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创新导问

    袁昌仁

    阅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是语文创新教育中的一大难题。破解难题的关键,是在阅读教学中做好创新导问。导问,就是指导学生提问。从广义上说,学生阅读就是在做“学问”。因此,要处理好“学”和“问”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处理好创新与导问的关系。

    一、问疑

    问疑,即引导学生在疑惑不解之处提问。如笔者在教学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池上》(统编语文一年级下册)一课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有的学生说:“古诗从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有的学生说:“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正当同学七嘴八舌滔滔不绝的时候,有学生提出疑问:“诗人为什么在诗中用‘偷字?”这个学生接着说:“读到诗中的‘偷感到很不舒服,‘偷的意思是暗中拿别人的东西,背着人干不光彩的行为。采摘莲花对莲藕生长没有影响,为什么不告诉大人,光明正大地去采摘?再说,背着大人划船也很危险。”听到这个学生的质疑,笔者极力点赞他问得好,启发同学们说:“你们认为应该把‘偷改成哪個字呢?”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摘。”有的说:“取。”有的说:“采。”……课堂教学进入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动高潮。

    阅读教学的创新导问,就应该是这样有学有问、学中有问、问中有学,“学”“问”结合,相得益彰。阅读教学,学生学固然很重要,但是问更重要。

    二、问难

    问难,即引导学生在阅读难懂之处提问。如笔者在教学《有的人》(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一课时,引导学生对自己难理解的句子提问,一个学生问:“石头那么坚硬,为什么‘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笔者针对这个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全诗,结合“烂”字让学生认真思考,进行讨论交流,明白了“烂”字的含义: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是想自己的名字像石头一样永远存在、流芳百世;但是,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臭名昭著。比如那些“活着,他已经死了”的人;“骑在人民头上”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刻入”一词,入木三分。反动统治者硬想留名“不朽”,但事实上,他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这里的一个“烂”字,既写出了反动派恶贯满盈,又显示了人民的心愿和力量以及对反动派的厌恶之情。

    阅读教学的创新导问,怎么导?怎么问?简而言之,就是先让学生阅读思索,不通而后问。数学家陈景润说:“不要一遇到不会的东西,就马上去问别人,自己不动脑子,专门依赖别人。应该自己先认真思考一下,这样就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克服其中某些困难。对经过努力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再虚心请教别人,这样往往有更大的帮助和锻炼”。

    三、问奇

    问奇,即引导学生在好奇之处提问。如笔者在教学《司马光》(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一课时,正当大家对孩童时期的司马光异于常人的思考能力以及急中生智的应变能力赞叹不已的时候,突然一位学生发问:“司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是谁?”面对这种背离教学目标的突发问题,如何才能把它生成有用的教学资源?笔者抓住这个问题因势利导地问:“你们也想知道司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是谁吗?”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想!”笔者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同学们说:“查资料。”于是,笔者安排学生课后展开探究性阅读,一个星期以后回来汇报。后来,在读书交流活动中,一位学生介绍他在腾讯看点上读到:司马光救出来的小孩,叫作上官尚光,上官家是山西一带的大家族,影响力颇深,而上官尚光其人更是做到了宰相一职,可以称得上是影响历史进程的一位人物。这位同学的探究性阅读发言,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阅读教学的创新导问,问什么?笔者认为什么都可以问,关键在于导要得法。在互联网、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为学习的渠道和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便利,有些答案很容易得到。“一代词宗”夏承焘指出:“学问本来就包含学和问两个方面。现在有些人只知道学而不知道问。别人十年二十年研究才得出来的东西,能问者也许一个晚上即可得之,这是多么有益的事。”

