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读翻译类图书时编辑需要具备的研究求证精神

    孙冬梅

    摘 要:翻译类图书是出版业内的一个重要品种。与编辑原创图书不同,在编辑、制作翻译类图书时,编辑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求证:语言方面、文化方面、专业知识方面、生活常识方面、翻译习惯以及逻辑关系等。查证的工具有很多,最权威、最常用的是各类字典,各种网络技术也可以提供很多帮助。

    图书翻译是出版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自己既做过翻译的工作,和他人一起翻译出版过多本教育理论图书,也作为责任编辑独立编辑出版了几十本翻译类教育图书。在这些工作过程中,笔者的一个很深的感受是:无论是译者想做好翻译工作,还是编辑做好翻译图书的编辑工作,都不仅仅需要优秀的外语语言能力,还需要具备优异的中文表达能力;不仅仅需要具备理解外语语言的能力,还需要具备研究求证的精神。尤其对编辑来说,在审读过程中,除了对内容和文字的审读之外,还需要对很多具体的或细节的问题进行研究、求证。

    一般理解,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以便使用第二种语言的人能够理解原本他看不懂的内容。因此,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把翻译工作看作是一种语言转换。既然如此,为什么翻译工作还需要发挥研究求证的精神呢?

    这是因为,语言并不仅仅是符号,它更是一种文化,代表的是某种文化中的人、事、物,表达这种文化中的人的想法、发生的事件。即便从符号的角度来看,世界上有上千种语言,所有这些语言符号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很多内容,在一种语言中是一种意思,到另一种语言中,就变成了另外一种意思。还有很多东西,只存在于某些语言中,而在其他语言中找不到对应的表达。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在其《翻译的艺术》一书中说:“西方文字多是形合文字……但中文是意合文字……只有大约百分之四十的中文可以和西方文字对等。”从这个角度来说,翻译就不仅仅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外一种那么简单。翻译者需要做的,就不仅仅是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转换,还需要求证很多语言背后的信息,具体包括:语言方面的求证、文化上的求证、专业上的求证、生活常识的求证、翻译习惯的求证等。

    一、语言方面的研究求证

    图书翻译不是查查字典然后把字典中的解释串联成一个句子就可以搞定的。这种逐字查找意思、一一对应的翻译叫作“硬译”,是一种不合格的翻译。但是在我们的工作中,遇到的很多译者可能英语听说还不错,但并不具备翻译的知识和能力,不理解翻译的本质,往往只是简单地把单词串联成句子,完全不顾及单词的多重含义以及在中文环境中的表达,这就严重违背了翻译的一个重要原则——“译句不译词”。翻译家钱歌川先生在其著作《翻译的基本知识》中说:“我们翻译的单位,至少应该是句,而不是字。要能把一段为一个单位,自然更好。”[1]实际上,任何一个单词都是在一定语境下来进行表达的,单纯地翻译一个词的含义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首先需要在特定语境下,对原文的语言进行多方面的求证。

    语言方面的求证包括很多方面,既有单词、短语、俚语等的求证,又有句子语法、上下文逻辑等方面的求证。这些内容都需要译者和编辑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敏感性,不能只看字典中的解释。有些译者看到短句子或单词时,觉得这太简单了,即便不认识这个单词或词组,查查字典就好了,殊不知,有时候字典、词典等是帮不上忙的。比如,在审读一本图书时,译文中出现一个“厚销棒”的翻譯,实在是让笔者费解不已。查阅原书后发现,英文是“thick dowel rods”,按照字典对单词的解释,似乎译者的翻译也没什么错。但是,笔者以一个编辑的敏感觉得,这是不对的,因为无论如何都查不到一个名叫“厚销棒”的东西,于是笔者将英文输入维基百科,发现说的是“粗榫钉”。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有译者将“rolling pin”翻译成了“滚针”,将“paper clip”翻译成“纸夹”,实际上,这些所谓的“滚针”“纸夹”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擀面杖”“别针”。这些词的翻译是很难在字典中找到正确的答案,刻板地按照字典的解释来生造一种物品,也不管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这种翻译是非常不可取的。但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这类翻译非常多,都需要编辑靠着自己的知识和职业敏感来进行查证、修改。

    二、文化方面的研究求证

    在翻译类图书中,会有很多内容涉及国外的特定文化,这些内容也需要译者和编辑进行了解,以做出最恰当的翻译。比如在一本图书中,出现了关于“五月柱”的内容,从语言上查证,这个翻译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是对中文读者来说,仍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作者在说什么。译者没有对此进行说明,笔者作为编辑查找到了相关资料,了解到,五月柱是跟欧洲的传统节日五朔节密切相关的一种物品。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五朔节举办的日期是每年的5月1日。五月柱是五朔节当天要用到的一件重要物品,一般是无花果树或杉树,人们砍下这些树之后,把枝叶和树下部的树皮除去,再用花草、花圈、彩旗和彩带装饰好,将它竖在空旷的场地上。庆祝活动开始后,每人手拿一根与柱顶相连的彩带,围绕五月柱跳祭祀舞蹈,祈祷神灵保佑五谷丰登、子孙繁衍。获得了这些信息之后,笔者觉得虽然不需要修改“五月柱”这个翻译,但有必要加一个注释,以帮助读者理解这个东西是什么。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工作中,笔者还遇到了很多反映美国文化的内容,如“百乐餐”“宾果游戏”等,在翻译之外也都需要加以说明。

