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技术出版工程”助力中国高铁“走出去”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版权贸易部

    “中国高铁技术出版工程”是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和爱思唯尔(Elsevier)长期的国际合作出版项目。本项目目前已经实现4种图书的英文翻译及合作出版:《高速铁路道岔设计理论与实践》《铁路选线设计》《高速铁路空间线形动力学分析理论与方法》《受电弓与接触网系统》。本项目旨在向世界传播我国高速铁路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提升中国铁路软实力,促进中国技术、中国标准的输出,提升中国品牌的世界影响力。

    其中,《高速铁路道岔设计理论与实践》(英文版)于2015年4月出版,是世界上首部系统介绍高速铁路道岔设计、制造、施工及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理论与工程实践成果的著作,充分展示了中国高铁的尖端研究成果和建设经验,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好的反响。该书于2016年9月荣获第十五届输出版优秀图书奖,2016年11月荣获国家“图书版权输出奖励计划”重点奖励,2017年2月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200种图书“走出去”基础书目库,该书越南文版得到2015年度“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资助。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9年6月,该书英文版在全球的销售收入达7.2万美元,作为专业性很强的科技图书,有如此销售业绩实属不易。

    另外3种图书是继《高速铁路道岔设计理论与实践》后“中国高铁技术出版工程”之系列图书,已成为中国高铁学术出版“走出去”的品牌,它们的影响力是深远的。这3种英文版图书于2018年4月20日出版并举行新书首发式。甫一面世,就得到了专业领域的关注,如英国有关工程单位(Infrastructure Projects | West, Wales & CrossRail)已设法联系到西南交大出版社策划编辑,交流高铁弓网关系方面的问题和处理办法。其中的《铁路选线设计》2019年9月荣获第十八届输出版优秀图书奖。

    2017年5月,本项目被纳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7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项目。

    一、项目实施的背景及主要举措

    中国高铁在设计和建设能力、装备制造水平、运营管理能力等方面,均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且建设成本较低,整体的性价比很高,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闪亮的名片。但是,中国高铁的学术影响力输出还很不够,国际上对中国高铁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认知不足,国际图书市场上有关中国高铁技术的出版物还有很大空间。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高铁出版的国际合作面临机遇也迎来挑战。

    长期以来,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充分依托百年高校——西南交通大学开展轨道交通科技领域的出版建设工作。西南交通大学前身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工程高等学府,现在正扎扎实实建设“轨道交通领域世界第一的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依托学校在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科技领域的前沿优势,凭借学校在轨道交通、磁浮交通、高速铁路、大型桥梁隧道、现代交通信息等领域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的科技与人才集成,将学术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出版优势,形成了立足“轨道交通”、面向“大土木、大交通”的出版特色,以建设中国轨道交通出版高地为发展目标。出版的一系列图书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成为向国际展示中国高铁技术成就的重要窗口。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从自身的专业特色入手,努力走出了一条轨道交通科技图书版权输出之路,积极推动以中国高铁为代表的中国轨道交通技术图书的版权输出和国际合作出版。

    近年来,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通过与铁路高校、铁路科研院所、铁路企业的深入交流,了解校、企国际合作项目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先后与东南亚、欧美等地的出版机构联合实施了一系列铁路科技图书版权输出及合作出版项目,配合了我国海外铁路项目的建设及海外铁路人才的培养,助力中国高铁“走出去”,谱写“一带一路”倡议中国高铁西南交大辉煌篇章。

    二、对实施项目的心得体会

    本项目能够在专业领域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为推动中国出版“走出去”高质量發展做出探索,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第一,瞄准国际竞争前沿发展大势,紧跟时代需求,以具体举措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总体对外战略部署。本项目是西南交大出版社紧紧围绕我国铁路科技发展对世界的贡献和“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进行策划实施的。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推动与沿线国家的对接与合作,交通先行是必然。这为中国高铁“走出去”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第二,围绕本单位的优势资源和特长下功夫。西南交大出版社长期以来在铁路和轨道交通科技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出版资源,凝聚了一批铁路科技世界领军人才和作者团队,在轨道交通行业教育出版中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同时积极配合铁路单位的国际合作项目,策划出版专业外语类图书,向越南、老挝等国进行版权输出,为目的国高校和交通部门翻译出版铁路和轨道交通类教材。这些都为本项目“走出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第三,以优秀的作品吸引人。本项目均为国内一流的高铁科技学术专著,饱含了中国高铁科研人员的大量原创性智慧和成果,例如《高速铁路道岔设计理论与实践》入选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铁路选线设计》为国家级精品教材、“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受电弓与接触网系统》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

    第四,选择目的国一流的出版机构进行合作。爱思唯尔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学文献出版机构之一,拥有一流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遍布全球的印刷及在线出版物销售网络。本项目图书能够通过爱思唯尔销往全球,加速了中国高铁科技图书向世界的推广,为中国高铁技术图书的出版开拓了更为广阔的世界市场。

    第五,注重翻译质量。本项目每种图书的翻译,都必须通过西南交大出版社、爱思唯尔及作者团队的审核,翻译完成后还要送专家审阅。

    第六,出版社由专门的有专业背景和外语能力强的编辑负责联络。本项目目前已经完成4种图书的翻译与出版,从2014年开始,每种图书都经历了选题的组织策划、多名国际专家评审、书稿翻译或创作、合作出版、发行等严格的流程,相关问题与要求也会反复磋商。西南交大出版社指定了一名铁路专业方向的留学归国编辑,作为与图书作者及爱思唯尔的联络人,保持三方联系和交流畅通。该编辑在负责已经合作图书的联络工作的同时,与爱思唯尔不断地组织策划新的选题,丰富本项目。

    总之,我国当前的出版“走出去”,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语言、文学等方面的作品是主流,科技类图书的“走出去”项目是少之又少。科技类图书输出难度大,翻译及出版周期较长,但其科技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巨大。科技创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推动力,西南交大出版社长期矢志不渝地牢记科技出版使命,围绕自身高铁技术和轨道交通的出版特色开展版权贸易,克服了资金缺口大(主要是翻译费)、翻译人才匮乏(科技图书的翻译讲究精准达意,译者不但要精通中文和目的国语言,还要懂得相关专业知识,这是科技类图书“走出去”的主要“拦路虎”)等难题,最终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走出去”项目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力,不仅得到了世界对中国高铁技术的高度认可,还助力中国铁路制造技术走向世界,助力中国高铁标准走向世界,为“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