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制造型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与创新

    刘剡

    摘 要 对制造型企业来说,人口红利消失、先进技术涌入市场以及原材料成本不断攀升,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了困难。制造型企业要想适应新的宏观政策环境和微观经济环境,必须尽快实现财务管理的转型,发挥管理会计在财务管理中的创新作用。

    关键词 新时代 制造型企业 财务管理 管理会计

    一、新时代背景下制造型企业财务管理转型概述

    财务管理转型表现在管理模式创新与管理人员升级这两方面。具体来说,一方面,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设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等方式落实业财融合管理模式。财务与业务的融合不仅可以让资金管理活动与投资业务活动紧密联系起来,还可以解决制造型企业产能过剩、盈利能力不足等问题,使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另一方面,财务管理人员转型升级是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重要动因。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发挥管理会计在业务活动中的预测、分析和指导作用,可以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二、制造型企业管理会计应用创新策略

    (一)研发环节

    产品的品质、性能以及生命周期都取决于研发环节,尤其在环保政策不断推行的当下,部分传统制造型企业必须改进生产技术,确保产品生产过程符合政策规定。因此,在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制造型企业以研发环节作为核心环节,既要满足产品在终端市场的消费需求,又要符合国家的政策规定[1]。这就需要制造型企业加强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发挥管理会计的前瞻性功能。例如,从战略管理层面来说,管理会计能够结合企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预判行业发展前景,明确企业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优势与战略定位,这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从预算管理层面来说,管理会计能够借助动态化的滚动预算法,针对研发周期较长的问题,提前对研发、试制等环节储备充足的资源,并保障研发环节有足额的科研经费投入。管理会计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进制造型企业的研发环节,使研发成为产品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将技术附加值、品牌效应等转化为企业价值,突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二)生产环节

    与高新技术行业相比,传统的制造型企业虽然已经实现了生产线的流水化,但企业整体信息技术应用程度较低,企业现在的经济价值有限。在这一过程中,管理会计可以发挥对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作用。例如,管理会计可以在保证产品质量与功能不变的情况下,合理选择标准成本法、目标成本法以及作业成本法等工具,准确反映企业所有处于生产销售环节的产品的成本消耗情况,并将成本构成要素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等,深入挖掘成本要素潜在的空间与价值;同时,采取量本利分析、标杆管理等方式,为成本管控策略的制定提供支持和帮助,有效降低生产环节的成本费用。管理会计可以重新定义传统成本管理理念,立足于战略全局,加强生产环节与价值链上下游环节之间的联系,通过价值链运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销售环节

    销售环节直接决定产品收益与资金回流,这也是企业持续健康运行的源头和保障。而管理会计在销售环节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管理会计可以立足于战略高度,采用SWOT分析法(企业战略分析法)分析企业年度经营目标与营业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为市场份额、销售业务的拓展提供方向指导,并设置合理的阶段性任务,刺激销售额增长。其二,在销售环节实施过程中,管理会计可以利用风险矩阵、风险清单等方法,实现对销售的全过程监管,有效识别和评估销售环节中的风险因素,并及时调整和改进销售策略,使风险处于可控状态。其三,企业对销售环节进行部门与人员绩效考核时,管理会计可以采用平衡计分卡或KPI(关键绩效指标)考核过程,对一段时间内的销售业绩进行系统性评估,采取个人与团队、正负向等多元化的激励手段,调动销售团队与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管理会计的应用能够使销售行为更关注当期销售量的增减幅度、区域消费倾向、竞争对手核心优势等方面,为企业的市场培育、产品定位、营销资源配置等提供信息依据,有利于构建完善的营销分析体系[2]。

    三、制造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一)基于业财融合思想创新财务管理模式

    在业财融合管理理念下,一方面,制造型企业可以重构财务管理体系,以财务部门为核心,在充分了解企业业务活动及作业流程的基础上,协助业务部门对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开展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与事后考核等;同时,财务部门深入业务活动环节也能够及时获取业务信息,将其转变成财务语言,为后续的财务报表分析、项目投资风险预测以及资源配置等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另一方面,制造型企业还需要对当前的管理组织架构进行重新规划,在加强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联系的理论指导下,将财务转型的思想植入业务部门,并在各管理部门中分别设置销售财务、预算财务以及资金财务等岗位,满足业财融合的管理需求。此外,制造型企业在未来应当将财务管理转型重点放在企业产业升级、政策研究、业务支持、投资并购以及战略决策等方面。例如,在业财融合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制造型企业的财务部门可以在业务活动中发挥指导作用,对业务决策进行事前评估与风险预测,主动参与管理层决策环节,确保项目投资的科学性。

    (二)优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

    一方面,企业要想实现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必须为财务管理工作配备相应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推进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高度融合。只有在各项信息高度集中的状态下,管理会计人员才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金动向,把握企业的运营方向。因此,在业财融合管理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将系统功能模块细化为资金管理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并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实现系统之间的应用集成。其中,资金管理系统主要涉及企业与银行、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往来交易、成本费用支出以及财务费用报销等环节;业务管理系统则从企业经营项目出发,以产品生命周期为基础,实现对原料采购、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市场销售、成本核算等全过程的管控;集成系统主要应用于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管理活动,包括信息数据采集、信息数据转换、财务凭证报销、财务报表管理等[3]。另一方面,制造型企业要依据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的应用需求,统一财务管理系统与业务管理系统的信息输出口径,并做好系统端口对接工作,确保各项信息能够无障碍互通与共享,有效提升信息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协调统一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加快财务会计人员职能转型

    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的实践与应用必然会对企业财务会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财务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基础的会计处理与数据分析方法,还需要适应业财融合管理环境,深入一线业务环节,了解企业经营活动的细节内容,并积极参与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风险评估、绩效考核等工作,拓宽自身的职能范围,实现管理转型。同时,制造型企业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将会计核算、报表编制、资金结算以及财务报销等工作移交至财务共享中心进行统一处理。而管理会计则可以从简单机械的工作中脱离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企业融资、经营分析、资产评估以及税务筹划等环节中,发挥管理会计的导向作用,支持企业的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

    四、结语

    制造型企业开展财务管理转型与创新,是适应外部环境的具体表现,也是企业打破发展困境的有效举措。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从财务管理模式和管理会计应用这两方面出发,逐步实现管理创新与产业优化,促进自身的长效发展。

    (作者单位为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张后军.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J].商业会计,2018(14):57-58.

    [2] 王钊.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8(11):172-173.

    [3] 张艺欣.试论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的企业财务管理轉型创新[J].环球市场,2019(23):10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