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长城》看中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李小刚

    霍夫斯坦德所定义的文化概念,既将中美文化以其民族性与差异性进行了分野,又将中美文化依其共通性与相融性进行了某种基于形而上的文化式契合。从影视艺术的视角而言,中美文化间的碰撞尤为强烈,但与此同时,中美文化之间,亦越来越呈现出一种美国强势现代文化,向中华传统文化的强输入性与强排斥性下的激烈碰撞,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与美国强势现代文化间,潜移默化的深度融合的渐进式大趋势。由这种视角观察,《长城》这部中美合拍影片具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这部影片开启了一个由中方主导影视创作的新时代,这标志着中国影视产业已经以中国元素崛起于世界影视艺术之林。

    一、 中美文化的碰撞

    (一)文化异向性

    《长城》是由中国万达影业与美国环球影业联合公司等中美电影公司共同出品的大作,这是一部由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由诸多中外影视巨星鼎力加盟合作的一部奇幻动作大片。影片以中规中矩的中国文化的典型恢弘格局开篇,以架空历史的视域,将饕餮袭城事件作为整部影片展开的关键。饕餮本是中国古典神话之中的宫廷守护神兽,《长城》对这种神兽怪兽化的颠覆,显然源于中美文化的一种表象化碰撞,中国文化更倾向于所有怪兽为我所用俯首称臣化,而美国文化则明显倾向于以人类英雄清除所有怪兽的个人英雄主义化。这两种文化在《长城》这部电影中显然进行了一种隐性的较量。同时,长城在中国文化中亦有着多重含义,既是守御、屏障、安全,又是文明、象征、骄傲、威权。中美两种文化在《长城》一片中的碰撞表现为中国文化在左,美国文化在右。[1]

    (二)思维异向性

    中美文化在《长城》一片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影片中左手的中国文化恢弘典雅,右手的美国文化则一己独大。究其根源,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全球化的自由主义造就了美国的国家内部氛围其实是属于俯就国民且威权弱化的,而中国的国家内部氛围则在其历史传统上是由和谐社会所承托起来的一种君临天下。事实上,软文化的碰撞以及由此引发的冲突,更容易成为泛影视艺术的最终硬伤,而软文化的碰撞与冲突的本质就是文化差异以及由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文化接受力问题。其实,文化差异更源于对待文化意识形态的思维方式、思维路径、思维模式的不同。从《长城》这部影片来看,三个美国人即有三种思维方式,其思维路径与思维模式亦各不相同,这就是美国文化所最为崇尚的个性化,这种个性化显然与中国文化思维所强调的整齐划一大相径庭。

    (三)根性异向性

    观看《长城》这部影片,可能给观众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象,就是人类在面对饕餮一般的洪水猛兽时的那种倍感无力,却不得不挣扎的深深的无奈之感,这其实恰恰是新常态下中美文化碰撞的一种极具直观性的表象化表现。中美文化不仅存在着文化与思维两个方面的异向性,而且更存在着根性上的异向性。这也是《长城》这部中美合拍片中过度硬性地植入中国元素,所带来的人为式的文化碰撞的一个根本原因所在。在影片中,我们亦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其实危胁国家安全的一切饕餮乱象皆源于饕餮幕后的兽王,而这种中国式乱象恰恰在影片中,遭遇到了凸显个性精神与个人主义的美式英雄。影片中的这种中美文化根性异向性的种种“奇特交错”,更将对中美文化的既有思维秩序带来可以预期的一系列碰撞。

    二、 中美文化的融合

    (一)技术与视效呈现

    《长城》这部影片是中美合作影片之中,极为罕见的几乎全部以外籍演员视角所拍摄的一部雄辉壮丽的史诗级奇幻大作。从《长城》这部影片中的视觉语言处理而言,可谓是极尽了壮阔恢弘之能事。尤其是其中的战斗场景的处理,更是集结了工业光魔与维塔的天作之合,以及中美其他视觉特效与后期精英团队等,皆为整部影片的视效增添了许多出彩之处。影片中描绘战争场景的史诗般的蒙太奇,更是将观众带入到了身临其境般的奇幻动作场景之中。从影片细节而言,《長城》一片中,怪兽攻城时的兽王头部筋膜的颤动,以及众兽颈部风琴琴腔状筋膜的同步颤动共鸣等细节表现,更是将美国式现代视效技术,与中国式传统典籍《山海经》中的想象,精巧逼真、妙手天成般地融冶于一炉,为影片凭添了足以撼动人心的力量。

    (二)执导与协同合作

    首先,这部《长城》其本身就是一部中美文化深度融合的典范之作,在中美影视文化之间,构筑起了一座沟通中美影视艺术的长城。中美之间传统的影视艺术交流通常仅限于资本、技术、制作、非主要演员类人员支持等合作。然而,在这部影片之中,由外籍演员担纲的主要角色就多达三个,这在中美合拍片中不多见。同时,整部影片中的视觉特效与后期制作亦几乎为中美智慧合作的结晶。其次,《长城》这部影片,与以往的中美合拍片的绝大多数由美方全权执导不同,这部影片由中方执导,并由中方参与了大量的包括剧情等的设定方面的工作。最后,在这部影片中,中美双方的主要演职人员进行了较多的互动与团结协作。在这部影片的最后,观众们看到,在强大的饕餮已经几乎完全失控的情况下,中美双方的男女主角以信任的彼此承诺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守卫任务。

