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规范书写和读念汉字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周建强

    [摘? ?要]汉字与汉语是承载着中国几千年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符号与载体。要让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扎根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语言语用土壤,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就要积极创设并营造学校、家庭、社会良性的互动生成的氛围与环境,在中小学积极创建涵养精神文化质性的规范书写汉字和正确读念汉语的文化成长路径。

    [关键词]汉字;规范;普通话;书写

    汉字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创造,是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很多今天在使用的汉字,在几千年以前的甲骨文中就已经存在了,堪称奇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周恩来总理曾指出,要学好基础知识,首先要把中国语文学好[1]。因此,中小学阶段应该规范地使用普通话和汉字,这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一、对普通话误读与汉字误写的现状分析

    1.普通话误读

    (1)对汉语言文字缺乏严谨态度和敬畏之心

    很多人对汉字缺乏严谨的态度。例如,目前各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说服”的注音都是“shuōfú”。但仍有很多人,包括一些语文教师仍将其念成shuìfú。“说服”一词的含义是用充分正当的理由让人们心悦诚服,并没有“劝”的意思。又如,很多人习惯在PPT文件的最后一页写上“谢谢聆听”四个大字,想表达感谢之情。但“聆听”的含义是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语出汉杨雄 《法言·五百》:“聆听前世,清视在下,鉴莫近於斯矣。”“聆”字从耳从令,令声。“令”意为“吩咐”。“耳”与“令”联合起来表示“倾听吩咐”,引申义为倾听。“聆听”是敬辞,用于表示倾听者对讲话者的尊敬。这里明显是将敬辞误用为谦辞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许多人觉得差不多就行,没必要较真,这就是缺乏严谨态度和敬畏之心的表现。语文特级教师陈翔认为,文字工作容易出错,没有严谨的态度是不行的。

    (2)方言的影响

    我国地域辽阔且方言众多,现代汉语的方言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等。如笔者出生成长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受当地语言环境影响,对声母“n”与”l”、韵母“in”与“ing”、韵母“un”与“ong”和“en”与“eng”的发音混淆不清,并曾经因为普通话的发音错误闹过许多笑话。

    (3)语文教师发音的影响

    除了受家庭及地域的影响,语文教师对于学生语言的正确发音亦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有关古代文化常识、古汉语语音等,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如,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将李白《将进酒》诗题中的“将(qiāng)”字读成“jiāng”等。这会直接导致学生的误读。

    (4)古典文学作品的影响

    经典文本是蕴含多元文化体认、丰富艺术魅力和普世人性追寻的开放性的文本,同时也是语文教育教学的魅力和价值追求所在,还是一位涵泳人类人性之光、人性之美的精神灵魂与思想伴侣[2]。2018年,一位大学校长在一次公开讲话中因为把“鸿鹄之志”的“鹄(hú)”误读成“hào”,以及将“菁菁学子”中的“菁(jīng)”误读成“qīng”,引起了不小的哗然与热议,之后这位化学科班出身的校长立即发布了道歉声明。由此看来,教育者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古典文学作品的熟知度和认同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更好地传承中国文化和传播中国声音[3]。

    2.汉字错误书写的问题表象

    (1)书法作品和多媒体的影响

    汉字书法作品中的字是经过一定艺术化处理的信息符号。一些青少年看到书法家的行书尤其是草书(艺术化和意象化的线条符号),误认为“龙飞凤舞”的个性化潦草书写就是汉字书法。此外,教师频繁地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4],给学生造成一种暗示或心理压力,使他们对自己的手写体汉字丧失了展示的信心。

    (2)汉字书写习惯的影响

    作为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应不断加强教育教学基本功的训练,特别是要不断强化对“三字一话”的标准要求。教师也可能会有一些习惯性的书写错误。如笔者曾经在课堂上将“沛”字右边的部件写成了“市”,以及把“释”字左边部件的上半部分写成了“爫”。这些错字都被细心的学生发现了,笔者及时做出了修正,而学生对于能够成为教师的“一字之师”感到非常高兴。

    (3)学校对于正确书写的要求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规范書写汉字是传承中华文化、探寻民族文化与民族人格的人文原点[5]。中小学教师首先应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不应降低对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的要求。

