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模式探析

    吴羽丹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创新进步为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带来了新的机遇,普惠金融发展既惠及民生又为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指明方向。本文深入分析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在“互联网+”背景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进一步提出对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模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普惠金融 商业银行 “互联网+” 业务模式

    一、引言

    我国政府在2015年7月发布《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将“互联网+”与普惠金融进行深度融合,充分将互联网创造的最新成果应用到金融服务中,不断提升银行的金融服务能力和普惠金融水平,并提出普惠金融与“互联网+ ”创新发展的三个方向。经过5年多的发展,商业银行利用自身优势结合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不断创新产品、拓宽普惠金融服务范围,在有效地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下放审批权限,加快审批效率,提高市场反应力,不断贴近市场和客户需求,为“互联网+ ”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探索空间。

    二、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现状

    (一)普惠金融概念及特点

    “普惠金融”源于2005年联合国举办的“国际小额信贷年”会议,会议中提出了“普惠金融”的概念,认为普惠金融是能使社会各阶层成员都能获得金融服务与产品的一种金融体系,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享受到金融资源而不受偏颇。2016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正式吹响了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的号角。

    在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是小微企业、农民、贫困人群、城镇低收入群体、残疾人和老年人等群体,如何通过普惠金融服务提供贴合该群体的产品组合,推动大众创业,助力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

    普惠金融引入我国以来,随着《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实施,我国各商业银行充分利用其广泛的客户群体、庞大的经营网络、雄厚的资金实力等天然优势,结合互联网技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进入了数字普惠金融阶段,并逐步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支付等新兴技术创建云平台服务,如线上贷款申请及审批、线上理财服务,普惠金融服务形式和金融产品不断得到发展和丰富,让客户不管身处何地都可以通过智能客户端及时获得最新的产品信息,并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金融产品,打破了传统金融服务对物理网点的依赖限制,拓宽了金融产品的营销渠道。

    与此同时,将物理网点的触角延伸至县域,逐步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范围,ATM、STM、POS机等自助设备也加大投入量提高移动交易覆盖率,因此掌握住了更多客户的第一手数据。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量进行产品创新研发,让普惠金融产品更加具有针对性,更贴合客户需求,让不同阶层的客户群体随时可享受更加便捷的产品和服务。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为例,结合自身业务优势都分别推出了丰富多样的普惠金融产品,如表1所示:

    (三)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呈现出移动互联网使用率逐年上升、服务覆盖面较广、服务主体多元化等特点,但在结合互联网新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仍面临许多的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产品普及率并不理想。银行结合互联网技术开发的普惠金融产品可实现线上申请秒批复以及线上支用的功能,极大提高了客户使用的便捷性,但也因为互联网金融自身涉及的安全属性问题,多数客户群体考虑个人信息安全、资金安全等原因,持较为保守的态度,使得普惠金融产品的普及率和接受程度受到影响;第二,信用评价体系不健全。数字普惠金融借助互联网大数据获取客户信息,对客户进行信用画像,以此判断客户的信用资质及匹配相应的金融产品。但因各家银行获取客户信息的形式不同、渠道不同、判断依据不同,所得到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加上不良分子利用网络漏洞恶意窃取和篡改系统数据提高自身信用额度,很容易出现判断依据不准确、判断错误的情况,因此,一套合理高效的信用评估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第三,市场监管机制不完善。现行的金融业监管管理制度主要针对传统金融服务模式进行制定,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及数字金融业务的不断扩大,与之相匹配的监管水平显得相对滞后,特别是在当前政府鼓励金融机构大力推进数字金融创新的背景下,有效的监管法律制度及措施成为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的重要保障,出台相关专项监督管理制度成为当务之急。

    三、“互联网+”背景下银行普惠金融业务模式探析

    (一)“互联网+”背景下银行普惠金融业务面临的机遇

    1.金融市场深化改革,普惠金融发展获得更多政策支持。2015年国家出台《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给小微企业、三农和扶贫领域。2018年国家加大对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如央行对普惠金融业务实施定向降准,即对当年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达银行总贷款规模一定比例,可在不同百分比内享受下调准备金率的红利,准备金的下调可以使银行释放出更多流动资金用于资本运作。同时,对普惠金融部分业务免征或者少征税,降低银行贷款成本,增加最终获利基数。2019年起,人行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的小微企业贷款考核标准从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提升到1000万元,让更多小微客户群体可以获得贷款支持。

    2.中小型企业是发展的蓝海。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20年,中小微企業占全国企业总数99.7%,提供城镇就业岗位超过80%(数据采自中国产业调查网),为国家贡献了较多的GDP及税收。同时,该群体为国家实现了大量的专利发明以及产品技术的创新,有力支撑着经济的发展。

    当前,银行业金融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客户忠诚度降低。小微企业拥有足够数量的客户群体,待开发规模大,商业银行可借鉴长尾理论,拓展小微企业客户群,在其发展初期给予银行金融支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助力小微企业发展,与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小微企业共成长,由此获得银行忠实的客户群。同时,可继续开发由小微企业衍生出来的个人客户群体,对企业主及员工搭建金融服务。助力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是银行业务拓展的蓝海领域,可以有效扩大银行盈利空间。

