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命题策略的几“度”探索

    陈家晶 杨翠玉

    

    

    摘? ? 要:命题应基于“学为中心”“核心素养”“课标考纲”等要素进行考量,在材料选用、问题编制、形式呈现、答案评标等方面体现对信度、效度、跨度、温度、深度和力度的追求,从而设计出内蕴学科知识、外显价值引领的试题。这样,才能既给教学以积极的导向,又使学生能获得全面、主动、个性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宁波市中考试题;命题策略;核心素养

    命题是一个技术活,考验的是命题者对教材的理解,对学情的把握,对考试要求的明了,对时事政治的敏感。所以在材料选用、问题编制、形式呈现、答案评标等方面都要通盘考虑。宁波市今年的学业水平考试试卷(以下简称本试卷)遵循“以学生为中心”“落实核心素养”“依据课标考纲”等要求,探索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命题策略。

    一、源于真实素材,彰显考查内容的信度

    知识蕴含于真实的生活之中。本试卷取材广泛,有生活实景、时政资讯、新闻报道、课本素材、社会图册、史学著作等与考点内容的有机融合,用生动鲜活的案例事件、权威科学的专家解读佐证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呈现出时代性、地方性和科学性,彰显试卷的信度。

    本试卷共20题,其中有13题的材料选自国内外的时政热点,如,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改革先锋、“脱欧”、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校长陪餐制度、“扫黑除恶”、垃圾分类等,将重大时政热点话题与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巧妙联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学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特别是第16题和第20题,在聚焦“乡村振兴”和“垃圾分类”两大时政热点的同时,更关注家乡发展,引导学生以多种视角观察世界,了解国情,关心家乡。

    本试卷中17幅图片中有10幅来自教材和图册,注重对教材素材的利用,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以教材为依据设计试题。统计图结合统计局公布的权威数据制成直观的柱状图、饼图,既立足学生基础,又体现了试卷命制的科学严谨。

    二、合理设置问题,增强学业评价的效度

    试题命制过程中,通过问题的合理设置,注重材料与知识之间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使理论知识与试题素材深度融合、有机统一,进而提升试题命制的效度与质量。

    本试卷知识覆盖面广,涉及近50个考点条目,体现了学业考试以学业评价为主,兼顾选拔甄别功能。一方面,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特別重视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如,中国的地形、气候的主要特点,丝绸之路概况,宋元科技成就,洋务运动,“一国两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生命意义,法律的作用,犯罪特征,宪法意识,厉行法治,总体国家安全观,社会主义民主,文化价值,创新等。另一方面,合理设置问题和答案的梯度,从“了解、理解、运用”三级目标层次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归纳提炼能力、迁移运用能力等,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题例1】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是四明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中国乡村振兴的一个样本。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嘱咐横坎头村党员干部要同村民一道“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1)分析图1、图2,指出该村发生的变化。

    (2)依据图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横坎头村振兴的原因。

    (3)请你为该村达成“富裕、文明、宜居”的目标各提出一项具体措施。

    本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维度设问,体现了知识的内在逻辑。第(1)问读柱状图,直观地指出横坎头村发生的变化,考查学生描述对象基本特征的能力,属容易题;第(2)问阅读“村核心区域平面图”,将图中读取的直观信息与所学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把握内在逻辑后进行合理的分析、推理,并把所学知识应用到新情境中来概括横坎头村振兴的原因,属较难题;第(3)问从“富裕、文明、宜居”三个目标提出具体措施,设问指向明确,答案开放,要求学生能联系社会、生活及本人实际,发表独到见解,属稍难题。

    三、整合学科知识,关注考查内容的跨度

    综合性是本学科的课程性质。本试卷涉及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和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等内容,涉及面广泛,内涵丰富。试卷既注重学科内的整合、又注重跨学科的整合,既注重考点知识体系的整合、又注重学科能力运用的整合,充分体现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量。

    【题例2】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百年前,中国首次自主设计并建成了施工难度极大的京张铁路,震惊中外。该铁路由詹天佑主持修建。他曾于1872—1881年官派赴美留学,专习铁路工程。

