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浅谈

    王小叶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安全是人的最基本需求之一,随着互联网大越步,网络不仅给大学生带来了便利,与此同时,高校网络诈骗案件也日益增多。然而,网络安全问题不仅在维护高校稳定有序发展,也关乎到学生、家庭社会的幸福安危。本文分析了新时期下新型网络诈骗各种形式及其特征,并就高校教学管理方面提出了防范网络诈骗的相关对策。

    一、高校网络安全的现状

    网络诈骗备受重视,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也频频遭遇黑手,徐玉玉事件并不是个例。高校学生因知识储备体系不健全,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没有形成,加之其消费观念,消费方式转变。近年来,大学生已成为网络诈骗主要受害者之一。

    (一)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

    1.平台购物诈骗

    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购物悄然兴起,各种购物平台软件琳琅满目,唯品会、拼多多、淘宝、聚美优品、支付宝等,其中大学生是这些平台成单的主要群体之一。2020年5月支付宝官方微博发布,学杂费也能分期了,目前全国已有12000多所学校接入花呗分期,其中国内15个省份支持支付宝在线缴学费。7年前,全国超过55%的在校大学生都已加入网上支付大军。学生在网上进行购物,下单、售后等误入诈骗分子提供的虚假购物平台,粗心大意的同学在这些平台上购物之后,诈骗分子会以各式各样借口让人退款或返现,并发送链接给购物者声称是退款链接,非法盗取了账号密码给同学带来财产损失隐患。

    2.新式软件诈骗

    各类社交软件围绕在当代大学生的身边,比如授课群、打卡群、借贷群、兼职群等,每个班级都会有QQ群、钉钉群、微助教群、微信群等[1],这就给了诈骗分子留足了空间,比如通过QQ、微信等账号盗取学生身份,家庭等信息,然后编造各种虚假信息向同学、亲属等借钱、充话费、代缴费用等,如果没有进行过预防诈骗的相关教育,很有可能使同学误以为是好友向自己借钱,导致上当受骗。

    随着网络普及更新,大学生更多的是通过网络媒体获取各类信息,其中兼职、招聘和家教等信息中,充斥着大量虚假信息。诈骗分子利用大学生阅历不足,心智不成熟的特点,通过互联网、微信朋友圈、QQ群、贴吧、微博等各种网络渠道大范围地传播虚假的兼职、家教等招聘信息,然后借由诸如收取中介费等方式进行诈骗。

    (二)高校生成为网络诈骗重灾区

    1.消费观念逐渐转变

    社会向前发展,经济和互联网技术联系日益紧密,以前传统的现金消费慢慢转变为网络消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呈多样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第一是早熟消费:消费水平和质量超过了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或者追求一种脱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个人消费承受能力的消费;第二是豪华型消费,追求不切实际的奢侈、气派或者把高消费当做现实社会优越感和虚荣心理的手段;第三是情绪化消费,把对消费品的占有、享乐作为弥补精神空虚的手段。第四是其他类畸型消费,消费内容过多过快,向高档型消费倾斜。大学生超前消费,炫耀消费等行为给那些网络借贷款公司提供可乘之机,从而大学中出现了非常之多的网贷,裸贷等扰乱高校秩序等不良行为。

    2.大学生安全意识薄弱

    没有形成系统的安全知识体系,进入大学前,学生在中小学时代,几乎没有接触过比较系统的安全教育,对安全制度、安全体系、国家安全等知识没有全面认识,只是处于初级的安全意识层面,进入大学校园,虽然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安全意识的教育,接受了比较浅显的安全知识,但自我安全意识层次较低,尤其是自身财产安全问题意识淡薄。近年来,不法分子的矛头指向了在校大学生,采取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交友、网络游戏、购物等多种噱头诱骗学生轻信,从而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窃取学生财产。

    二、新型网络诈骗新特征

    (一)目标不定性。网络诈骗地域广泛,不仅在初高中,高校学生上当受骗人次更多。诈骗分子通常选择异地作案。报警后,打击工作经常面对取证难,抓捕难,追赃难的情况。

    (二)作案专业化。依托网络技术为实施犯罪提供支持,手段更加智能化,信息化,作案过程非接触化,隐秘性更强。

    三、预防网络诈骗若干建议

    (一)增强学生防范意识

    1.做好信息保管,网络购物安全教育

    高校教师应课上课下通过多种途径宣传网络法律基本常识,增强学生的法律和安全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网络法纪问题。此外,高校教师应加强班级QQ群、钉钉群、微信群等交流平台的监管力度,对群组人员逐一核实,不在网络上泄露个人信息。