    四、问趣

    问趣,即引导学生在感兴趣的方面提问。如笔者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一课时,有一个学生提问:“普罗米修斯冒着生命危险去拿取火种到人间,那人是从哪儿来的?”这种背离教学目标的提问,如果置之不理,就会泯灭学生提问的兴趣,笔者针对这个问题介绍说:“文学与科学是两码事。《普罗米修斯》是西方文学中的神话故事,文学作品可以虚构;‘人从哪儿来的?是一个科学问题,科学讲证据。对于人类的起源,科学家曾有三个解释。第一种说法,人类是地球自然孕育出来,随着世界的不断变迁,一些有生命的物种开始出现了,包括人类。第二种说法,可以在教科书上看到,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这种说法有很多科学家都赞同。第三种说法有些悬乎,有人认为原来的地球是没有人类存在的,而是有一股外星力量的干预,它们将人类从其他星球转移过来,然后在地球生根繁衍下来。不过与前面两种猜想一样,这个说法也没有任何一种有力的佐证,纯属臆测。那么,人类究竟从何而来呢?也许有一天能有科学家为我们破解这个大秘密。”

    阅读教学的创新导问,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导向,将旁逸斜出的问题引向教学轨道,由知识点形成知识线(链接学科知识),生成知识结构的多面体,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人说,对于很多教育工作者来讲,一个合格的老师只是知道这一话题的答案确保学生可以通过考试,而一个优秀的老师则具备让自己的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的能力。

    五、问目

    何谓“问目”?唐·刘肃在《大唐新语·厘革》中说:“后日月淹久,选人滋多,案牘浅近,不足为准,乃採经籍古义次为问目。”问目,就是引导学生探寻经典诗文的古义而提问。支玉恒老师教学《学弈》(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一课时,是这样引导学生“问目”的:

    师:“‘弈秋是什么意思?请讲详细点。”

    生:“弈秋是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很会下棋。”

    师:“没有说得太明白,很会下棋到什么程度?”

    生:“他是全國最会下棋的人。”

    师:“啊,放到现在他能拿到全国围棋比赛的金牌!(众笑)哪句话说了这个意思?读出来。”(生齐读:“通国之善弈者也。”)

    师:“这句话中那个‘者字是什么意思?”

    生:“‘者就是指那个人。”

    师:“没听懂。我问你,什么叫‘作者?”

    生:“‘作者就是作文章的人。”

    师:“‘读者呢?”

    生:“读文章的人。”

    师:“‘胜利者呢?”

    生:“胜利的……得到胜利的人。”

    师:“不简单!‘善弈者呢?”

    生:“善于下棋的人。”

    师:“说得都对。这样看来,这个‘者字,严格地说应该当什么‘的人来讲。”

    经典诗文教学中的问目,要像支玉恒老师那样,把问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搞教科书式的讲解。画家、教育家潘天寿说:“学问,学问,就是要问,又学又问。”

    六、问正

    问正,即引导学生通过辩证思维而提问。如教学《落花生》(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一课时,要求学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父亲谈花生、论人生的一段话。要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提问并通过交流解决问题,如:父亲的话中提到了哪些果实?“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为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什么“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教师板书: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接着,教师要引导学生读父亲的话,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①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 )②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 )③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④我们既要行为美,又要外表美。(? )最后教师小结:父亲用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桃子、石榴、苹果这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在这里,父亲是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阅读教学的创新问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思辨能力。一个优秀的老师就是要循循善诱,诱导学生的思考和发问。同时,一个优秀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是伴随着有效的思考。而思考就会伴随着质疑和批判性思考以及辩证思考,也一定有自己的问题!学生在不断思考、不断发问的过程中,就会形成头脑风暴,打破一种固化的思维模式,形成思维导图和思维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问字

    问字,即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提问。一问字的读音,二问字的形体,三问字的意思,四问字的语境。如特级教师靳家彦在教学《两小儿辩日》(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一课时是这样引导学生问字的:

    师:“我有一个字不认识,这个字‘盂念什么呀,你们以前认识吗?”

    生:“认识。”

    师:“是怎么认识的呢?”

    生:“查字典。”

    师:“我要是不认识的话,还有一个办法,问老师?不是。是识声旁识字。什么是‘盂?”

