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转变背景下地方院校开设新生研讨课的价值和困难

    谢杲馥 刘挺颂

    [摘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在强调让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强化自学意识、彰显思辨精神、培育创新活力。对应用型转变背景下的地方院校开设新生研讨课最突出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在大学新生入学的第一年,使得他们的自学意识得到有力的强化,思辨的精神在不断的鼓励和认可中得到彰显,创新的活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效培育,为其大学后3年的学习以及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蓄势立基。不少地方院校积极对新生研讨课进行教学改革,其改革在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需引起重视。

    [关键词]应用型转变;地方院校;新生研讨课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6-0173-04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1]。2019年2月19日,教育部通过2019新春发布会介绍了支持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有关工作情况。20多个省(区、市)出台了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文件,300所地方本科高校参与改革试点,大多数是学校整体转型,部分高校通过二级学院开展试点,在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改革、学校治理结构等方面积极开展改革探索[2]。 在这种背景下,地方院校在相关教学改革中,根据自身办学情况和人才培养需要来开设新生研讨课非常有必要,同时也面临突出的困难。本文对此试作阐述,以供参考。

    一、新生研讨课的性质和特点

    新生研讨课是采用资深教授主持、小班化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模式,专为本科新生开设的以师生共同研讨为主要教学方式的特色教育课程,它“为新生尽快与资深教授进行密切接触和沟通提供有效途径,目的是养成大学生的批判和理性思维”[3],同时通过“加强新生和教师的接触,强化大一新生的学术经历”[4]。

    新生研讨课起源于美国的本科教育特色课程,1959年始于哈佛大学。而作为专门为新生开设的研讨班课程,其产生与发展则可追溯到19世纪末美国大学兴起的新生教育课程(freshman orientation course)[5]。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美国大学的新生研讨课成为一种兼具普遍性、多元性和卓越成效性的课程形式,成了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亮点,对提高美国本科教育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

    1988年,美国在新生研讨课开设100周年时,全国资源中心首次开展全国调查,派发了3168份问卷给2年制社区学院和4年制大学,返回的1699份问卷显示,68.5%的美国大学开设了新生研讨课。此后20年,这个比例不断提高。2009年,新生研讨课全国调查报告显示,87.3%的美国大学开设了新生研讨课。目前美国主要流行5种类型的新生研讨课:扩展性新生教育课程、基础学习技能研讨课、单一主题研讨课、多主题研讨课和专业研讨课。其中扩展性新生教育课程和基础学习技能研讨课属于适应性新生研讨课,单一主题研讨课、多主题研讨课和专业研讨课属于学术性新生研讨课。近20年美国新生研讨课全国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无论是2年制社区学院还是4年制大学,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文理学院,无论高校学生人数有多少,大部分高校的新生研讨课同时包含适应性课程和学术性课程,只是不同高校的新生研讨课存在差异。整体而言,新生研讨课在朝着多元的方向发展[6]。

    而在我国,从2003年开始,清华大学在国内首次将新生研讨课引入本科教学。随后,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也开始新生研讨课的探索[7]。根据网上信息,近年来国内好些地方高校也已经开设新生研讨课,比如上海大学、广西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等。

    新生研讨课具有4个特征:具备健全的组织管理,学生具有充分的选择权,课程门类体现人文特色,严格限制参与人数[8]。这其中,最为鲜明的是严格限制参与人数。哈佛大学新生研讨课的教师一般是资深教授,来自哈佛学院和各个专业学院,为新生提供小班教学。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一般是1位,学生人数约为12人,每周上1次课,每次课2~3个小时[9]。

    二、地方院校在应用型转变中开设新生研讨课的价值意义

    课程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关系密切,如何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进行适当的改革,以求提升教学效果和办学质量,是地方院校在应用型转变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应用型人才一般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院校的职责所在和价值体现。

    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强调学生应用潜力的培养,这是由我们的专业特性决定的。而这种应用潜力的培养,应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有切实的体现。我们的专业课程教学,应在强调让学生扎实获取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强化学生的自学意识,彰显学生的思辨精神,培育学生的创新活力。如果我们的学生具有了强烈的自学意识、思辨精神和创新活力,那么,我们的学生就具有了强劲的应用潜力,就可以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成长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与此同时,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较为扎实地获取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却因模式所限不能更好地强化学生的自学意识、彰显学生的思辨精神、培育学生的创新活力。因此,我们应该追求课程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而新生研讨课对应用型转变背景下的地方院校来说,就是一种值得倡导的课程教学模式。叶志明教授是上海大学的教学改革的大力倡导者和推动者,近年来他也一直为上海大学大一新生开设新生研讨课“大学学什么”。他认为新生研讨课开设的设想和目的是让大学新生入学后即与学校里具有最高学术水平的正教授有零距离接触,深入了解大学,感受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感受教授、名师、大师的人格魅力和风采。这门课程不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而是以改变学生的知识观和学习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好奇心、探索欲、兴趣等,即让学生提高大学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小班化的教学研讨,加强师生课堂互动,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互动交流氛围,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与人合作的能力。通过课程的研讨,使得学生逐步实现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形成对大学学习方式的一种新的认识,培养科学精神[10]。这非常恰当地指出了新生研讨课的价值意义。

