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流向西部的障碍因素及对策分析

    肖麒麟 李满坡

    [摘要]文章对比于东部地区,从分析资金流向西部的障碍因素入手;在均衡政策基础上,相应地从以扩充金融机构的数量和种类、积极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健康均衡发展资本市场和差别性金融政策等四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对促进西部快速发展并协调区域间经济发展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资金流动;西部;障碍因素;对策分析

    1、引言

    长期以来,国家政策对东部地区较为倾斜,造成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远远高于西部地区,长此以往,这种不均衡的发展势必带来各种社会问题。而这种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主要是由于全国资金向东部地区流动造成的,所以分析资金流向西部地区的障碍因素,并提出相应地解决对策,实现东西部地区均衡发展,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现实意义。

    国内对经济增长和资金流动的研究颇为丰富。龚楚培等(1991)[1]分析了影响区域资金流动的因素,并提出了促进区域资金流动的对策;王鑫(2002)[2]分析得出区域货币失衡的原因货币、信贷政策“一刀切”等,并提出一些列调整区域货币资金失衡的对策;巩云华(2010)[3]以实证方法发现后危机背景下我国资金流动具有顺向流动、规模增加、速度加快、流动障碍减小等特点,并进一步这种特点产生的影响;冯可心等(2012)[4]分析了经济发展与跨境资金流动的相关性,并提出了构建实体经济发展及跨境资金流动的原则及对策。

    以上学者的研究都着重于经济增长与资金流动的关系,没有系统的指出资金流向西部地区的障碍因素及向应的解决对策,文章结合西部实际情况,不但指出的资金流向西部的障碍因素,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2、资金流向西部的障碍因素分析

    2.1金融机构的短缺限制了融资渠道的拓展

    东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较快,市场发育程度较高,拥有相当程度的创新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企业有很强的拓展融资渠道的意识与能力,加上其自身利用资金做资源的成本消化能力不断增强,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使该地区形成了较强的资本积聚能力。反观中西部地区,由于市场化的进程滞后,改革的动力不足,使得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投资主体对融资成本的承受能力都比较弱,对金融资源潜在的需求未能转化为现实的需求。因此拥有相对不完善的金融体系的西部地区不仅不能形成资本的集聚,而且资金还会从西部市场转移到东部地区。

    2.2直接融资渠道的不畅通阻碍了资金的流动

    相比间接融资市场,直接融资市场不存在金融中介成本,并且资金使用者可以利用不同的融资市场,多样化其资金来源,减少因使用单一资金来源或单一市场的风险暴露程度,另外,融资工具的灵活性能满足不同的融资需求。西部地区经常存在着储蓄率高于投资率的情况,一方面说明了民间有大量的闲散资金,一方面也说明了这部分资金不能转化为投资的难题。

    2.3资本市场发展的失衡弱化了资金吸收能力

    西部地区资本市场对融资限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西部地区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数量的严重不足且现已上市的公司数量也远小于东都等发达地区。二是西部地区债券规模小和流通受到限制,债券是债务融资的主要方式,债券的规模小和流通受限必然会对资金吸收和流通造成不利影响。最后是西部地区各个金融子市场的金融结构性问题。

    2.4现行金融调控方式制约着资金向西部流动

    现行的金融调控方式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制约着资金向西部地区的流动。第一,中央银行的一级分行既不能根据货币政策总体目标的要求,控制和调节辖区内信贷资金的总规模及流向,也不能根据辖区内的实际情况调整各国有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比率和存贷款利率以及实施必要的金融行政管理。第二,现行利率机制的运行缺乏对资金运动的合理导向,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严格的利率管制下,利率变化受社会经济运作惯性的影响,对市场经济信息反应迟缓,中央银行无法调整资金的合理投向与投量。在现行贷款利率中,全国均衡的利率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以致利息负担在区域之间不尽合理。第三,准备金和备付金制度的“一刀切”制约着西部地区的资金供给。

    3、资金流向西部的对策建议

    3.1以扩充金融机构的数量和种类来留住资金

    首先,积极引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扩大其在落后地区分支机构的设立,实行有差别的金融机构设置管理制度,适当降低落后地区设置区域性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条件,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在落后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的条件,引入和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以提高金融效率,增强吸纳资金的能力,从而提高金融市场竞争程度。

    其次,要大力发展区域性商业银行,提高区域性商业银行融资和配置货币资源效用的能力,为本地区引入更多的资金,以促进资金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失去参加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地位时,区域性银行的这个优势就表现得更为明显。

    3.2积极发展直接融资市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积极发展直接融资市场,一方面能弥补银行间接融资的不足,使社会资金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也能加重企业使用资金的责任,有利于促进资金效益与企业效益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与间接融资相比,直接融资具有筹集尽可能长期的资金的特点,更有利于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对于落后地区而言,本地区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则有利于防止大量资金外流,同时更能以较快的速度、较低的成本筹集到款额大期限长的外部资金。

    3.3以健康均衡发展资本市场走出融资难的困境

    首先,要鼓励更多的符合条件的中西部企业上市融资,将具有地区主导性、支柱性的企业推荐上市,从而这些上市公司能够合法的吸收民间闲散资金以便用于投资生产性项目;其次,要积极推进西部金融债券发行和流通体制的改革,扩大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债券发行规模,同时加快西部重点企业债券上市的步伐;最后,要协调各个市场之间的均衡发展,尤其是债券市场的结构性问题。

    3.4以差别性金融政策克服资金流出的难题

    我国当前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实行的是无差别的区域政策,这种政策在不同经济环境中可能产生比较剧烈的不平等,诱发区域经济利益的冲突与摩擦。因此,要想西部地区能够留住资金,可实行差别性区域金融政策:东部地区以市场导向型的间接调控为主,可推行利率市场化、建立多元化金融市场等;西部地区采用政策扶植型的直接调控,依靠政策性金融推动、扶植资源依托型优势产业,以解决区域内资金流动迟滞问题。

    4、结论

    文章出资金流向西部主要有以下四种障碍:金融机构的短缺限制了融资渠道的拓展,直接融资渠道的不畅通阻碍了资金的流动,资本市场发展的失衡弱化了资金吸收能力和现行金融调控方式制约着资金向西部流动。并提出以下对策:扩充金融机构的数量和种类、积极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健康均衡发展资本市场和差别性金融政策。这些对策不仅可以使西部地区分别从直接融资市场、间接融资市场、资本市场等市场融得大量资金,还能够增强西部地区对资金的消化能力、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从而以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留住资金,把资金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龚楚培,杜静.关于区域经济合作中资金流动的思考[J].银行与企业,1991,(11).

    [2]王鑫.西部大开发的金融战略:区域货币资金失衡的调整[J].宁夏大学学报,2002,(4).

    [3]巩云华.后危机背景下我国区域资金流动的特点及影响[J].商业时代.2010,(19).

    [4]冯可心,魏寿邦.区域经济发展对青海省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J].青海金融,2012,(5).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肖麒麟,19870921,四川巴中,云南师范大学,金融学.

    第二作者:李满坡,19910428,河南信阳,云南师范大学财政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