    3.社会财富增长、居民消费结构日益多元化。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可支配收入增加,生活消费水平不断上升,居民消费结构变得多元化,居民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不再停留在简单的现金存取、定期业务等,更多关注财富的增值、贷款的使用等增值类金融服务。同时,国家在推动大众创业中推出一系列举措,这都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有利机会。

    4.“互联网+”技术下带来的金融创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金融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借助信息技术进行业务创新,逐步形成新的金融模式,如移动支付的出现。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借助“互联网+”技术传播普惠金融,不仅实现了客户范围的扩大,还有利于深挖潜在客户,突破了服务空间的限制,利用网上服务平台有效降低了金融服务门槛,节约了金融成本,帮助更多客户的同时也使银行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互联网+”已经成为各行业创新的契机和突破口,商业银行应把握住这一趋势发展普惠金融业务,依靠自身强大的用户基础,以 “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完善线上业务场景的开发,创新服务模式。

    (二)“互联网+”背景下银行普惠金融业务面临的挑战

    1.同业竞争加剧,非同业竞争者不断增加。随着各家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不断推进,大家纷纷希望借助这一业务开发长尾客户群,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但在市场及目标客户群的選择上各家银行存在一定相似之处,从而发展为各家商业银行间普惠金融业务的创新与模仿,同业竞争越发激烈。与此同时,非同业竞争者的加入,让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自蚂蚁金服推出“余额宝”、腾讯推出“理财通”、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以及网购平台也在自己的服务端口上线了贷款、理财、基金等金融产品。为此,商业银行不得不转变观念,创新业务模式、创新产品及服务。

    2.发展内在动力不足,可持续性面临挑战。虽说“互联网+”技术能有效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但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多是小而分散,单个客户的金融资产以及对金融资金的需求是很少的,靠的是量的积累。但是,银行前期人员的投入、科学技术更新、硬件改造产生的成本较大,短期内收益见效慢,造成银行普惠金融发展内在动力不足。同时,较普通客户而言,普惠金融客户群体抗风险能力低、违约概率较高,且大部分金融知识欠缺,影响服务效率也对普惠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造成一定阻碍。

    3.贷款业务风险较大,安全系数有待提高。商业银行传统的信息通信系统是独立且较为封闭的,能起到有效保护资金及客户信息安全的作用,但数字普惠金融借助“互联网+”技术,会接入第三方平台数据,若第三方平台存在技术漏洞或者被黑客攻击,将会盗用银行重要资金、窃取客户信息,扰乱正常业务进程,导致严重的信用风险,因此安全系数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互联网+”背景下普惠金融业务模式创新

    1.构建客户准入模式,创新获客渠道。搭建银企合作、银政合作平台,依托政府平台数据、供应链核心企业数据,批量获取客户信息,提升优质、稳定客户获得率。然后,有效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批量挖掘优质潜力客户群体,如:纳税客户、缴纳公积金客户、房贷客户、开立私人银行级客户的企业、大中型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等。通过稳定的数据源,批量收集交易信息,不断挖掘和扩展客户。同时,制定科学的客户准入标准,不断优化模型参数,创建个性化应用场景,根据特色客户群体提供量身定制的综合服务方案,营销对象从点到面,随着基础数据的累计,最后达到无感获客的效果。

    2.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信用评价体系。在授信、审批环节,综合运用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反欺诈系统、征信系统和大数据审批模型,可以有效提升线上授信、审批的效率及准确性,有效降低客户贷后违约率。其中,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可高效整合并处理批量客户数据,防止信息不对称的发生。利用大数据工具和互联网平台,搜集普惠金融客户群体各类信息,进一步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和服务需求,获得客户精准画像,确定产品服务方案或者授信额度,大大拓宽普惠金融业务空间及便捷性。如:企业客户可以根据缴纳社保、税金、代发工资、水电费、账户资金交易、企业存贷款、企业主学历及年龄等情况建立企业模型,个人客户则可以通过存贷款情况、理财偏好、信用倾向、个人消费习惯、所处地域或者行业特征等建立客户模型。

    3.构建“互联网+”风险防控系统。在贷后监管过程中,构建实时的风险监控系统可以有效防止坏账发生。通过 “互联网+”技术,对普惠金融客户的用水、用电、用网、物业费缴纳、纳税等情况,进行快速搜集获取、有效甄别,同时通过客户工资发放情况、企业综合贷款情况、生产运用情况、交易流水、企业或个人客户所在行业动态、经济环境等进行综合评断,实现对普惠金融客户资金实力、运营状况、抵押担保情况、还款能力、信用状况等进行全面描述,适时调整客户授信额度及产品服务方案。对于出现风险倾向的客户群体,自动贷款预警,实现风险防控的智能化和可持续性。

    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创新普惠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普惠金融业务模式(图1)。该模式在客户准入环节、授信及审批环节、贷后监管环节进行优化,可以获得高效可靠的客户源,在金融服务前期大数据模型可有效进行精准客户画像,建立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同时参考征信系统、反欺诈系统,在前端将风险因子过滤,在贷后监管环节依托实时的监控数据进一步避免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林德安.内生式+自驱力: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之路[N].中国经营报,2020-11-30(05).

    [2]方云龙.基于“大数据金融”背景下我国普惠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财经界,2020(8):12-13.

    [3]黄文丽.“互联网+”背景下中小银行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路径研究[J].金融经济,2019(2):23-25.

    作者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