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南狮舞与梅州席狮舞的异同研究

    [摘??要]佛山南狮舞和梅州席狮舞分别是广府狮舞和客家狮舞中最具代表性的狮舞类别,文章将同处于岭南地区的佛山南狮舞和梅州席狮舞进行对比研究,以此为多方位、多角度地深入研究岭南狮舞文化作基础。

    [关键词]佛山南狮舞;梅州席狮舞;差异;共性

    狮舞表演多见于节庆活动。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一种祥兽,代表如意安详。一段热烈的狮舞表演,通常寄托着老百姓希望吉祥安康、团圆美满的情怀。《汉书·乐志》记载,狮舞最早见于汉代,是丝绸之路开通后的文化交流结晶,流淌着中原文化和丝绸之路文化的血液。

    一、佛山南狮舞与梅州席狮舞的起源和特征

    佛山南狮舞起源于广东南海,在广东境内主要分布于广州、佛山、遂溪等市、县,是融武术、舞蹈、音乐为一体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是广东舞苑一宝[1]。明代初期,广东南海便有专门制作舞狮道具的能工巧匠。逢年过节或遇到重大喜庆,广东南海附近的墟集、村落必定舞狮助兴。佛山南狮舞是当地民俗体育项目的典型代表,体育舞蹈特征明显,是佛山人民不畏艰险、敬业勤劳精神的写照,在整个岭南地区有着厚重的民间基础。改革开放以后,更获得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的颂扬,使得佛山南狮舞的喜庆之意愈加兴旺,海内外一致公认佛山南狮舞内涵丰富、底蕴深厚,被奉为“广府狮舞正宗”。

    梅州席狮舞在客家地区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与客家百姓的生活环境有关。客家人是中原地区汉族后裔。西晋末年,为避战乱,中原汉族带着厚重的中原文化从中原一路南迁。在客家民系这个经历迁徙之苦并且吃苦耐劳的族群里,老百姓对于狮子的驱邪寓意深信不疑,认为狮子是能给自己带来平安的吉祥之物。梅州席狮舞是客家地区特有的传统民俗舞蹈,并且与客家地区流传甚广的佛教关系密切,是客家丧礼中做佛事时的重要表演项目,宗教舞蹈特征浓厚。

    二、佛山南狮舞与客家席狮舞的差异

    (一)表演形式的差异

    佛山南狮舞受岭南文化的影响,具有独特的岭南区域特点,其狮子外形是由北方的黄狮子逐渐演变而来,狮子头顶扎着尖尖的角,勇猛刚硬,随着鼓乐激昂之声响起而舞动的身躯具备深刻的警醒效果,因此被称作醒狮[2]。远古时候就有传说,广东南海出现了奇兽,体长九尺,巨首长躯,睛似铜铃,黑面尖齿,头生一独角,这就是广府南狮的原型。佛山南狮舞表演形式的精髓在于神似,核心在于一个“醒”字,在跳、冲、扑、抖等表演动作上着力。佛山南狮舞表现狮子的凶猛、暴躁和机智,展示表演者的武术基本功。狮子头麒麟尾,狮身则用不挡腿部的长绸布,可以看得见表演者的下盘功夫。技艺娴熟的演员舞起狮来,?能达到睡狮似醒、一动一静、刚柔并济、浑然一体的境界,能充分表达狮子喜、怒、哀、乐的丰富情感,令观众精神亢奋,回味无穷。其中,最能表现演员功底和技艺的表演形式是“采青”。“采青”始于清朝,其原料、放置、采法等都有讲究。另外,舞狮表演过程中的八卦阵、梅花桩等阵式固定,不能随意更改。一代武术宗师黄飞鸿,以深厚的武术功底、传神入微的动作表演狮子出穴、狮子耍球、狮子采灵芝、狮子跃楼台、狮子吐球而闻名,?开创了佛山南狮舞“武”与“舞”完美融合的先河[3]。

    梅州席狮舞是中原先民带来的佛家文化与客家民俗文化相结合的典型代表。在客家信仰“狮龙入屋,买田做屋”,舞狮不但能驱邪,还能给人们带来吉祥安康。客家民间传统文化中视狮为祥瑞,遇事舞狮即为送瑞,象征吉祥如意、瑞气临门。席狮舞就是一种既简单而又十分契合客家人文化需要的民间舞蹈形式。从清末至20世紀“文革”前,席狮舞在梅州老百姓“香花佛事”宗教仪式中颇为流行,是仪式中的一个调剂坛场气氛环节,由佛教寺庙里的和尚进行表演。梅州席狮舞在表演时,由众僧人敲击锣鼓作为伴奏。一僧人将草席披在身上,手一前一后,前手在前将席子捏成狮头状,后手在后作狮尾,模仿狮子,另一僧人拿一束用长命草绑成的“青”,一手持扇子来戏狮表演。表演过程中主要是以“青”为诱饵引出狮子,狮子发现后兴奋异常,狮头高昂起舞,依次为僧人种青、狮子偷青、僧人藏青、狮子抢青、僧人逗狮、最后入狮等多个环节。整个表演过程中舞狮者的手腕灵活绕动,身体轻巧配合,用蹲、跨、跳、跃等姿势将狮子嬉戏时的各种神态与行为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场面生动,表演极其引人入胜。后期的席狮舞更多的是以舞蹈形式作舞台表演,而佛山南狮舞则以民俗活动或体育项目的形式呈现给观众[4]。