    对地方院校的本科生而言,开设新生研讨课最突出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在其大学入学的第一年,使得他们的自学意识得到有力强化,思辨的精神在受到不断鼓励和认可中得到彰显,创新的活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效培育,为其大学后3年的学习以及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蓄势立基。

    三、国内著名高校新生研讨课课例介绍

    国内自2003年清华大学率先引入新生研讨课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以来,一些国内著名高校如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纷纷开展新生研讨课的建设和实践,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地方院校在开展新生研讨课的建设和实践时,宜多吸取这些著名高校的实践经验[11]。现以上海大学为例加以说明。

    上海大学是近年来大力推进教学改革的国内著名地方大学,推行以“大类招生”为特点的招生制度改革,辅之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据上海大学原副校長叶志明教授介绍,他们在通识教育理念下建成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还给大一新生开设了研讨课,这也是通识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由教授主讲、小班化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内容丰富,多学科融合、交叉。经过一年的实践,新生研讨课已成为该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12]。以下是担任过新生研讨课教学工作的陈晓兰教授(上海大学原中文系主任)总结自己的教学心得体会的发言记录。

    我的课是我讲一节、学生讲一节。我的课叫“外国文学经典导读”,首先涉及的问题就是教什么,教学内容如何确定以及如何使问题具有导向性,还要联系中国文学看二者有什么不同。然后是如何教,要重视大知识谱系的搭建,有效利用读本进行深度阅读。用思考题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课堂讨论不准说空话、套话。

    每次开学之前我的读本书目一定要发给学生,以前是前一学期放假前我就把读本书目挂在网上了。我一学期的内容就是这些:短篇、戏剧、诗歌、长篇。整个学期3个月的时间要合理规划、提前规划,保证学生能完成这些阅读量。这样第一次上课就可以开展相关讨论。我的课必须读书,而且强调深度。课堂上我不讲故事,直接讨论,所以学生必须提前阅读。我的教学计划在第一周的时候就让学生了解,所以学生自己要安排好时间,然后配以导读,我要学生看什么、学什么,都有导向性。我上课就不需要介绍作家生平啦,导读里都有。我会利用思考题来引导一下学生,框一下思路,然后布置拓展阅读。

    课堂内容基本上就是这样。每次2节课学生都觉得不够用。现在我们基本上是中间不休息,有时还会拖堂10分钟。如果安排成3节课就合适了。当然课堂语言要精练要及时更新的。如果安排3节课,第一节我讲知识背景,第二节学生讲,第3节我总结。必须总结。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要分析、引导、总结。所以3节课是最合适的。另外,课前要布置,下节课由哪几位学生发言要预先知道,这样他们才能有个准备。对于核心问题如果学生能点出那要予以表扬。我每次备课量都很大,学生提出的核心点我都会有准备,就这些核心点进行深入挖掘,并以专业学术的话语进行总结分析。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慢慢可以熟悉这一套文学批评的专业评论术语。

    课堂发言小论文占总评的30%,考试是闭卷考试,不写论文。考试不设标准答案。课程考试也考常识,常识来自文本阅读,不阅读当然考不出。然后有拓展题,写一部印象最深的阅读作品。答卷五花八门,在批卷的时候细细看,我也有长进。文学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还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谈通过该学期课程的学习自己对文学与人生、文学与社会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13]。

    从陈晓兰教授的发言记录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第一,学生参与新生研讨课的积极性比较高,表明大一新生是喜欢这种教学模式的。第二,对于新生研讨课的有效开展来说,课前的准备极其重要。对教师而言,首先要认真围绕“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两大基本问题进行充分的课程教学设计,确定教学内容以及突出问题的导向性;其次是开学前须把提供学生研读的读本书目发给学生,帮助学生提前规划、合理规划整个学期的课程学习时间,保证完成应有的阅读量;再次是课前要布置,预先安排下节课由哪几位学生发言,让发言者有充分准备;最后是备课要尽可能充分厚实,以应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是要在教师指导下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按时按计划对必读书目进行深度阅读,围绕教师提出的导向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发言者根据教师的预先安排做好充分的发言准备。第三,基于课前的有效准备,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就可以直奔主题,直接讨论。研讨课的教学过程应由教师主讲、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展开讨论、教师从专业的角度深入总结3大部分有机组成。这其中,教师应充分发挥研讨过程的主导性,对学生发言的核心点进行深入挖掘,认真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和总结,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深度互动。第四,新生研讨课的考核方式应突出针对性,保持灵活性,使课程考核方式间接引导和促进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获得实实在在的长进。