    生:“就是装酒的器皿。”

    师:“嗯,比盘子的边高一些,比碗的边要矮一些,这种器皿叫什么?叫盂,读一下盂。回到课文就读这一段,读全文,赶紧读。”

    阅读教学的问字,就是让学生做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鉴于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思维特点,采用多种问字的教学方法,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在新时代,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力要求更高。以前我们告知学生一定要用功学习,现在除了用功学习,更要求学生提高学习力,进行有效学习。因此,重视学习方式和方法的“会学习”,不仅要求学生会学也要会问,才能最终形成自己的学问,成为一个有核心竞争力的人。

    八、问学

    问学,即引导学生在学路上求知提问。作者有思路,教师有教路,学生应该有学路。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如《走月亮》(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文的作者的思路是以优美清新的语言,欢快温暖的笔调,跟随文字,走进一幅如诗如梦的田园画卷中:皎洁的月光下,我和阿妈走啊走,走过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园,耳畔是虫鸣,鼻尖是果园边飘来的果子甜香,字里行间充满着温馨和浓浓的温情。教师的教路是:充分体现教材编写者的人文主题“自然之美”和语文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的编排理念,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调动多重感官想象画面,想象在课文中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与同学分享印象最深的画面;说说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学生的学路是:①语文底蕴之路:文章结构有什么特点?(结构清晰,条理清楚)以哪一句贯穿全文?(“啊,我和阿妈走月亮……”)②语言表达之路,“小练笔”活动:说说“我”有哪些所见所闻?阿妈牵着“我”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你的头脑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课文中还有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还记得月下的哪个情景?你能仿照课文第六自然段写一写吗?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课到底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要训练学生的到底有哪些项目,这些项目的先后次序该怎么样,反复和交叉又该怎么样,诸如此类的问题,任教老师只能各自以意为之。”问学,就是充分利用教材这个例子,产生学生的学路,对“精读课文”中描写精彩的典型段落,充分发挥其言语结构上的示范功能,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问业

    问业,即引导学生请教课业提问。如《繁星》(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文的阅读提示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最后在“交流平台”中梳理出“我能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还能‘听到声音和‘闻到味道”等不同想象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完成这道作业,可以提出两个问题:①启发写作欲望。由于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在城市,我们已经很难看到满天的繁星了。你能写一条宣传语,呼吁人们保护环境,让天空恢复蔚蓝,让星空重现灿烂吗?②点拨表达方法。阅读课文片段: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这段话的哪儿描写的是实景?(我躺在舱面上仰望星空)哪儿描写的是虚景?你能試着仿照文中的例子,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一个100字左右的简短片段吗?

    阅读教学问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二使乐其业,为文非苦辛”。

    十、问心

    问心,即引导学生阅读反思提问。如教学《花牛歌》(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反思提问:①读完课文,你心里想到些什么?(“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②花牛会做梦吗?(花牛不会做梦,是诗人寓情于景)③作者为什么要写《花牛歌》?(诗歌讲述花牛在草地里行动的景象,表达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通过这样阅读反思,学生提出的问题、研究的设想、小组的讨论、收集的资料、整理的数据、研究的心得等,保留了学生创新学习和研究的原始信息、第一手资料,动态、完整、立体地描述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轨迹和演进历程,有助于每一名学生及时回顾、不断反思、适时小结、持续推进,从中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阅读反思,顾名思义,就是反思性阅读,它强调的是学生在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阅读过程以及阅读内容进行再思考,促使自己的阅读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阅读反思的创新提问,就是让学生在自我检查中反思,回想自己通过阅读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是未知的,并试着解决问题。学生在反思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也是学生提升思维,不断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阅读反思的创新提问的有效交流形式很多,学生反思彼此间都伴随着一种相互理解,到达某一个点就产生共鸣,甚至是共情。当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新的领悟,就会有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思维突破以及更多元的想象空间出现,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总之,阅读教学的创新导问,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力,而不是打造一个考试机器。因为新时代的学生在学习的方向和方式上已经进入了“发散性思维”模式,形成了看似无用、其实很有用的“哲思”,能让学生变成感知力越来越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