    (二)表演目的的差异

    虽然佛山和梅州的老百姓都是利用舞狮子来表现自身希望神仙庇佑、生活美满等愿望,但佛山南狮舞和梅州席狮舞的表演目的仍存在不少差别。

    梅州席狮舞原属于宗教舞蹈,是梅州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舞蹈一般是对超自然、超凡俗的灵异力量——神灵的一种具体化再现,使无形之神变成可以被捉摸的有形之体,是灵异力量的具象化。通过狮舞仪式的衬托,来达到帮助人们寄托哀思的目的。席狮舞这种近似于游戏式的民间舞蹈形式能够在客家人的生死大事中作为表演性的仪式存在,与客家人豁达开朗、淳朴向善的性格以及对待传统文化民俗的观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视角看,它是客家人重“孝悌”的个人社会价值观体现;它是客家人亲情的凝聚与社会族群团结的行为方式;它是客家人族群相处之道的体现。其后又以舞蹈的形式搬上舞台,舞狮的主题从宗教活动中脱离出来,变得更加贴近生活,狮子动作也更加拟人化,促使原有的狮子形象更加可爱、敦厚[5]。

    而佛山南狮舞起源于岭南南海的传统民族文化。老百姓认为舞狮可以护佑安康,因此一般都是在重要喜庆节日上才进行表演。例如新店开张、节庆开春等,当地一定会用舞狮子而助兴,从古至今,周而不息,佛山南狮舞已是海外华人在节庆欢庆之余的重要传统庆祝方式[6]。

    (三)表演道具的差异

    佛山南狮舞的道具体积大、质量重,每头狮子都需要两位演员同时合作表演,在表演形式上更注重技巧性,需要有一定的武术功底。梅州席狮舞的道具则较为轻便,多为单人单狮表演,肢体动作更倾向于舞蹈化。

    梅州席狮舞在狮子道具的运用上有一整套固定、完备的表演手法。席狮的最大特点是用一张席子假扮成狮子,显现出特有的淳朴和素静。席狮舞的表演道具主要有:长一米宽二米的草席、用葵叶制成的蒲扇以及长命青草。后期席狮舞改编为舞蹈作品,为了能达到一定的舞台效果,编导们将原本朴素无华的草席进行加工,变成了更适合舞台表演的舞蹈道具,而作为引狮人的大头和尚形象,也被舞蹈演员所取代。

    对比梅州的席狮道具,佛山的狮子道具在体形上就显得威猛十足,神态上也更具备喜怒哀乐的表演能力。狮子头借鉴戏剧面谱的特点,通常勾画成艳丽缤纷的色彩,而且做工考究,嘴巴和眼睛都能转动。狮头上长出一只尖角,目的就是用来应付舞狮时需要表演的武斗。狮头有“刘备”“关羽”“张飞”的区别。这三种狮头,不仅色彩和形式不尽相同,并且表演手法也依据刘关张三人不同的性格特点而不同。佛山南狮除了外观有别于梅州席狮,还有性格也不相同。白胡子狮舞法幅度不大,外形款式不多,但沉稳有力,被称为“刘备狮”;黑胡子红脸狮,被称为“关羽狮”,特点在于高大勇猛;而灰白胡子狮最夸张,动作最大最粗犷,被称为“张飞狮”。狮舞表演一般都是双狮同出,成双入对,也有多只狮的群舞,威武磅礴。

    三、佛山南狮舞与梅州席狮舞的共性

    佛山和梅州的狮舞文化都已有长远的历史,它们的源头和发展与当地民生社会的发展不可分割。佛山和梅州的百姓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精彩纷呈的狮子舞,蕴含了两地百姓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情感寄托[7]。

    (一)民族传统性

    狮舞自中原传入岭南以来,一直深受岭南各地民众的喜爱。广东有着一个既封闭又开放的地理位置,北高南低,是一个多山地,向海倾斜的平原,定居于此

    的广府人、客家人本来都是以农耕为主,结合季节变换、农事劳作、迎神庆典而不断发展。在这些特殊日子中,老百姓通过狮舞来表达诉求和心愿,祈祷风调雨顺,并把这种传统思维和文化特色一并融合进狮舞表演之中。再如,参神及入庙、入退祠堂、祝寿迎亲等规矩,都是约定俗成且随处可见的。因此,无论是佛山人还是梅州人,在参与民俗活动、体育赛事中所蕴含的民族韵味、文化价值,都表现了璀璨的优秀民族文化。佛山南狮舞称为“醒狮”,在表演前有一整套的开光点睛仪式,通过仪式,狮子会更具备灵性,从而具备驱邪、去病、逢凶化吉的作用。同时,佛山南狮舞的“采青”仪式也有特殊讲究。而客家席狮舞虽不讲究点睛仪式,但在“采青”项目、礼俗、拜仙、踏入庙宇以及房子的规定中也约定俗成,体现了当地百姓对活动的敬仰之情。

