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法治教育校外体验活动设计与实施

    钟儒成 孔林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加强政府部门、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教育合力。中小学法治教育主要通过四条途径来完成,即思想政治课、法治教育学科渗透、校内法治文化建设和法治教育活动、校外法治体验活动。由于法律知识内容庞杂、条文众多、文字“刻板”,学校应拓展教育空间,贯通校内外活动,通过加强实践体验,增强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中小学法治教育校外体验活动设计策略

    1.中小学法治教育校外体验活动的设计原则

    一是校內外统一原则。校外活动属于实践活动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校内课程互为支撑、形成整体。

    二是知趣结合原则。抓住社会热点事件,结合现实案例挖掘法治教育因素,让知识性和趣味性得到统一。

    三是注重心育原则。要少一点求全求美,多一点真诚感悟;少一点说理说法,多一点活动体验;少一点警示训诫,多一点真情实感。

    四是体现特色原则。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家长和网络资源,将线上学习和线下互动结合起来,并与研学旅行相结合,利用法治教育资源突出地域特色。

    2.中小学法治教育校外体验活动的主题选择

    一是关注现实生活。让学生参加真实感人、贴近生活的活动,如各种节假日活动,从中获得法治知识,进而提高法治素养。

    二是关注成长需求。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成长需求和地区法治资源,选择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迫切需要学习了解的主题内容开展活动。

    三是关注大纲要求。以《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的目标和内容为依据,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开展主题活动。

    四是关注特色挖掘。充分利用本地法治教育资源,开展富有特色的法治教育体验活动,让学生经历看、听、做、想、比等不同层次和深度的体验式参与,从中获得法律知识,继而树立法治理念,养成守法、护法的习惯。

    3.中小学法治教育校外体验活动的分类

    一是角色扮演体验活动。通过模拟法庭、模拟交警等角色扮演活动,增长法律知识,捍卫法律尊严。

    二是基地观摩体验活动。到法治教育基地,如检察机关、拘留所等进行实地参观、现场观摩、学习交流,了解法律体系、执法程序,促进守法、护法习惯的养成。

    三是情景游戏体验活动。到法治体验场馆参加体验活动,通过实物展示、艺术造型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传递法律法规知识,为学生提供最直接的法治体验。还可通过网络共享优质法治教育资源,实现数字化、情景化、生动化的法治教育。

    四是社区服务体验活动。走进社区开展法治宣传、法律援助、法治表演等活动,运用互动交流、情景模拟、案情剖析等手段,增强社区法治服务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学生法治体验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是社会调查体验活动。抓住焦点、热点问题,利用课余、节假日、寒暑假时间,开展问卷式调查分析、案例追踪调查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法治。

    二、中小学法治教育校外体验活动实施策略

    一是建立一套运行机制。建立一套领导重视、部门支持、年级实施、班级配合、家长参与、社会联动的良好运行机制。通过课题引领、评价带动等方式,在“点”上求新;通过优化资源、强化职能等方式,在“线”上重规;通过评价激励、注重融合等方式,在“面”上提质。

    二是打造两支工作团队。一个是“五老”讲师团、法律工作者等校外支持团队;另一个是法治教育管理团队、法治导师团队等校内工作团队。

    三是突出三个关键环节。其一,活动准备环节。该环节要求宣传动员到位,情景设置精彩,资料准备充分,活动安排具体。其二,活动实施环节。该环节要求体验过程守规,体验环节安全,体验观察仔细。其三,活动反思环节。该环节要求体验反思深刻,体验成果丰富,体验评价及时。

    四是完成四种成效评价。其一,电子档案袋。该档案袋要真实记录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评价学生的一个依据。其二,讨论发言。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尽情表达各种体验。其三,观察记录。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记录下来,作为评价学生的另一依据。其四,成果展示。学习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展示各自的成果,教师再据此进行考核。

    三、活动示例及评析

    在此,以体验法律威严、感悟法理人生为活动主题,以高一学生为活动主体,通过以下程序开展活动。

    第一阶段:体验准备。内容包括:观看上一年级的法院体验活动微视频;教师讲述活动的意义、安排和要求;给各小组安排体验任务;学生收集并分享资料;举办“走进青少年法庭”法官现场微讲座。

    第二阶段:到法院观摩体验。内容包括:参观诉讼大厅、法院功能室、法院荣誉室;完成法院法治小知识测验,观看法院专题片,获赠漫画版书《未成年人法律保护》;体验“模拟法庭”,了解法院起诉、立案、传票等环节,见证法庭调查、证据质证、法庭辩论等重要节点;与法官、检察官、教师、家长在法院门前合影留念。

    第三阶段:体验活动成果分享。内容包括:通过手抄报、美篇、微信等方式,进行体验活动成果的分类展示;通过播放学生们参观法院、模拟法庭的照片和微视频,总结并分享活动感悟;播放倡议书PPT;教师、法律工作者等结合当前学生违纪违法的典型个案进行评析;撰写心得体会。

    第四阶段:对活动进行总结。

    完成以上四个阶段的任务后,再对活动进行评价。评价要突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突出法治教育主题,着力使学生养成守法的习惯,具有坚定的护法信念,善用法律武器,争做法治理念的传播者;二是实现法治实践课程科学化,通过Facts(事实)、Feeling(感受)、Findings(发现)、Future(将来)四个环节来构建法治实践课程,让学生通过情境体验,在“动态回顾循环”中自主构建法律知识;三是注重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将家长、律师、法官等外部资源引入校园;四是做到“四个结合”,即法治教育与纪律常规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正面引导与反面典型案例相结合、法育与德育相结合。

    总之,要提高中小学法治教育实效,必须遵循基础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发展特点,符合法治教育特点,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参与、探究、观摩、合作、感悟、分享中内化法治知识,培育法治理念,提升法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