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共同体建设的实践

    张逸

    

    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学校如何运用互聯网平台来凸显教育的本质与核心,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对此,常州市北郊小学首先将视角延展至家校合育,利用“互联网+”的优质资源及平台,构建家校共同体。在实践中,师生、家校实现了共赢。

    关键词:“互联网+”;线上线下课程;三维沟通场域;家校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07-0070-02

    把握意义之重

    在互联网时代,现代信息技术为学校和家庭搭建了一座连心桥。作为学校,需要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明确家校共同体的意义,打造新型家校共同体,只有这样才能使家校沟通与时携行,才能实现家校共赢。笔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构建家校共同体有以下意义:①破除传统家校沟通的弊端;②更新“新市民家长”家庭教育的理念。

    解析探索之路

    1.开发线上线下课程,奏响合育三部曲

    (1)第一曲:“立德树人”家校合育理念的建立

    笔者所在学校把“立德树人”和“爱、民主、科学”的精神相融合,开发出了正面管教课程。家长通过学习课程可以建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学校和教师将“立德树人”家校合育理念传播至每一个家庭,达成家校合育理念的认同、方式的理解和资源的共建。

    (2)第二曲:“北郊家长课”家校合育课程的全面实施

    ①线下家长课程的尝试。学校邀请了南京、无锡等地的正面管教的讲师,为家长们上“正面管教”公益课程。每月一节3小时的课,一个系列8次,培养出了一批骨干家长。

    ②线上直播课程的推进。从2009至2019年,常州市北郊小学在一年级新生家长会上会针对家庭教育做专项调查。在“您成为家长之后,有没有自觉阅读家庭教育类书籍或学习家庭教育类课程?”这一问题中,选择“有,经常”的仅占3%,82%的家长选择“没有”。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不断思考如何解决以下两个问题:如何让更多的家长坚持阅读“北郊家长书籍”?如何让更多的家长享受更优质的课程培训?于是,学校邀请校内外力量通过两周一次的直播为家长讲课并解答疑难。每一次都会有500多位家长参加,这样周而复始,坚持阅读的家长不知不觉已经稳定在近300人,将近四分之一的家长每天都会自觉阅读学习,坚持打卡。

    ③线上录播课程的构建。仅仅是线上、线下课程,还不能真正满足家长的需求,特别是不同年龄段家长的个性化需求,因此,笔者所在学校开启了线上录播课程(如下表)。

    (3)第三曲:“北郊好家长”引领性评价方案的完善和实施

    随着“立德树人”理念的不断深入、“北郊家长课”的不断完善,学校发布了《“北郊好家长”引领性评价方案》。其中两个“基础条件”是指培育好孩子、发展好自己,三个“成长加分”是指学习好课程、组织好家委、支持好学校。

    经过家长自主申报,再由班主任签名向学校推荐,最后在符合评选条件的情况下,学校按年级人数20%的比例评选出“北郊好家长”,并在学校家长会上向称号获得者颁发获奖证书。

    2.建立“点—线—面”三维沟通场域,拓宽家校合育新时空

    点:每个班级设有“钉钉群”“qq群”和“微信群”。

    线:设“全校家委核心群”——“德育研究群”,由学校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德育主任、总务处主任、大队辅导员、级部主任、班主任和各班家委长(每班1名)组成。这个群的主力是各班家委长,是为学校出谋划策的智囊团和决策团,也是参与服务的核心志愿团。

    面:创建有“钉钉官网”(发布学校的整体情况和近期工作)和“常州市北郊小学”的微信公众号(推送学校动态、家教方法,展示北郊学子风采)。

    “点—线—面”三维立体全覆盖的家校互通网络平台的建设,拓宽了家校之间相互沟通、联系的渠道和场域,为家校的有效合作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既有利于及时和有效地解决家校二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又能为家长提供科学、全面、及时的指导,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的专业力。

    3.重建家委会机制,凝聚家校合育各种力量

    首先,“家委会”成员比例改为“4+1+1”,即4位骨干家长、1位中等生家长代表、1位潜力生家长代表。其次,转变“家委会”职能。“家委会”职能从“传递”学校信息,转变为激励家长学习,使其主动参与到学校的办学上来。家委组织的班级活动都通过互联网来实施和辐射。活动之前,各班家委长通过钉钉平台或微信班级群进行活动方案的发布;活动时,家委们及时捕捉精彩瞬间,在班级圈共享;活动后,家委撰写新闻,或做美篇,或做初页。

    总结建设之果

    1.家长发展

    有了各种“互联网+”平台资源的支持,家长的学习打破了时空壁垒。家长们能将自身学习到的理念方法运用到家庭教育中去,并且不断反思自身问题。

    2.学生发展

    学生是家长育人水平提升的最大受益人。学生能从日常亲子沟通交流方式、家长问题处理方式上感受到家长的变化,更能感受到安全感、尊严感和幸福感。家校合育后,“互联网+”架起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沟通平台,成为学生发展不可或缺的有力支撑。

    3.学校发展

    随着“家校共同体”研究走向深入,家校沟通更加顺畅,学校各项工作更容易推进,家长对学校的认可度逐步提升。学校提出的“构建家校共同体,创造学校新生活”项目成为2019年天宁区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建设项目,学校于2019年被评为“天宁区优秀家长学校”。

    在教育中,学校和家庭不是相互孤立的教育“孤岛”,而是彼此联系、互相补充的“环岛”。在互联网的时空里,在整个系统形成的“教育共同体”之中,只有教师与家长积极地、相互开放、合作、互动、生成、融通、更新与创造,才能形成面向未来的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1]孙云晓.孩子,别慌[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

    [2]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本文系中共常州市天宁区委教育工委基层学校书记项目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