    材料二:百年后,在同一个起点和终点,中国铁路人正在创造新的奇迹,树起中国高铁建设新标杆——京张高铁首次在世界上全线采用智能技术建造;首次采用“品”字型施工法,开挖世界上最大最深最难的地下高铁车站;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的自动驾驶功能;首次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确保运行安全……

    (1)读图判断该铁路的主体走向,并从地形类型和地势特点角度分析其修建难度高的原因。

    (2)詹天佑赴美留学与我国哪一场历史运动有关?该运动为京张铁路的建成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二概括京张高铁成为我国高铁建设“新标杆”的理由。

    (4)跨越百年,中国铁路人身上的哪些品质让你赞叹?

    本题以“百年京张”这一中国铁路的发展史为脉络,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设置了4个问题,综合考查了地理、历史、国情、道德等方面的内容。第(1)问基于《京张铁路工程图》中蕴含的多种地理信息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第(2)问基于历史事件的关键信息,挖掘历史事件之间蕴含的内在联系;第(3)(4)问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分析、提炼、整合的能力,懂得科技创新、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整卷中,地理部分注重区域地理要素的联系性、综合性,如第4、5题通过气温降水柱状图综合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第16题是地理和国情跨学科的综合分析运用。历史部分注重对史料阅读、历史趋势等学科内综合内容的考查,如第9、17题整合多幅历史图片厘清历史知识脉络,着重培养“历史理解”“历史评判”“历史认同”等历史意识。道德与法治部分加强学生公民意识和价值认同,如第19题,通过典型法律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

    四、站位学生视角,传递人文关怀的温度

    考试不应是冷冰冰的知识测试,而应该是一段有温度的旅程。试题应该站位学生视角去思考、去设计、去创制,传递人文关怀,体现学为中心的理念。本试卷试图通过形式的创新,呈现丰富的试题内容,地图、图片、示意图、情景对话等形式的创设,在图文并茂中实现命题者与答题者跨时空的互动“对话”。

    【题例3】17.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文物会“说话”。阅读图文,回答问题。

    (1)请推测图1琉璃碗通过哪条商路来到中国,并概述当时该商路上的中西贸易状况。

    (2)图2陶俑手中的“神器”指哪项发明?并以此发明为例说明宋元科技成就对世界的影响。

    (3)如果图3的三彩骆驼载乐俑参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主题展,请你设计介绍词。

    本题以“文物会说话”的创意设计,通过历史文物拟人化的“自我介绍”激发兴趣、启迪智慧、熏染情感,在文化的历史溯源中实现文化的精神引领和价值信仰,在文化传承整合、创新发展中实现优秀文化的育人功能。

    本试卷还结合学生熟悉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创制试题,各中小学正在大力推进的“校长陪餐”“垃圾分类”成了试题中的材料内容;学生积极参与的校园图片展、主题演讲、主题班会成了试题中的设问形式。真实的生活实践,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心理实际,给了学生更多的认知体验和发挥空间。

    五、提高思辨能力,渗透逻辑思维的深度

    思辨能力不但是思维方式的体现,更是学生思维品质的表征。学生在知识储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比较、质疑、甄别、选择的能力和全面、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事物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本试卷遵循“PISA”理念,注重创设多样性的情境,命制形式活泼的开放性试题,打破学生思維定势,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发挥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思辨能力。如16题(2)答案采用SOLO分层评价体系设置评价标准,要求学生能与材料建立多重联系并从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等角度论证。材料运用充分,论证严密,表达清晰是对学生逻辑思维深度的一个有效检验。又如20题第(3)问,要求围绕主题班会“垃圾分类谁的责任”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其答案是开放、多元的,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观点、感想,进而延伸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六、落实立德树人,提升价值引领的力度

    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本学科还担负着情感培育和价值引领的立德树人功能。答题过程就是学生自省内化的过程,通过字里行间的文字图示和生动形象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看题、审题、解题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提高综合素质。如第17题第(3)问,学生通过设计介绍词让文物“说话”,在丰厚文物知识的同时,更体味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又如第20题,以时下大力推广的垃圾分类为话题,既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又传播了宁波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先进经验,更是对公民素养和公民行动的价值引领,达到了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