    遇到这类问题时立刻查找相关信息,然后在书稿中加一个简单的注释和说明,这不仅对帮助读者理解图书内容有意义,对译者和编辑来说,也是让他们深入理解英文文本、进而更好表达的基础。作为编辑,我们一般在开始翻译前就建议译者对这类内容加以注释,如果译者没有做,编辑也应该进行补充。

    三、专业上的研究求证

    在翻译和编辑的过程中,另一个挑战是书中的部分内容超出了编辑的专业领域。在编辑“高瞻关键发展指标与支持性教学策略”系列丛书时,其中有好几本书都涉及音乐教育,有很多专业的音乐词汇需要进行准确地翻译,比如“节拍”“稳定节拍”“节奏”“旋律”“音高”“随机音高”“锚点音高”“音程”等,这些词语看起来简单,但对于没有音乐教育背景的译者和编辑来说,也需要小心应对,一旦翻错,就差之千里。此外,这些书中有的还涉及音乐心理学方面的内容,很多专业词汇,比如“毕达哥拉斯法则”,是在编辑的专业知识范围之外的,也需要查找各种资料,以完成对此的理解。并且,在单纯的翻译无法帮助读者理解的情况下,还需要加以注释,来帮助完善信息。

    除了这类词语之外,还有一些看似非常简单的单词,比如“preschool”,也需要小心应对,有的时候还需要加以注释说明。这样做的原因是,虽然一般情况下,我们直接把“preschool”翻译成“幼儿园”,但实际上,因为学制的不同,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其“preschool”都与中国的幼儿园教育有着一些区别。英国的区别尤其大。首先,在英国,英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苏格兰四个联邦的学制就各有不同,需要区别对待。在翻译此类内容时,需要分辨清楚并表达明白,否则容易造成误解。其次,英国一般是4-5岁就进入小学的,7岁时参加第一个关键阶段考试,11岁时通过了第二个关键阶段考试就算完成了小学教育。这一点也与中国不同,在翻译关于英国教育的图书时,就需要说清楚这些内容,否则读者很难理解。在美国,“preschool”的指代也与中国的幼儿园教育不完全相同。中国的幼儿园教育一般是3-6岁阶段,而美国的幼儿园教育一般是3-5岁阶段。这些差别有时候会导致行文中出现很多中国读者不理解的内容,因此需要加以分辨和说明。

    在一些教育理论图书中,作者还借用了很多社会学、哲学等其他学科的理念和概念,比如笔者责编的《游戏、学习与早期教育课程》一书中,就出现了“话语”“暂定理论”“知识储备”“存在”“生成”“主体间性”等哲学、社会学概念以及其他一些心理学理论和概念,这些都是一般读者难以理解的,需要译者和编辑做好相关的研究工作,然后通过注释等方式帮助读者理解。

    在所有类型的研究查证中,专业知识的查证最花费时间,可能需要译者和编辑查找大量的专业书籍、大量的资料才能找到合适的解释。但是,要真正让自己负责的图书好读、让读者乐于读,这些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生活常识的研究求证

    与一般的泛读不同,翻译,尤其是将要出版印刷的翻译内容是需要精益求精的,需要把每一个句子、每个单词都翻译准确且精确。因而,一些平常做泛读时遇到的即便不认识、不知道也没关系的内容,在翻译时也必须反复研究求证。比如在编辑《身体发展和健康:关键发展指标和教学策略》这本书时,笔者在审校的过程中发现,原文中所有的单词都认识,但是按字面意思翻译完之后却完全无法理解。比如,wavy这个单词,通过上下文可以得知,这是一种物品,但是字典中关于这个词的名词释义是“成波浪形”“动摇”等,跟物品毫无关系。当时笔者查阅了手里所有的英文词典,查阅了百度等网络工具,都无法得知这是个什么东西。最后,笔者只好去查询万能的淘宝,把这个单词输入淘宝后,下面出现了一把一侧为波浪形的尺子的图片。再联系上下文之后,觉得这个翻译应该是合理的,于是我们就采用了这一翻译。笔者通过淘宝查询的还有其他一些物品,比如《你不能参加我的生日聚会——学前儿童的冲突解决》这本书中提到一种叫作“candy land”的棋类游戏,在玩这个游戏时,要用到“card”,译者将之翻译成“纸牌”。但是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因为已经使用了棋子来玩游戏,再使用纸牌是不合理的。后来通过在淘宝查询“candy land”发现,“card”其实是一种辅助游戏的卡片,因此翻译成“纸牌”确实是不准确的,也是让人费解的。

