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张海瑞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增加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肺心病;心功能不全;肺胀;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32..02

    慢性肺心病是由于肺部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血压增高而引起右心室肥大,伴有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1]。慢性肺心病病程长、病情复杂,治疗难度较大。常规西医治疗侧重于治疗症状,但是无法根除病因,因此其治疗效果不理想。慢性肺心病属于中医心悸、痰饮、喘证、肺胀等范畴。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52~70岁、平均(61.62±3.34)岁;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50~70岁、平均(61.58±3.54)岁。患者均经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病史等确诊。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包括强心、利尿、止咳、平喘、抗感染、低盐饮食、营养支持、休息、糖皮质激素、祛痰、纠正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以及积极防治并发症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中医辨证治疗,痰浊蕴肺,肺气闭郁患者证见昼夜咳嗽频发,痰多,痰液黄白相间或白稠,胸闷气短,动则加重,腹脘胀满,舌淡苔白腻,脉弦滑,以化痰止咳、宣肺平喘为治则,基本方:桔梗、全瓜蒌各30 g,法半夏、薤白、麻黄各15 g,杏仁12 g,甘草10 g;肺脾两虚者证见乏力,气短,面色萎黄,不思饮食,便溏,舌淡,脉细弱,以健脾益肺、化痰止咳、宣肺平喘为治则,基本方的基础上增加党参、炒白术各30 g,陈皮、砂仁、广木香各15 g;阳虚水泛者证见心慌心悸,咳则上气,动则喘甚,全身肿胀以下肢为甚,小便短少,面色晦暗,形寒肢冷,舌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脉沉细或结代,以温阳利水、化痰止咳、宣肺平喘为治则,基本方的基础上增加泽泻、炒白术、茯苓各30 g,桂枝15 g。两组持续治疗14 d后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治疗总有效率:参考《内科学》(第九版)[2]:肺心病症状体征未好转甚至加重为无效;心功能分级上升1个等级,症状体征有好转或减轻为有效。心功能上升2个等级,心率低于100次/min,患者末梢循环改善,肝颈静脉回流征、颈静脉怒张、紫绀消失,肺啰音减少或消失,咳喘症状明显改善为显效。总有效率=(总数-无效)/总数×100%。

    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SPSS 23.0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显效27例、有效21例、无效2例)高于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24例、無效10例),x2=6.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5)。

    2.2 血气分析指标

    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常引起慢性肺心病,老年人是慢性肺心病的主要发病群体,该病病程较长,由于老年人抵抗能力、免疫力降低,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感染,受到气候、环境变化时也更加敏感,因此其容易病情容易变化[3]。

    中医素无肺心病的说法,但是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该病可归属于肺胀范畴,也可以归属于水肿、心悸、痰饮、喘证范畴。肺胀是气壅肺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病证,患者以咳喘上气、胸部胀闷,痰多,心慌,烦躁为主要临床表现,肺胀病程缠绵,时轻时重,久则可见患者面色晦暗,唇甲紫绀,肢体浮肿等证候,预后不良。该病为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的病证,正虚是脾肾阳虚与肺肾两虚,邪实可有血瘀、气滞、痰浊、水饮、外寒等。历代医家多认为肺胀的发生多为久病肺虚,痰浊潴留,外感外邪而诱使病情发作、加剧。现代中医认为,肺心病的发病与内外因素有关,脏腑功能失调是内心,外感时邪是外阴,肺、脾。该病的病位在肺,但与脾肾也有密切的关系,其病因病机包括:正虚外邪袭肺、肺病日久伤及脾肾、肺病入心、痰蒙心窍肝风内动、阴阳欲脱等。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医辨证治疗,基本治疗方法为化痰止咳、宣肺平喘,采用桔梗汤、瓜蒌瀣白半夏汤以及三拗汤合用,以瓜蒌瀣白半夏汤与三拗汤治疗气,以桔梗汤治痰,去除痰瘀则肺气升降即可恢复正常。方中桔梗祛痰排浊,开宣肺气;麻黄性温味辛苦,取其化痰止咳、宣肺平喘,消肿利尿之功效。半夏辛温 ,燥湿化痰;薤白滑利通阳;瓜蒌性甘寒,涤荡痰结,治咳嗽,主胸痹,三者联合以助桔梗、麻黄宽胸理气之功,驱逐痰饮以通畅水道,恢复肺宣降功能。杏仁性微温,味苦,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能通三焦,与半夏配合以化痰浊,助降肺气,与麻黄一宣一降,恢复胸中气机升降。甘草性平味甘,其具有止咳化痰、润肺之功效,能调和麻黄与杏仁,缓和半夏与麻黄的燥性,其具有祛痰的作用,可促进支气管、咽喉分泌物分泌从而降低排痰难度。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治疗,对脾肺两虚者以健脾益肺、化痰止咳、平喘为治,对阳虚水泛者给予温阳利水、化痰止咳、宣肺平喘的治法。分析本次研究结果发现,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对照组,提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能进一步改善机体缺氧情况。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扈丽娟,张 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期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9,34(17):2709-2711.

    [2] 葛均波,徐永健,王 辰.内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 吴晶晶.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涤痰汤治疗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1):69-70.

    [4] 潘其胜.三拗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西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24):4522-4524.

    [5] 周婷婷.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血府逐瘀汤在痰瘀互结型冠心病中的疗效评价[J].慢性病学杂志,2019,20(12):1862-1863+1866.

    [6] 刘小霞,李 婷,李怀宇,等.参芪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50例[J].环球中医药,2019,12(12):1871-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