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心理治疗视野下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干预研究

    叶睿 方璐

    【摘 要】后现代心理治疗认为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它把个体的心理问题定位于人与人之间,即以语言为媒介的种种关系构成的社会空间里。在中小学校园这一特殊环境里,叙事疗法、艺术治疗、短期焦点治疗等后现代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技术,可以有效干预青少年的自伤行为。

    【关键词】青少年;自伤行为;后现代心理治疗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25-0010-03

    【作者简介】1.叶睿,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教育局教研室(浙江衢州,324400)办公室主任,一级教师;2.方璐,浙江衢州旅游学校(浙江衢州,324300)德育教研组组长,一级教师。

    一、青少年自伤行为的研究现状

    青少年是自伤行为发生的高危人群。研究中发现,导致青少年自伤行为发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校园内的欺凌和被欺凌、无法合理发泄情绪以及早期家庭关系不良。

    目前对于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干预,是顺承其成因和影响机制来设计和实施的,具体的干预方式涉及许多心理流派及治疗手段。但是,校园内自伤行为的干预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如以来访者为中心的疗法以倾听为主,即使加上良好的治疗关系,也不足以有效促成来访者的行为改变;心理动力学派不容易在短期内催化出行为的变化;认知行为流派在邀请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表达和探索内在感受时,可能会合理化或强化其自我伤害的行为模式。同时,很多青少年自伤行为的起源都与家庭有关,因此,咨询师需要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家庭问题的处理上。

    二、后现代心理治疗的可行性

    后现代心理治疗一个最重要的观点是,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后现代心理治疗把个体的心理问题定位于人与人之间,即以语言为媒介的种种关系构成的社会空间里。而校园这一特殊环境可以给自伤行为的干预带来积极的影响,因为学生可以在校园内磨炼并行塑出社交技巧、自我认同以及回应生命情景的模式。

    后现代心理治疗要求咨询师不对问题做任何预先的假定、期望以及回答,他们要做的是尽可能多地倾听来访者,鼓励来访者建构新的意义和理解。目前已经发展出多种后现代心理治疗的形式和方法,如通过语言文本对来访者的时间碎片进行重新建构的叙事疗法;协助来访者以舞蹈、音乐、话剧、绘画等表演方式重新建构生活的艺术疗法;通过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不同的对话方式,帮助来访者建构新的意义,将治疗的着眼点集中于来访者的积极特征和发展潜力的短期焦点解决疗法等。

    三、后现代心理治疗视野下的青少年自伤行为干预

    1.校園欺凌、被欺凌与叙事疗法。

    校园欺凌是导致青少年发生自伤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校园干预中使用叙事疗法的某些治疗方式非常适合。叙事疗法是通过语言组织起散布于来访者意识空间里的事件碎片,重新建构一个有关压力事件的故事,从而改善来访者的心理感受。叙事疗法的起点是将人与问题分开,让来访者能以轻松的心态和方式去处理看起来非常严重的问题,减少自我对抗和逃避,增进自我接纳。

    针对因校园欺凌而发生自伤行为的青少年,咨询师可以将咨询工作聚焦在重新建构自我认同及同学关系模式上,通过建构故事,使他们脱离受害人的角色,并鼓励他们为渴望的关系模式发声。咨询的重点可以放在帮助青少年留意自己是如何感受和内化自伤行为的,如这样的行为如何降低他们的自信,甚至使他们感到罪恶、内疚、恐惧和自责。

    不仅是被欺凌的青少年,实施欺凌行为的青少年也会产生自伤行为。针对这部分人群,叙事疗法认为,比起一味强调欺凌者的负面自我,将治疗方向转向召唤出他们的最佳自我,以外化的对话绕过罪恶感和羞耻感,将治疗的重点转向催动“负责任的行为”效果更好,这是整个咨询最核心的目标。

