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科研平台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

    摘 ? ?要:高校要紧紧围绕国家及地方科技发展战略需要,基于科研平台研究和探索出有利于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的思路。高校加大高层次科研平台的建设力度,将进一步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对学科交叉融合、新兴学科的发展也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科研平台已成为高校汇聚优秀科研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未来科研领军人才、产出科研成果的重要学术基地,是高校争创世界一流学科的关键要素,在学科建设中的重点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关键词:“双一流”;科研平台;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4-0091-02

    自2015年10月国务院颁布并实施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简称“双一流”建设方案)以来,国家各部委、地方政府和各大高校都积极响应并共同努力,力争到本世纪中叶实现我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的目标,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可以说这是国家继“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工程之后的又一重大战略调整,为全国各大高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黨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为了更好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要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对创新驱动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科研平台作为一所高校科研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会依托一个或若干个优势特色明显的重点学科。所以,一个学科的实力强弱与否,与在此学科上是否建立了一流科研平台是分不开的。科研平台可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来加强学科建设,并在软硬件环境和保障措施方面为学科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基于高校科研平台,不仅能够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还可以培养更多更好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我们培养更多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研究生,真正把高校科研平台打造成为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和高水平科技成果的发源地。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某地方高校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该学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相关学科提供80%以上的贡献率。由此可见,科研平台在重点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高学校学术地位、提高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是无法替代的。另外,在国家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中关于科研平台层次与数量的打分权重也很高,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所以,科研平台建设水平的高低,已成为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关键要素,是高校提高学科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和保障[1]。

    一、剖析高校科研平台与学科之间的关系

    我们要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潮流,高校要在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进行转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优先的思想,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综合竞争力,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培育出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的学术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应用技术型研究生。高校要适应国际社会和经济发展趋势,以多种方式满足多样化需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建设一批以基础研究为主,兼顾关键技术创新和交叉融合创新的高水平科研平台[2]。为国家和地方提供精准有效的人才支撑,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

    学科建设主要目的是为满足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水平创新人才需要,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带动高校教育水平整体提高,使之成为高校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科建设水平不仅能够反映出其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水平的高低,也成为了教育主管部门判断一所高校科研水平、人才培养和服务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高校科研平台是从事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的场所,也是构建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发展体系的重要基地。目前,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突出学校专业特色和优势学科,瞄准发展态势,顺势而上,发挥高校现有高端科研平台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利用学校资源推进相关学科的建设发展,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战略定位及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全面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科研能力。

    二、科研平台在促进学科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关于推进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的相关政策,实施“一流学科带动一流大学建设”的战略方针,强化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大力推动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根据科研平台的建设布局,不断优化调整学科结构与布局,科学凝练出引领学术前沿的学科方向,集聚富有创新活力的学科团队。

    我们以高校优势学科为主干,以特色学科、新兴学科、需求学科为支撑,构建学科群,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健全学科生态体系,为科研平台提供相关领域的关键技术支持。组织科研人员开展交叉学科相关研究,培养出跨学科综合型人才,进一步支撑高校科研平台的科研工作。另外,高校基于科研平台赋予的研究领域与任务,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理念,让导师和研究生能够更好地开展科研任务,将科研平台和学科建设深度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依附关系,相互支撑,协调发展[3]。高校通过加大科研仪器设备、实验用房和建设经费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为科研平台和学科打造一个优良的学术环境。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激励政策,调动教学与科研的积极性,进而提高研究生综合科研能力,促进学科自身的良性发展。同时,科研平台产出的高水平科研成果,也为高校申报学位点,迎接下一轮的学科评估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加强科研平台建设,进一步促进学科发展

    (一)通过提高科研平台的创新能力,挖掘出学科的特色优势

    高校科研平台努力解决相关学科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揭示和解决主要基础科学问题,形成自己的学科优势特色。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以适应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通过凝练科研平台的特色研究方向,鼓励学科交叉,打破学院间的科研壁垒,进而整合优势学科的特色,使其增强核心竞争力。这些举措可以加大学科建设力度,使导师和研究生有更多的科研产出,对研究生论文的选择与撰写提供基本保障。

    (二)完善科研平台和学科建设工作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高校科研平台和学科的建设与管理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已出台的相关管理制度开展工作,坚持科学化管理,尽早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高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服务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发展战略,推动体制创新,积极培育建立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和特色学科、新兴学科、需求学科,推动高校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的协调发展,为高校开展科学研究及研究生培养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三)高校要重视关键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通过精细化管理,特别是通过人事、财务、资产等方面的细致管理来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科研热情。我们知道,“双一流”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撐引领作用,打造出一支素质优秀的教师队伍。做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把人才培养放在学校工作的核心位置。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依托科研平台和优势特色学科,培养出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一所高校的优秀学科梯队最基本的支撑条件是高层次人才,而科研平台的支撑条件也同样如此,需要有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4]。高校基于科研平台,可以凝练研究方向,提高科研队伍素质、优化队伍结构来提高学科梯队能力,同时吸纳更多创新能力强的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通过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加强优秀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并带动新一批学术骨干的成长,使学科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大提高。

    (四)加强科研平台与重点学科的协同发展

    高校应把科研平台建设与学科建设有机结合,通过加强高校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力度,提升学科创新能力、竞争力和服务能力。在学科建设过程中,优先支持依托学科建设的科研平台,将其作为学科发展的原动力。高校通过对科研平台投入运行经费,设立开放基金,加大国际间学术交流与合作,使科研平台担负起学科建设的重任,提升学科的学术水平和研发能力,提高学科人才梯队的素质[5]。高校不仅可以通过设立科研平台开放课题来加强校内与校外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还可以利用科研平台的高端科研仪器设备,吸引和汇聚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到高校开展科研合作。充分发挥其对多学科的整合和包容的特性,提高学科层次与水平,扩大学科的学术影响力,提升高校的国内外知名度。

    四、总结

    高校要努力把学科优势与特色转化为办学优势与特色,加强教学、科研、人才工作联动性,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设高水平研究生教育模式,产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创新成果,使高校学科错位发展迅速,争取更多学科进入ESI全球TOP1%,落实好强校发展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玉安,曲宏.高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平台建设的思考[J].新西部:理论版,2014,(23).

    [2]杨清华,许仪.综合性大学优势学科群与大科研平台的协同发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6).

    [3]张永莉.“双一流”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8,(5).

    [4]陈彪,严嘉,胡波.科研平台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基于某高校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的数据[J].中国高校科技,2017,(12).

    [5]王超.国内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8).

    编辑∕李梦迪

    作者简介:沈中辉(1982—),男,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科学技术处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科研管理。

    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基于科研平台的学科建设发展研究与实践”(JGXM_YJS_2019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