    二、消除普通话误读与错别字的策略

    1.消除普通话误读的策略

    (1)在教学中尽量避免使用方言

    有时,方言可以拉近说话者与听者的心理距离,在特定的生活地域或语境下有其独特的鲜活性和亲和力。但在课堂上,教师还是应该身体力行地推广普通话和正确规范的汉字书写。各种媒体尤其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节目,更应该以身作则,率先示范使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如《超级演说家》《中国诗词大会》等广播电视节目。

    (2)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教师是学生在汉语表达和汉字书写方面的重要引领者。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使用规范的普通话。标准规范的普通话发音不仅可以增加教学中知识文化信息的传播魅力,也能够为学生的交流对话开好头、起好步并做好示范,这是提升教师魅力和扩散教育效能的基本功。

    (3)加强对古典文学作品和文化常识的学习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传统文化常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是提升每一位中国人基本文化素养的重要资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精神胎记和灵魂徽章,是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继承传统优秀文化是开发本民族教育学习资源、展示中华文化与文明智慧魅力的重要途径。

    2.消除汉字错误书写的策略

    (1)探索正确规范书写汉字的训练路径

    应该明确汉字书写学习的基本规律,即由正确规范书写汉字的起点到汉字书法呈现的高点之间的研习路径,这是学习书写汉字的不二法门。正确规范的汉字部件笔画书写是最基本的要求,它体现着汉字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是汉字呈现文化艺术魅力的核心。

    (2)培养学生规范书写楷体字

    正确规范书写楷体字是进行汉字书法教学的基本要求。纵观历史,在我国古代家庭亲友书信交往和私塾学堂的汉字书写习练过程中,无论是家长对孩子还是夫子对弟子,对汉字的书写要求都很严格。书写的习练过程,也是继承中华精神文化的过程:汉字的血脉与筋骨、线条与图画、笔画与历史,融入了做人、做事的精神文化基因,使中华文化得以生生不息、血脉相连。

    (3)学校要提升正确书写汉字的要求

    为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及《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切实发挥学校在语言文字工作中的基础作用,2017年2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学生目标是:普通话水平达标,口语表达清晰达意,交流顺畅;掌握相应学段应知应会的汉字和汉语拼音,具有与学段相适应的书面写作能力、朗读水平和书写能力,高校学生应具有一定的书法鉴赏能力;具有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与此同时,也将汉字的正确规范书写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考试评估体系中,进一步明确了对于汉字正确规范书写在考试测评中占有一定的分值比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基础教育阶段对中小学生汉字规范书写的引导,同时也要充分结合社区、家庭对于正确规范书写汉字的良性互动,让美好的语言成为连接心灵的桥路,让漂亮的汉字传递文化的精粹,让文明的行为打造师者的魅力。

    (4)强化对汉语汉字的敬畏与热爱

    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之一。从诗骚乐府、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到《呐喊》《彷徨》,到《雷雨》《茶馆》,伟大优美的汉语独立于世界民族语言之林,这是中华儿女数千年来一脉相承的母语。对于这样伟大的语言,理应怀着敬畏之心,热爱她,学好她。

    三、结束语

    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学校教育也日益呈现出民族化与国际化多元和合共生的态势。一方面,从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应该认真扎实地学说普通话和正确规范书写汉字。无论是日常使用汉语和书写汉字,还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都应该怀着虔诚恭谨的态度,这不只是求学治教、经世致用的人生理念,同时也是每个人做人做事的操守與品性的外在表现形式。另一方面,教师要在工作、生活中追求语言文字使用的准确性、规范性,维护语言文字的纯洁性,促进文字语言、文化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世界与精神思想的辩证统一;要把民族通用语——普通话和书写交际符号——汉字的使用、理解和认知上升到科学严谨的高度,提升师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李如龙.汉语和汉字的磨合、互动与和谐发展[C].汉语与汉字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

    [2]韩凝.对汉语与汉字关系的再思考[J].语文建设,2017(8):69-70.

    [3]胡正微.关于汉语和汉字的几个根本性问题——与徐通锵先生商榷[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97-100.

    [4]李如龙.汉语和汉字的互动与和谐发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10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