    (三)交集游离与共性弥合

    文化之间的碰撞,以及由文化碰撞所引发的冲突,显然无法彻底避免;在文化碰撞与冲突中,显然不可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赢家。只有有意识地由双方均采取主动地进行文化融合,才能最终获得双赢乃至于多赢的局面,对于这一点,中美影视文化界双方,近年来不仅都已经强烈认同,而且正在努力强化着双边的密切合作。在中美文化碰撞中,我们看到,中美文化间的碰撞本源,其实就是一种文化交集的失控性游离,无论是文化还是思维,抑或是那种根性碰撞的产生、发展、呈现等,最终都能够由共性加以弥合。并且,随着后现代影视文化共生性、共时性、共进性的不断发展,中美影视文化界之间的交集失控游离,正在共性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地趋于弥合。同时,在事实上,从中国近年来的影视艺术发展观察,中国的开放性、包容性、前瞻性等,正在与美国文化无缝弥合的过程中获得了影视文化间的一种更加深度的融合发展。[2]

    三、 中美影视文化未来发展

    (一)中美影视文化合作话语权

    其实,无论是中美影视文化间的无意识碰撞,还是中美影视文化间的有意识融合,其根本利益都是为了寻求一种共赢式发展。共赢式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影视文化未来世纪同步发展的一种必然。从美方立场剖析来看,一方面,全球化的自由主义立场更符合美国的全球文化政策;另一方面,以影视艺术先声夺人亦更符合美国的全球文化输出。在这两方面来看,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处于文化合作话语权被动状态。但同时亦应理性地看到,美国的基于文化的全球影响力与全球吸引力,恰恰是美国崛起的真正原因。令人欣喜的是,在中美影视文化合作的过程中,《长城》一片意义重大,这部影片不仅开启了中国话语权的世代,而且更开启了中美合拍片的中国决策的世代,中方的决策权在这部影片中明显地处于主导地位。这也使得中国元素与中国文化价值观得以全面灌输到这部影片中来,“中国元素越多,显然利益越大”,这种中国元素与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合体,在这部中美合拍片中,具有着开天辟地的意义。

    (二)中美影视文化合作新模式

    影视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更考验执政者的高級文化智慧,中美影视文化的合作话语权的转变,使得传统的美方话语权、决策权、文化价值观等均能够为中方所左右,这种中美合作方式显然将在未来开启一个中国影视文化主导全球的世代。我们看到,当历史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美国的六大纷纷祭出中文化法宝,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快速崛起并不断走向成熟的影视市场正在深受世界青睐。尤其是中国电影每天15块银幕的极速成长,更是使得中国将很快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票仓,在中国放映的电影票房甚至已经开始出现超越美国本土的现象。这就更呼唤中美影视文化合作更多新模式的不断探索与不断完善。中美影视文化合作由投资好莱坞作享全球收益的模式,到合作升级中国深度参与到有中国特色的好莱坞影视工业化制过程当中。显然中国资本、中国渠道、中国受众、 中国智慧、中国文化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长城》一片甚至嬗变为由中方主动收购好莱坞公司独享全球收益,这种中美影视文化深度合作的新模式,对于中国电影未来发展意义重大,必将成为中国电影国际化发展的新起点、新开端、新动力。[3]

    (三)中美影视文化合作新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美影视合作高峰的来临,已经预示着中美影视文化正在开启一个由碰撞而融合,由融合而共同发展的共生共进、共同繁荣的伟大的新世代。其实,中美影视文化未来发展,完全可以无关政治,不论中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国际关系未来如何,中美影视文化交流都必将成为未来一个世纪的影视艺术发展的主旋律。中国既拥有着好莱坞所迫切需要的数以十亿计的成熟观众群体,又拥有着好莱坞所迫切需要的无比深厚的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在这样的双重迫切需求之下,《长城》这部深度合作影片的应运而生,其实更像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长城》这部史上最大规模的中美合拍影片,即便最终票房结果是命途多舛,也已经无关宏旨。因为,中美影视文化界已经在深度融合、深度合作、深度发展的过程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展望未来,我们看到,无论中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博弈如何,中美两国间的影视文化方面的合作,正在越来越密切,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和谐。[4]

    结语

    最大规模的中美合拍片《长城》是一部恢弘壮烈、大气磅礴的史诗巨制,如果从更加深刻的意象而言,《长城》这部影片其实是以其恢弘的史诗笔触,发出了凝聚人类共识的强烈召唤,中美影视文化在这种召唤下已经比以往都更加紧密地集结在一起。诚然,美国影视文化作为一种目前全球领先的异域文化,其文化传播与输出均处于强势地位。而近年来美国影视文化向中国影视文化的倾斜越来越明显。这种中美影视文化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中美两国因应国际间文化合作的明智且共赢之举,此举对于塑造与强化更加灵活且成熟的中国影视文化体系大有裨益,《长城》事实上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中美双方在这部影片中合作的成功,也昭示着作为中美真正大规模合作的先行者,无论《长城》最终票房若何,其都已经为中美影视文化间真正抛却文化碰撞,真正进行更加深度的大规模融合的新起点、新开端、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