    在学校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教师似乎天生具有为学生命名的权力,这一权力时常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状态和表现,教师对学生的一些不合理描述也可能促使他们产生自伤行为。因此,在干预过程中,咨询师需要花费比较多的精力去使用校园内的语言描述青少年正在经历的问题,以及通过合适的语言来重新解构他们因低自尊而引发的自伤行为等。

    2.情绪管理不当、情绪障碍与艺术疗法。

    情绪管理不当、情绪障碍也是导致青少年发生自伤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自伤行为成为他们无法合理、流畅地表达自己情绪的一个替代出口。针对这部分青少年,实施艺术治疗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

    艺术治疗把干预工作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重视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将当下的体验作为自我了解的途径。艺术治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体验创造感和掌控感来帮助青少年建立自尊。

    以舞动疗法为例,它强调对身体的恰当了解,包括觉察身体所处的空间、形态以及界限,在舞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或修复对身体的观念,为进一步通过动作进行表达、建立自信铺平道路。对于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而言,身体是他们表达情绪、发泄情绪的唯一媒介,他们通过伤害自己的身体来达到目的。所以,舞动疗法中对身体的觉知以及用身体来表达,恰好与这些青少年的特点相吻合,治疗中,咨询师鼓励青少年用大胆有力的舞蹈动作来发泄内在的情绪。通过对肌肉运动更为强烈的觉知以及对力量动作使用经验的积累,当青少年在有情绪表达的需求时,能够做出更有效、更有力也更合适的回应,自然就会放弃自伤行为。

    校园心理剧是以校园内的某个问题为内容,从心理治愈的角度组织、编排一场话剧,通过有寓意的情节、场景和结局让观看者产生深刻的共鸣。这样的方式能够提高青少年对自伤行为的关注,让更多的人走进咨询室寻求帮助。

    “一人一故事剧场”是指观众或者小组成员讲述自己的故事,然后表演出来。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参与者彼此建立联结,因而具有天然的疗愈性。“一人一故事剧场”要求有明确、流畅的框架,使用重复的模式讲述故事、演绎故事,演员(学生)要保持专注和开放的态度。其治疗效果产生于在公众面前讲故事,同时也存在于故事被表演出来的过程中,因此非常适合运用在校园团体辅导中。在教师的带领下,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在安全的氛围里演绎彼此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找到确定感。

    3.不和睦的家庭关系与焦点解决短期疗法。

    不和睦的家庭关系、家庭虐待和早期家庭中的负面事件,也是造成青少年自伤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于因家庭问题而产生自伤行为的青少年而言,他们面对的问题是难以解决的,在校园中使用传统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干预,往往花大力气但收效甚微。焦点解决短期疗法不去探究问题的根源,而是运用当事人自身的资源协助其达到改变的目标,强调当事人是具有能力的。

    焦点解决短期疗法使用“奇迹问题”快速切入,如“你可以想象一下,今天你走出校园,回到家中,做了平常需要做的事情之后洗漱上床,打了一个响指,发现奇迹发生了!你可以告诉我,那个奇迹解决了你什么问题吗?”从学生的回答中,咨询师能够捕捉到学生没有直言的问题和生活形态。

    咨询师还可以使用“评分”的方式让沟通的效果更直观。“心情分数从1到10。1代表心情最糟糕,你会开始伤害自己;10代表心情非常好,哪怕碰到不好的事情也不在乎。你现在是几分?”通过打分,可以挖掘出当事人的“例外”。如一个父母关系不和且长期受到父亲负面评价的青少年给上周五的情绪评分是9分,原因是那天他和父母一起出门吃饭,父母没有争吵,父亲还给母亲买了礼物。

    对遭受家庭虐待和暴力的青少年进行工作时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首先,要确认这些青少年已经受到保护,否则谈论受虐经历可能造成他们更大的痛苦。其次,不要把这些青少年当成不一样的存在,除了这部分经历,他们和其他人是一样的,在干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倾听他们关于生活的希望。如果这些青少年存在一些心理障碍,则更适合从他们健康的部分开始处理问题,如询问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需求以及想法。要以青少年的当下为先,然后才是过往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