    还有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其英文很不符合常见的英文表达方式,因此也需要多方求证。比如在审读《创造性艺术:关键发展指标与支持性教学策略》一书时,书中提到两个词组:crazy quilt和sun dress。开始看的时候很费解,“疯狂的褥子”“太阳裙”这都是什么东西?经过在网络上的多方查询后,终于知道,所谓crazy quilt实际上是那种用碎步缝制的褥子,而sun dress是指那种吊带背心裙。对这类内容,千万不要觉得理所当然,一定要进行查证,要找到能说得通的解释。

    五、翻译习惯上的研究求证(人名、地名、机构名、文件名)

    有一些内容有约定俗成的翻译方式,这种也需要编辑去研究求证到底是什么。一个很著名的例子是把“Chiang Kai-shek”翻译成“姜凯申”,而实际上这是“蒋介石”的英文译名。这种内容需要编辑平时多积累相关信息,如果实在没有积累到,那么通过上下文,应该可以判断出,“Chiang Kai-shek”是在中国历史上很重要、很有影響力的一个人物,这时,就不能仅仅是用音译的方式翻译这个人名了,而需要通过上下文来判断这个人物是谁,或者直接查找这个人究竟可能是谁。这种信息一般不难查找,最怕的是编辑对此类信息不够敏感,看到人名音译得差不多就不再多思考,这就会造成很大的笑话。

    此外,其他很多人名、地名、机构名等也都有习惯的翻译方法。对于此类内容,也建议采用习惯的译法,因为多数读者已经习惯于这种翻译,你换一种译法,很可能会造成读者的误解,或者让读者摸不着头脑。另外,对于这类人名、地名、机构名、文件名等,确保不会造成误解的一个保险的做法是在中文译名后加注英文原文,这样,即便你的翻译有一点出入,也方便读者了解英文原文是什么,让读者能够自己进行分辨。

    六、通过上下文的逻辑来进行求证

    翻译家钱歌川先生在其著作《翻译的基本知识》中说过,“逻辑是翻译者的最后一张王牌,是他必须具有的基本要素……凡是翻译出来的一字一句,一事一物,都必须要符合逻辑,合乎情理,否则必然有误”[2]。逻辑能够帮助译者理解很多可能通过字面意思无法理解的内容,逻辑也可以帮助编辑发现很多难以发现的问题。对审读编辑来说,通过上下文的逻辑来发现问题尤为重要。因为在目前的出版环境下,在每个编辑都要承担大量审读、出版工作的情况下,想要每本书都逐词逐句地对照英文原文来审读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一般情况下,编辑只能以译文为主,部分对照英文原文来进行审读。在审读译文的过程中,逻辑能够帮助编辑发现很多看似正确的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在上面的很多例子中,很多问题首先都是通过逻辑发现的,然后才进行的研究求证。

    一般来说,逻辑可以包括两种:一种是常识逻辑,很多内容违背生活规律和常识,发现这类问题时,编辑一定要知道,这可能是翻译错误;一种是推理逻辑,通过对上下文的理解,你可能会发现有些东西说不通,这种内容一般也是翻译有问题。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厚销棒”“纸夹”之类的翻译是违背生活常识的翻译,因为你的生活中见不到这类东西,经过查证,你会发现,即便是在其他文化中,也很难找到这类东西,这个时候就应该知道,这可能是翻译的错误。再比如,上文提到的“candy land”这个游戏中,“card”一词的翻译就是通过推理发现不对的,因为通过上下文可以获知,这是一种棋类游戏,“card”被翻译成“纸牌”之后,你不知道这个“纸牌”在游戏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不知道该怎样使用这个所谓的“纸牌”。后来经过查找信息求证发现,其实这是一种用来记录游戏过程和结果的卡片。

    总的来说,对翻译者和编辑来说,任何在中文中让你费解的内容都需要你进行求证。求证的工具可以有很多,常用的各类字典当然是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最基本的一种。在所有的字典中,英英字典更适合在翻译和审读翻译类图书时使用,因为英英字典的解释一般更为准确,并且对单词使用环境的界定也更为明确。此外,现在各种非常方便的网络搜索引擎、购物网站、知识性网站等也是可用的工具。但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网络工具进行查证时,需要译者和编辑分辨信息的正误。与字典类权威工具不同,网站上的信息虽然更全、更多样,但是也容易出现一些错误,需要使用者用心分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工具中,维基百科是一种很好用的工具,很多照字面意思翻译完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内容都可以通过维基百科来查询,很多内容在输入维基百科后不仅会出现英文的解释,同时还会出现图片,有了具体的形象,对翻译来说就简单很多了。最后,当你通过常规手段已经无法查找到相应的信息之后,可以考虑一下一些非常规的信息源,比如淘宝。在笔者的编辑工作中,淘宝这类购物网站还真的帮了不少的忙。

    参考文献:

    [1]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3.

    [2]钱歌川.翻译的基本知识[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16.

    (作者单位系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