    网络具有开放性,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促使个体更加紧密地联系到一起,不同意识形态的思想文化进行着冲突和融合[2]。大学生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积极指导学生健康消费,理性购物。首先提高学生思政觉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勤俭节约,理性,全面看待网上购物。其次大学生要学会正确识别购物网站的真伪。一看两思,一看:认真查看网站是否正确,包括网站标识和链接。两思:在购物的时候不要轻易点击商家发来的陌生网站链接,在网站上切勿冒然输入自己的银行卡密码、身份证号、主要联系人电话、支付密码等私密信息。

    2.利用网络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首先,要增加校园网络的信息量,使学生在校园网络上就能查询高校政策方针、通知等基本信息和经常用到的生活社交网络资源等,使校园网这一平台能够为大学生学习和探究网络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其次,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组织要积极创新网络服务的潜在空间,可以在网络平台发布一些社会组织活动信息、校园讲座信息等,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服務水平。

    (二)家校共管积极面对挫折

    无论是入学教育、寒暑假安全教育,还是请专项治理电信诈骗的警务人员来校做讲座等手段,做到事前预防。其中应特别防范类似各种节目抽奖,中奖等突如其来的“惊喜";陌生链接或诱导性链接不要轻易点开,特别是支付环境比较异常的情况。

    辅导员应积极走进学生,了解诈骗情况后,第一时间报警并积极配合警方完成相关工作。接着做好学生的开导工作,帮助学习分析上当受骗原因,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避免学生因愧疚自尊心受挫遭受更为严重的损失。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成立学生监护小组,关注其情绪与行为状况的变化,全程监护,同时积极发挥学生家长监护作用,家校共管,共商教学之法。

    (三)探究人生确立奋斗目标

    1.加强人文、道德的建设,增强校园的文化底蕴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之大,而在于大师之大,高校是一个十分有特色的群体组合[3]:“有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有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有丰富的图书信息资源;有较发达的传播媒体;还有多种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和学生社团等等”。存在学生的内发展和学生的外发展,在这种既有社会文化又有高层次文化水准的环境中,陶冶学生品德,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高校大学生更应该产生新思想、形成新思潮、拥有新观念、了解新信息,学习和弘扬中国精神,扩大知识领域,努力学好思政大课,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成为国之栋梁。因此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线上线下齐头并进,通过改善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社团文化的建设以及精神文化的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

    2.时代新人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高校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迅速转换角色。大学生应该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夯实综合素质基础,展现新的风貌,新的姿态,早日适应大学生活,确定自己人生目标,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4]。大学新生教育应更加系统化,专业化。采取诸如讲述型、提问性、实践指导等多形式教育方法,内容要贴近学校、学生、专业的特点,因材施教。除此之外,高校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尽早了解认同本校、本院系、本专业自身文化和特点,更好地适应大学文化和大学生活,牢记使命,自信自励,勤奋学习,全面发展,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3.搭建就业与创业平台。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大学生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应该尽早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探索就业创业道路。然而,大学生在这炫彩的网络时代,眼光往往比较短浅,更多的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网络消费之中,凡事应三思:思危,长时间沉浸于网络购物,网络游戏之中,难免会出现消费观念转变,不理性消费,损伤心智等不良后果。思退,发现自己处在这样环境中,应积极找出退路,寻求帮助,而不是继续浪费青春韶华。思变,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分析自己周边环境,发现新的机遇,探究新的出路。在这三思指导下,大学生就更早的介入到毕业就业难的困境。高校可以利用新媒体开设本校本专业就业服务平台,例如通过微信平台,微助教平台等多种网络途径提供就业服务指南,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日,“职场有你,听你说”等活动,为学生做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为学生提供及时、准确、招聘信息、创业咨询等。在“衡外情,量己身”的环境中,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并使其继续增值。

    四、结语

    总之,时代在发展,观念在转变,大学生在网络时代中,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发现更多的學生,生活便利,提高自身能力,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同时也要其不善者而改之,冷静沉着思考网络利弊,减少不必要损失。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