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提升新闻传播实效的四重维度

    陈猛 敖永春

    【摘 ? ?要】媒介技术的迭代更新推动着新聞传播方式不断演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新技术运用实现了信息与用户需求智能匹配的智媒体形态。智媒时代新闻传播呈现新闻素材采集从机械化向智能化转变、新闻编写从手动化向自动化转变、新闻推送从大众化向精准化转变、新闻叙事从文本化向视觉化转变等新动向。顺应智媒时代的新闻传播规律,进一步强化信息分类处理技术、培养新型传播人才、促进媒体融合发展、加强新闻传播监管,成为有效发掘智媒时代新闻传播的新动力。

    【关键词】智媒时代;新闻传播;动向;路径

    【基金项目】2019年度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全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编号:2019-GX-095),项目主持人:敖永春;2019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微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研究”(编号:19YBQ055),项目负责人:陈猛。

    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1]随着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正式颁布,“人工智能”与“智慧媒体”建设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大数据、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打造“智慧媒体”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这不仅从政策层面上为智媒时代的到来吹响了号角,也从现实层面上为智媒时代的到来夯实了技术基础。智媒时代是指“基于移动互联、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新技术的自强化生态系统,实现了信息与用户需求智能匹配的媒体形态”[2]的时代,由此而衍生出的个性化新闻、临场化新闻等新模式为增强新闻传播效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新闻宣传领域提出了诸如“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要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3]等诸多新理念、新论断,为智媒时代新闻宣传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与发展动力。

    一、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演进动向

    智媒时代是相较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时代而言的一个全新的媒介时代,是新闻传播技术与传播手段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凸显出了万物皆媒、人机合一及自我进化等显著特征。正是基于以上特征使得智能化采集、机器人写作、个性化推送、分布式新闻等成为可能。毋庸置疑,智慧媒体的发展与智媒时代的到来必定给新闻传播业态带来诸多影响,与此同时也为新闻传播演进带来了新动向。

    (一)新闻素材采集从机械化向智能化转变

    新闻素材采集的数量影响着新闻内容的质量。一般而言,新闻素材越丰富越饱满,新闻质量就越高,生命力也就越旺盛,传播效力也就越持久。在传统新闻素材的采集过程中,主要依托新闻采编人员进行素材的手动收集与整理,不可避免地存在新闻素材来源少、处理效率低等问题。此外,新闻的价值判断主要依赖于新闻从业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的质量。智媒时代的新闻素材采集主要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传感技术等新兴技术扩大素材来源范围,借助泛化的摄像头搜集视频资料,凭借大数据挖掘技术以及网络爬虫技术不间断采集新闻素材,捕捉公众情绪等,有效提升了新闻素材采集的范围与数量,为客观详实的新闻报道夯实了基础。在智媒时代背景下,传统记者编辑“跑新闻”“找素材”等机械化的采集现象日渐减少,新闻素材的采集更加凸显出从机械化向智能化的转变。

    (二)新闻编写从手动化向自动化转变

    快速的新闻编写与发布是抢占潜在受众市场的必然要求。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编写往往由选题、素材整理、新闻写作、新闻审核、编辑排版等手动化过程组成,以上各个过程间的界限明显、环环相扣,整个新闻编写的过程较为复杂且耗时较长。随着智媒时代的到来,机器人写作已经成为可能并在部分领域得以运用,机器人写作凭借技术优势有效提升了新闻编写的速度与自动化水平。在此背景下,新闻编写的具体流程虽尚未发生较大变化,但其环节间的界限已经日益模糊并逐渐形成混合状态,有效提升了新闻生产效率。同时,脱离了人工因素的新闻编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新闻编写的速度与产量。由此可见,智媒时代背景下新闻编写愈加凸显出从手动化向自动化的转变。

    (三)新闻推送从大众化向精准化转变

    新闻推送是否精准及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的传播力、引导力与影响力,倘若推送的新闻抓住了广大受众的关切点,自然能够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传统媒体时代,新闻推送普遍借助电视、广播、报刊等载体完成,在新闻推送的过程中由于技术原因往往采取大众化、同一化的传播方式,热衷于大水“漫灌”式地推送新闻,很少根据受众、传播内容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传播措施与传播机制。诚然,此类新闻推送方式依旧存在并持续发挥其传播效力,但其影响力逐渐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人工智能、情感分析、语义分析等新技术的出现与广泛使用,智媒时代的新闻推送与分发平台不断重构并呈现出不同的传播特点。智媒时代的新闻推送往往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与语义分析技术对受众的阅读记录、转发与评论的言语选择进行分析,预测受众的潜在需求,继而针对其需求完成新闻推送行为,彰显出新闻推送从大众化向精准化的转变。

    (四)新闻叙事从文本化向视觉化转变

    传播技术的革新都会带来新闻叙事形式的发展与进步。传统媒体时代,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报刊等传统媒体大多注重对新闻事件本身的文本解读,新闻叙事方式大多以文字形式呈现,凸显出文本化的特色。智媒时代,VR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5G技术的运用,为多元新闻叙事方式的出现提供了技术支撑,各种视频新闻、图片新闻、动图新闻等逐渐出现并成为常规的新闻叙事方式。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更注重新闻事件内在逻辑的文字叙事方式而言,智媒时代的新闻叙事通常借助图片、短视频、表情包等更加简洁、形象、生动、浅显易懂的形式呈现,有效凸显出新闻事件的广度及其关联性。不可否认,去文本化已经成为智媒时代新闻叙事方式的一大转变与显著特征,图片、短视频及动图等叙事方式的出现加大了对受众的感官刺激,也增强了受众的感官体验,彰显出智媒时代新闻叙事从文本化向视觉化的转变。

