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价格快速上扬 蛋鸡养殖走出亏损

虞华

摘 要:今年鸡蛋价格并未像往年那样在清明节后大幅回调,而是小憩之后开启了一路上扬的走势。与2月25日相比,4月27日鸡蛋全国平均出场价格涨幅已经达到25%,不少地区鸡蛋最高价格已经飙涨至5.5元/斤,几乎是一天一个价,涨得连蛋商都觉得“惊人”。不过,即便如此,不少养殖户反映: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大赚一笔,刚刚走出亏损。鸡蛋再度变身“火箭蛋”,供应偏紧应该是主要原因。后期大有“奔六”的架势。
关键词:鸡蛋价格;期货;专业合作;走势分析
最近一段时间,农产品期货之中,鸡蛋期货成为最大热点,被期民戏称为“火箭蛋”。4月22日,大商所鸡蛋期货主力合约JD1409,收于4911元/500千克,上涨0.57%。收盘价再创去年11月8日鸡蛋期货上市以来的新高。与之相应的是,全国鸡蛋现货价格也在不断创新高,而且大有“破五奔六”的架势。
一、蛋价淡季逆势上涨“破五”
今年鸡蛋价格并未像往年那样在清明节后大幅回调,而是小憩之后开启了一路上扬的走势。全国监测数据显示,4月份以来全国鸡蛋价格快速上涨。与2月25日相比,4月27日鸡蛋全国平均出场价格已达到4.3元/斤,涨幅已经超过25%,不少地区鸡蛋最高价格已经飙涨至5.5元/斤,几乎是一天一个价,涨得连蛋商都觉得“惊人”。不过,即便如此,不少养殖户反映: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大赚一笔,刚刚走出亏损。
二、鸡蛋可供量少需求增加是价涨
主因
今年1-2月份全国鸡蛋价格其实是处于较低价位并伴有下跌的趋势,3月以来的上涨和市场供求关系回暖有关。2014年春节的时候食用鸡蛋的比较少,所以鸡蛋积压,之后销售的主要是库存,量大价格自然就便宜。春天来临之后,鸡蛋消费量增加,库存鸡蛋数量减少,导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清明节期间终端市场对鸡蛋消费提升,使得鸡蛋存货消耗殆尽,鸡蛋价格明显上涨。同时,前段时间,蛋鸡养殖行业不太景气,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不高,造成现在市场产能降低,市场供应量减少,也是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1、蛋鸡存栏低、鸡蛋产量少导致鸡蛋供应偏紧。鸡蛋再度变身“火箭蛋”,供应偏紧应该是主要原因。自去年冬季开始,国内家禽业再度遭受H7N9禽流感袭击,而疫情持续到目前仍未彻底根治,依然时有发生。这期间不但导致整个家禽养殖行业亏损严重,不少养鸡户丧失信心,而且也造成部分蛋鸡提前被淘汰并严重抑制了养殖户的补栏热情,甚至还有一些人退出不再养了。据中国畜牧业协会调查,国内有超过5000万户企业和农户因禽流感而受到波及,许多养殖户和企业为躲避疫情蔓延而被迫扑杀蛋鸡来实现“主动去产能”,相继陷入停产关门的困境,一些中小养殖户甚至永远退出该行业。面对不断减少的养殖户以及蛋鸡低补栏率,2014年一季度国内鸡蛋供给量出现偏紧。虽然现在鸡蛋收购价能达到4.6元/斤,但豆粕、玉米等饲料一直保持在历史高价位上,人工费近两年更是不断上涨,所以这个价位对养殖户而言也只是刚刚赚钱,大量补栏还不至于。
2、蛋价上涨养殖户惜售。由于蛋价持续上扬,有些养殖户想等价格再高点才出售,于是出现一些囤货行为,进一步导致货源紧缺。而临近五一小长假贸易商备货需求的启动,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市场供给偏紧格局。
3、H7N9疫情对鸡蛋消费的负面影响逐步消散。随着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减少,对消费的负面影响逐步消散,民众食用鸡蛋的恐慌情绪也在趋降,进而带动需求稳步回升。
4、节日临近鸡蛋需求增加。鸡蛋是许多食品的加工原料,随着端午节的来临,加之目前蔬菜价格虽有回落但仍处高位,使得鸡蛋替代效应增强,鸡蛋需求明显增加。有市民表示,即便涨价也离不开鸡蛋:“这个鸡蛋营养价值太丰富了,不管家里孩子、老人还是青年人都适合吃鸡蛋,对身体有好处”。
三、蛋价后期走势判断及对策
1、后期走势小幅震荡、整体价格仍看涨。目前来看,依靠供应偏紧和需求预期回暖的两大“助推器”,“火箭蛋”的强势特征有望继续保持。随着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临近,部分蛋商开始备货,鸡蛋收购量增加。近期我国南方省份强降雨天气影响了鸡蛋产量。大多业内人士认为,上半年鸡蛋价格大幅回落的可能性已经很小,鸡蛋上涨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未来还会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但暴涨的可能性也很小。毕竟蛋价过高会抑制消费,鸡蛋市场价或将徘徊在5.5元左右/斤。不过,蛋价的回升,有利于蛋鸡养殖户扩大生产。但在进入9、10月份后,随着学校开学以及中秋节前月饼生产,鸡蛋消费旺季的到来,鸡蛋需求量将再次增加,价格预计会迎来新一轮上涨,预计这一波行情可能会使养殖户有不小的盈利。
据业内人士分析,鸡蛋最高价格可能会与去年10月持平或略高,不会太高。对于养鸡农民来说,这轮行情也就是弥补前一时期的亏损而已。实际上目前的鸡蛋价位是合理的,因为根据现在每天支出的饲料和人工成本来算,每500克鸡蛋至少要卖到3.8-3.9元才能保本。
2、专业合作抵御风险。据调查,养殖户们眼下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政府有关部门帮助和扶持下,组建一个强有力的行业协会或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协调,科学安排养殖。一是可以通过对市场趋势进行前瞻性分析,引导养殖户根据市场变化及早调整养殖。二是可以统一品牌,打进连锁超市。三是进行统一防疫,降低养殖风险。四是通过统一采购,降低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