    显然,这样的新生研讨课,对强化学生的自学意识、彰显学生的思辨精神、培育学生的创新活力是有不错的效果的,是非常值得地方院校在教学改革中借鉴和学习的。

    四、地方院校开设新生研讨课面临的突出困境

    国内一些重点高校纷纷通过开设新生研讨课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很多地方院校也在尝试以具体的课程为试点开设“新生研讨课”模式的教学改革,不少任教者撰文发表教改经验和相关思考,说明在地方院校开设新生研讨课进行教学改革的可行性。不过其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境,比如课程不成体系、课程职能定位模糊、课程管理的有效性欠缺、教学形式单一、任课教师缺少经验、师生参与度不足、传统教学模式对师生的惯性影响难于消解等等[14]。笔者也曾在引入新生研讨课模式进行“古代文学作品欣赏”课程教学改革,兹结合个人体会谈谈地方院校开设新生研讨课面临的两个突出的困境,以期引起更多的重视。

    首先,在应用型转变背景下,新生研讨课尚未引起地方院校的办学者广泛和充分的重视,他们对其价值意义及其在教改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成效性尚缺乏充分的评估和认知。现在很多地方院校在面临应用型转变时态度很积极,在调整办学思路、推进各项变革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在其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即专业培养方案和对应课程体系与标准的制定上,往往倾向于设置更多的所谓应用性课程和相关实践教学,以期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来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投入很多教学资源和师资精力。而资源和精力的转移,导致了对人文通识类课程、人文基础类专业课程的重视度弱化,在教学改革尤其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显得滞后,更多地延续着较为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归结起来,就是对新生研讨课这一重要教学模式的评估和认知不足,在教学改革中缺乏谋篇布局和制度保障。这是在应用型转变背景下,地方院校开设新生研讨课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所面临的首要困境。

    其次,地方院校的广大教师尤其是资深教师对课程教学改革缺乏动力,不求变更和突破。一方面是教师们深受评价机制影响,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科研上,对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关注度和投入度低,因而对新生研讨课这一教学模式持观望态度甚至不屑一顾;另一方面是教师们疲于应对在应用型转变过程中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事务,精力所限,乐于守成,在教学上习惯性采用传统的较单一的教学模式。还有一种情况是,很多教师也响应各级政府部门和所在学校的号召,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积极申报教学类项目,而其实很多所谓的教学研究项目,是不能将项目成果切实转化于教学改革实践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的。这是在应用型转变背景下,地方院校开设新生研讨课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所面临的又一突出困境。

    总之,在应用型转变背景下,地方院校需要在推进教学改革、提升办学质量上做出更多的持之以恒的努力,在教学改革中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学习借鉴经实践检验证明切实有效的教学改革经验和模式。办学者和教学者需要同心同德,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为提升办学质量、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和国家的教育大计倾情付出。期待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能在更多的地方院校推广,以更好地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服务于学校的转型发展和办学质量的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2015-11-20)[2020-03-06].https://www.ndrc.gov.cn/fzggw/jgsj/shs/sjdt/201511/t201511

    20_1121667_ext.html.

    [2]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支持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有关工作情况[EB/OL].(2019-02-19)[2020-03-06].http://www.moe.gov.cn/fbh/live/2019/50294/sfcl/201902/t20190219_370019.html.

    [3] 胡莉芳.以课程建设推动本科人才培养:新生研讨课的角度[J].复旦教育论坛,2012(5):24.

    [4] 郭健.哈佛大学发展史研究[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5] 刘俊霞,张文雪.新生研讨课:一种有效的新生教育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146.

    [6] 林冬华.美国新生研讨课全国调查20年:背景、发展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33.

    [7] 林冬华.美国新生研讨课全国调查20年:背景、发展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36.

    [8] 丁宜丽.新生研讨课:美国本科教育的特色课程[J].中国大学教学,2005(8):58.

    [9] 胡莉芳.以课程建设推动本科人才培养:新生研讨课的角度[J].复旦教育论坛,2012(5):26.

    [10] 叶志明.大学新生研讨课“大学学什么”教学札记[J].中国大学教学,2017(4):65.

    [11] 蔡颖蔚,沈群,郑昱,等.南京大学新生研讨课的探索与初步成效[J].中国大学教学,2010(9):16-19.

    [12] 陈方泉,杨辉.新生研讨课建设的困难与破解之策:基于上海大学的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4(6):64-67.

    [13] 田宏杰,刘植萌.新生研讨课人大模式与研究性教学的践行[J].中国大学教学,2016(2):60-63

    [14] 曹阳,郑伦楚.通识教育改革进程中新生研讨课的创新探索与效果评估[J].中国大学教学,2019(1):56-60.

    [15] 杨赛.通识教育:上海大学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访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1-22.

    [16] 文学院、社会学院通识教育一学期经验交流会纪要[Z].上海:上海大学,2011.

    [17] 陈方泉,杨辉.新生研讨课建设的困难与破解之策:基于上海大学的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4(6):64-67.

    [18] 刘林.新生研讨课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浅议[J].高教学刊,2017(9):82-83.

    [19] 吴丹丹.国内新生研讨课研究述评[J].现代职业教育,2018(10):82-83.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