务收支审计

    经审查发现,财务收支方面存在的问题为:(1)备用金管理不规范,存在备用金还款、冲帐时间超过企业规定的时效;(2)现金管理不规范,存在现金未及时送存银行、跨月滞留现象;(3)预算管理不规范,个别单位未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4)差旅费管理不规范,存在部分出差申请单审批时间、出差事由、往返方式等要素未填写完整、齐全;(5)会计核算不规范,主要存在费用计入科目不合理、会计摘要描述不准确的问题。

    在审计中随机抽选了财务收支部分会计凭证,主要进行了内控制度的经营符合性测试。调查发现公司所属单位在制度执行、经营活动和决策程序方面都表现出情况良好。但也发现在执行企业规章制度的全面性、细节上还存在一些不足。随后对上述内容例如差旅费进行了实质性测试,发现了个别单位对差旅费管理认识上、费用的把控上存在违反差旅费管理规定的行为,主要是个别单位分管领导对差旅费审核不严。这种行为被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定义为未能进行审核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属于草率审核行为,对企业内外部检查将带来一定的风险,已要求相关单位按差旅费的有关规定严格规范差旅费管理,防控风险,同时,针对存在不规范的票据及时整改,附件遗漏事项及时查漏补缺,完善凭证附件支撑,防范内外部检查风险。

    2、对外借贷的效益性审计

    另一方面,还对该个别单位的对外借贷款项方面进行了审计,所采取的审计方式为调查和分析领导人员在任期内所发生的一切对外借贷项目明细,并从企业整体了解资金的借贷支出情况。通过相关制度,编制了借贷的详尽报告,并从中抽取样本,对该企业所进行的决策操作过程进行了符合性测试,并最终根据此展开内控制度的执行效果评估,对其是否有违纪行为进行判定。在实际的对外借贷款情况上,个别企业在2004年有3笔借贷款,总数超过200万元。这三笔款项并虽然经过公司集体决策,符合公司的决策程序,但未注明借款时效、借款利率等内容。审计结果认为,由于该单位业的借贷款对象是其多经企业,因此这种行为被审计活动界定为无偿使用国有资产的违规行为[2]。已要求该单位及时收回借款,并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提利息收入,防止国有资产损失。

    三、电力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活动中所存在的难点

    (一)缺乏完整的科学内控测试信息体系

    在此次电力企业的审计活动中,就发现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并没有一套较为完整的内控测试信息体系。如果完全依靠审计人员的经验与能力,就缺乏对企业内部审计的科学依据,抽取样本无论从质从量上都不能达到准确,所以总体来看必须拥有完整科学的内控测试信息机制,才能让内控环节发挥辅助审计活动的重要作用。

    (二)缺乏审计评价体系

    审计评价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和领导人员决策能力。但是,目前对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只有在职领导人员初期上任与任期末尾的经济技术与财务考核指标,缺乏对中间任期过程的深入了解和分析,一方面很难考核被审对象的企业经营责任,另一方面审计结果缺乏说服力,无法起到效果。

    四、相关解决对策

    (一)建立信息化审计档案数据库

    要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来缓解目前我国审计部门的工作力不足的问题。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进行审计档案数据库的建立。这其中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其一为被审单位的相关资料信息库,包括了各个企业的财年报告、领导人员工作总结、职代会报告、对外投资和借贷款项的说明明细、重大工程的投资、固定资产明细等等;其二是审计信息管理档案库,该档案库可以为审计人员提供将被审企业的相关资料,让审计人员在阅读资料后更具有针对性,大大提高了审计质量与效率。

    (二)建立审计协查制度

    为了提高审计效率,审计部门应该将人员分组进行协查,建立“审计协查制度”。比如说对一些如电力企业这样的重大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审计,从而调查他们对于对外投资、担保和借贷方面的相关线索。建立财务收支审计组,提出对企业的协查通知单,对企业中的重大财务收支进行核查,避免出现跨组交叉,审计工作出现空白的现象[3]。

    总结

    本文围绕标准化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与实践,简要探讨了我国某电力公司内部的领导人员审计活动。从审计角度看,我们的审计制度应该继续加强完善,做到遵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同时,也要客观公正,做到突出重点,全面审计,将标准化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做到细致。

    参考文献

    [1]陈雅萍.有效控制国有企业任期经营责任审计风险的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3,8-9.

    [2]黄建晖.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基于H电力公司审计案例[D].复旦大学,2009.19-29.

    [3]王冬莲.关于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7):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