    (二)历史文化性

    美国考古学家约瑟夫提出“相互作用圈”的概念,他觉得地区相连而各有特点的地域文化同时存在并且一并发展,相互间作用使其能和其他地区的文化连成整体。秘鲁考古学家巴里德在1948年提出“相同区域”概念,指的是“相同地区长时间关联的话会互相联系而构成整体”。这两个概念都表达了地域内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要比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互作用频繁且深入。据考证,有关佛山南狮舞的文化起源,比较可靠的结论是广东南海县编写的《南海醒狮》中所述的“毋庸置疑,中国的醒狮(南狮)是从北方的黄狮子脱胎而来”。广府南狮究竟始于何时,遍查史料未见记载,其确切的年代已不可考,但大体可以肯定是在五代十国之后从中原流传至岭南地区民间的。梅州席狮舞则伴随着客家人几次大迁徙的历程,一路走来,把中原文化一次次地传承发展,烙下了抹不掉的印记。由此可见,佛山和梅州的舞狮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以其独特的艺术形象和鲜明的民族风格享誉海内外,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都会有狮舞出现[8]。

    (三)娱乐性

    中国很多民俗传统项目都是在岁时节庆中开展的,这些活动受时间限制明显,但它的历史传承性及在空间上的发展却具有很大的活力与生命力。不但能使当地民俗风情持续沿袭下来,还能对民众起到一定的休闲、娱乐效果。

    无论是佛山南狮舞,还是梅州席狮舞,无论是用于表演,还是在宗教祭祀仪式里,狮舞都具备娱乐大众的功能。在舞狮的整个过程中,表演者通过鼓乐将武术和舞蹈有机地融为一体,在变化多端的节奏中完成各种动作和造型,“鼓乐激昂雄狮起舞”,对表演者而言,是一种极好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锻炼,对于观赏者则能达到身心愉悦的休闲享受。精彩的狮舞表演营造出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使乡村的节日显得热闹非凡,民众也通过参与这种活动愉悦了身心。因此,佛山南狮舞和梅州席狮舞具有的健身、娱乐功能,使其成为都市乡间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

    (四)观赏性

    佛山南狮舞的表演者根据鼓点节奏的快慢急缓,引出不同的表演动作。如马步、跳跃步、丁步、虚步、交叉步、弓步、穿插麒麟步等各种步法。通过运用狮子眼睛的闭合、嘴巴的张合、耳朵的活动来展示狮子俏皮、可爱、威武、喜、怒、哀、乐等各种生动的形态。舞狮过程中,以采青的桩舞内容最为丰富,采青又分为采高青、水青等多种类型。有“狮子上楼台”“狮子过三山”“美女梳头”等传统套路,是舞狮过程的高潮,同时也是观众呼声最高的部分。梅州席狮舞,虽动作较简单,?但却具有较多的即兴表演。旧时代的席狮舞表演一般都是在佛事活动进行到深夜时,作为余兴节目来调剂气氛之用。期间,一人用席子卷在身上假扮成狮,?在“沙和尚”的挑逗之下,做出各种不同的动作。一会怒气冲天,一会酣睡不醒,一会吃青草,一会饮水,可爱有趣,令人喜爱。因此,无论是佛山南狮舞,还是梅州席狮舞,都具有不一而足的观赏性。

    结??语

    综上所述,佛山南狮舞和梅州席狮舞都是狮舞文化的艺术载体,两者将“舞”与“武”完美结合,以其特有的形体语言所构成的艺术特点以及多元的社会功能价值,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浓重感和空间渗透力。

    注释:

    [1]马行风,葛国政.中国舞狮的社会特性和功能——兼论体育院校开设舞狮课的可行性[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6):89.

    [2]秦??序.传统在召唤——中国音乐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文集[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社,2016:322.

    [3]汤立许,梅林琦.南狮与北狮的文化比较[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04):32—34.

    [4]许晓容.客家地区舞狮运动源流、特征及前瞻——以深圳福永镇为例[J].嘉应学院学报,2014(05):94.

    [5]蔡享丽.赣、梅两地“席狮舞”比较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10(07):10—15.

    [6]李??广,孙文平,张海霞.岭南醒狮的社会特性和功能价值研究[J].天中学刊,2011(02):39—41.

    [7]丁保玉,解乒乒.舞狮文化解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6):154.

    [8]徐??旭,张天成.试论岭南醒狮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09):50.

    [收稿日期]2020-12-22

    [基金項目]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2015年度特别委托课题项目(15KYTPKT9)。

    [作者简介]李智敏(1981—??),女,广东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梅州??514015)

    (责任编辑:刘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