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善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杂音”

    谢治平

    内容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在年龄、性格、阅历、学习经历、语文基础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造成在在语文学习中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对同一文本的解读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故而课堂教学中时常有“杂音”的出现。“杂音”折射的是课堂的真实和学生本真的生命状态,尽管它有时可能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打断原先的教学节奏,妨碍教学的顺利实施;但只要教师巧于利用,它也会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生成教学的亮点。

    关键词:善待 语文 阅读教学 杂音

    所谓语文阅读教学中“杂音”,是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那些不同于教师准备的“标准答案”的回答,或学生提的那些教师事先没有想到或想好的问题。“杂音”折射的是课堂的真实和学生本真的生命状态,尽管它有时可能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打断原先的教学节奏,妨碍教学的顺利实施,使课堂难以驾驭;但只要教师巧于利用,它也会激活学生思维,诱发学生奇想,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形成教学的高潮,生成教学的亮点。因此,“杂音”是我们不应该忽视、模糊、回避,而应洞察、善待、接纳的重要的教学资源。

    一.认真倾听,捕捉天籁

    学生在年龄、性格、阅历、学习经历、语文基础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造成在在语文学习中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对同一文本的解读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故而课堂教学中时常有“杂音”的出现。“杂音”,往往闪耀着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体现着学生的创造个性。教师应给予注意,认真地倾听。倾听是一种真诚的态度,也是一种深深的人文关怀。教师要学会倾听课堂上的“杂音”,能迅速分辨出对与错,分清认识水平的高与低;还要学会过滤,科学甄别,捕捉到有价值点东西,从中捕捉心灵的天籁,觉察出学生见解的独特与新颖,并做出适合的评价。对发言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激励;对其他学生,也是个学习的榜样。如宁鸿彬老师在执教《皇帝的新装》时,要求学生思考这篇童话是围绕哪一個字展开情节的,宁老师预先设置的是“骗”字(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官员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而课堂上学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的说用一个“装”字(做新装、穿新装、揭新装),有的说用一个“欺”字(大人们互相欺骗,小孩结束欺骗),有的说用一个“虚”字(大臣、皇帝、骗子、成年人都是心虚的)……通过大家的发言,再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辨析,大家认识到用“骗”字更好,悄无声息地引导到教师的预设上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解读,经常出现多元化的观点,在教学时,不要机械地按自己设定的教学步骤走,我们应该善于聆听从学生嘴里蹦出的“杂音”,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成果,同时及时纠正解读中的偏差,捕捉到杂音中的天籁。

    二.因势利导,相机点拨

    课堂教学不是一个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过程。教师面对的是一群经历各异、内蕴不同的学生,课堂上学生触景生情、突发奇想的事情时有发生,可以说时常会有“旁逸斜出”、“节外生枝”,出现各种各样的“杂音”。面对学生的“杂音”,我们可以巧妙地运用教育机智,顺势而为,因势利导,相机点拨,推进教学进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琦君的《春酒》时,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决定从“家乡味”这一文眼切入,通过认识春酒的“家乡味”、品析细节、品味意蕴这三个环节来读懂琦君所酿的这杯醇厚的春酒。于是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提问:琦君笔下的春酒有一种特殊的味道,你品尝到了吗?请大家快速跳读课文,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回答。本来教师是希望学生回答“家乡味”的,但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中,“甜味”占了优势,于是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设计,顺势引导,相机点拨,从浅层的春酒的“甜味”读到记忆的“甜味”,从记忆的“甜味”品析出其背后的“淡淡酸楚、丝丝遗憾、缕缕苦涩”,实现了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深读,完成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深化,难点“家乡味”也得到水到渠成的解决。《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对于课堂上产生的一些“杂音”、教师要迅速关注,正确判断,因势利导,进而有效推进教学过程。

    三.组织讨论,见智见仁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面对出乎意料的“杂音”,作为教师,必须静思杂音的成因,把握住杂音的内涵,掌控好杂音的走向,并理智地组织学生对这样的“杂音”开展讨论,通过争论、辨析,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受不同的声音,理解不同的思维过程,形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并最终基于教学的要求,使问题解决达到求同存异的目的。如笔者教学“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两句时,在引导学生品味“生”字的妙处时,我按照教参上的答案,给学生这样讲析:“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有动态感。大家于是都忙着记笔记。突然一个学生在下面说了一句:“那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起来的‘升,而用这个‘生命的‘生呢?”应该说,学生的这个“杂音”是很有道理的,于是我说道:“对呀!,那我们就讨论讨论,比较一下,用“生”字与用“升”字的异同?”于是学生结合诗句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表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频频撞击出思想的火花,形成课堂的高潮。通过讨论,大家达成了共识:原来这“生”字,既有“升”字的含义,又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显得更为形象生动而又更为贴切新鲜。不仅给人以动态感,还给人以新鲜感。用“生”字,让人仿佛看到一轮刚诞生的月亮升了起来,充满活力,给人以新的希望,作者怀念远方的“情人”,一下子找到了可寄托之物,因此用“生”比用“升”好。这个教学片段,以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合情合理的思辨,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经验积累去感悟理解,从而巧妙地化解了学生的“杂音”。

    四.对症下药,化险为夷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因为充满未知而具有独特的美丽,“杂音”折射的是课堂的真实和学生本真的生命状态,面对学生的“杂音”,我们可以巧妙地运用教育机智,对症下药,从而化解课堂的危机。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老王》时,当讲到这句:“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句:“是不是得了性病啊?”全班学生哄堂大笑。这位老师脸色铁青,怒目圆睁,全班同学迅速安静下来。“看来是大家对‘不老实的理解有偏差,”老师一字一顿地说,“我们一般怎样理解“不老实”呢?”学生陷入了思考。老师接着说:“比如,有人有小偷小摸的行为,我们会说这个人不老实;有人爱撒谎,我们也会说这个人不老实。你们说说,老王的‘不老实,可能指哪方面的问题?”接着引导学生注意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光棍”,你说光棍不老实会干什么“坏事”呢?还有一个是“年轻”。年轻时候不老实,年轻的光棍不老实,会干什么“坏事”呢?尽管同学们还不是成年人,但从阅读的角度还是应该能理解的。这个“不老实”的说法是否可靠,我们不敢断定,但我们可以由此看出老王在他那个群体中是被人嘲笑的对象,是被人当做笑料的,而这恰恰使我们看到他的“老实”。而且,我以为,一个年轻光棍,有些不老实的事,也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应该是正常的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我们刚才是从“不老实”中看出他的“老实”。他还有哪些老实的表现,引导到对下文的分析,巧妙化解了危机。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面对出乎意料的课堂“杂音”,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包容、接纳、理解,于无痕处化被动为主动,化杂音为精彩,语文阅读教学才能充满勃勃生机。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梁才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