    二、智媒时代提升新闻传播实效的四重维度

    提升新闻传播实效就是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4]智媒时代新闻传播呈现新闻素材采集智能化、新闻编写自动化、新闻推送精准化、新闻叙事视觉化等诸多特点,但由此带来的过度媒介化、信息茧房等新问题,对新闻传播效力的提升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面对如此境遇,需要顺应智媒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的规律,有效发掘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新动力与增长极。

    (一)强化信息分类处理技术是提升新闻传播力的前提

    系统完备、详实客观的信息既是确保新闻内容真实有效的前提,又是提升新闻传播效力的必备条件。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能否获得真实有效的相关信息,对新闻传播方案的制定、传播策略的调整、传播效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智媒时代的新闻传播亦是如此。智媒时代的数据体量大、内容杂,在为新闻传播提供了丰富素材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加大了从业人员筛选处理信息的难度,为此,强化信息分类处理技术就成为了智媒时代提升新闻传播力的前提。一是大力发展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是智能技术的基础,数字化技术能够将纷繁复杂的新闻信息数字化,实现了图文声像与数字信息间的相互转换,从而可以将新闻信息以数字代码的形式存储于数据库中,既有助于对新闻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又提升了新闻信息的快速精准检索与跨时空共享能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信息数据体量大、内容杂带来的负面影响。二是大力发展语义分析与情感分析技术。智媒时代新闻传播的素材收集、稿件写作、新闻分发大多借助各种智能技术完成,如机器人新闻、大数据新闻等,但由于智能技术暂时缺乏人类的情感与理性分析能力,其生产的新闻在言语表达与情感表达等方面存在深度不足、人文关怀不够等问题。为此,要大力发展语义分析和情感分析技术,从而提升新闻报道的“精准化、专业化、艺术化”水平,[5]继而有效提升智媒时代新闻传播力。

    (二)培养新型传播人才是提升新闻传播引导力的重要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6]智媒时代新闻传播的最大特点就是智能化水平、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场景化新闻、虚拟现实(VR)新闻等新型报道形式的出现对于新型传播人才的需求愈加紧迫,为此要将培养新型传播人才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不断培养新型传播人才。在智媒时代的新闻宣传工作中,技术层面的优势愈加突出,但“政治家办报”的理念是新闻宣传工作的压舱石与定盘星,是确保新闻宣传工作有序进行的根本保障。为此,将技术创新与坚定信仰相结合,造就一支既懂理论知识又兼具新型传播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新型传播人才队伍,从而增强智媒时代新闻传播引导力。其次,坚持“内培外引”制度。一方面,要加大对既有人员的培训力度,着重锻炼其利用大数据挖掘、智能算法等技术进行新闻素材采集与新闻报道撰写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力度,采取传帮带等措施提升整体队伍水平,形成新型传播人才的成长共同体,进而提升智媒时代新闻传播引导力。

    (三)促进媒体融合发展是提升新闻传播影响力的强大依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7]媒体融合发展既是传播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又是提升新闻传播影响力的重要基础。传统媒体要把握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其新闻报道的专业性与权威性等传统优势,而各类新兴媒体要发挥其技术优势,特别是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新闻报道的分众化、精准化传播,有效促进媒体融合,提升传播效果。首先,提高科技利用水平。现今众多媒体机构在新闻传播领域率先使用AI、VR、AR等技术,“技术驱动媒介发展必将成为未来媒体的发展趋势。”[8]各种高新技术的应用与驾驭能力已经成为新闻传播影响力的重要来源,为此,要提高技术应用水平,有效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形成强大媒体融合力与引导力。其次,打造新闻传播新矩阵。随着以人工智能、人机合一为特点的智慧媒体得以广泛运用,为打造新闻传播新矩阵、凸显矩阵传播力提供了技术基础。将文字新闻、图片新闻及视频新闻等在传统传播载体与各类新兴传播载体中广泛传播,打造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进而提升智媒时代新闻传播影响力。

    (四)加强监管是提升新闻传播公信力的有力保障

    加强对新闻传播业的监管,其根本就是为了规定传播的内容与边界,有效消除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歧义与模糊性,减少传播失范行为,继而提升新闻传播公信力。从国家层面而言,制定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通过制定与大数据、网络安全、智能传播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有效约束智媒时代的新闻传播行为,对提升新闻传播公信力大有裨益。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就有相关条款对大数据新闻、数据分类、备份和加密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从行业层面而言,制定相应的行业规范。适应新闻传播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顺应传播智能化大势,可以从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传播载体、传播受众等方面加以探讨,制定出符合智媒时代新闻传播行业要求的规范。总之,智媒时代的新闻传播务必坚持法律法规“硬约束”与行业规范“软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从而促进新闻传播公信力的有力彰显。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9]我们要把握好智媒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与原则,创新新闻传播的体制机制与方式方法,寻找提升新闻传播实效的新动力,从而有效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与公信力,努力开创新闻传播新局面。

    注释:

    [1]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7.

    [2] 郭全中.智媒体的特点及其构建[J].新聞与写作,2016(03):59-62.

    [3][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1-26(01).

    [5]张东,刘建辉.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引导研究—基于议程设置的视角[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80-86.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3.

    [7]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8-19(01).

    [8]王旻,吴铁.主流媒体“融合力”构建的七大路径[J].青年记者,2018(29):56-57.

    [9]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417.

    (作者:陈猛,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敖永春,重庆邮电大学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重庆邮电大学新闻中心副主任)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