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害虫生物防治关键技术

    贺丽容 严洁春 毕冬梅

    摘 要:害虫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害虫天敌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技术,通过天敌寄生或捕食作用,将害虫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阈值以下,可廣泛应用于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中。使用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可以降低农药施用量,有利于保护田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关键词:农业害虫;生物防治;生态环境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4-0108-02?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S476 ? ? ? ? 文献标志码:A

    为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落实“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的新理念,全面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技术,实现防控虫害、保护自然天敌、降低农药残留、保护环境和增产增效。

    1? 建立良好生态环境

    科学安排农作物品种和种植密度,合理轮作、休耕。保持田园清洁,及时发现并摘除病叶、病果、病株,遏制病害蔓延,及时处理田间病虫残体。加强水肥管理,避免串灌、漫灌,减少病害传染。建立果园生态系统,设置蜜源植物、引诱植物,同时进行果园生草、农作物间套种等农业措施,吸引天敌和培育替代寄主。增加农作物种类,保持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

    2? 利用捕食螨防治果蔬害螨和蓟马

    捕食螨是害螨、蓟马等害虫的主要优势天敌。捕食螨通过捕食害螨的卵、幼螨、若螨和成螨,以及蓟马幼虫,对害螨、蓟马发生为害有较强的控制作用。

    2.1? 清园

    为了减少越冬代害虫基数,可以采取冬季清园和春季清园措施。

    2.2? 捕食螨应用方法

    2.2.1? 挂袋法

    挂袋法适合使用在蓟马或害螨发生初期或发生之前,且植株较大的作物,如茄子、黄瓜、辣椒等。在蓟马、害螨刚发生或发生为害之前或植株定植后10~15 d,在每株植物中下部悬挂1袋(300头以上)捕食螨,3~4周后更换1次,连续释放2~3次。

    2.2.2? 撒施+挂袋法

    撒施+挂袋法适合蓟马或害螨轻度发生为害时。在田间已有蓟马或害螨发生并造成轻度危害时,将1袋捕食螨的1/2撒到主要为害部位,其余1/2挂在植株中下部。根据害虫发生情况,4周后再释放1次。

    2.2.3? 药剂防治+捕食螨

    如果害螨或蓟马已严重为害且发生数量较大时,要先喷施药剂,减少害螨或蓟马虫口密度,在药剂残效期过后再释放捕食螨。

    2.3? 田间管理

    释放捕食螨后,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必要时可选择生物农药。果园可进行人工生草措施,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4? 物理防治措施

    释放捕食螨后,可以采用设置杀虫灯、诱虫板等物理杀虫措施进行辅助防治。

    3? 利用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

    稻螟赤眼蜂为稻田螟虫优势种寄生蜂,能有效控制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和为害。在施用农药较少的稻田,稻螟赤眼蜂对二化螟卵的寄生率最高可达100%。田间释放稻螟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试验均取得显著效果,卵寄生率达70%以上。

    3.1? 开展稻田养殖

    在有条件的稻田开展养鱼、养鸭和养蛙等稻田养殖业,不仅可以去除稻田杂草,消除害虫,还对稻田有增肥效果。

    3.2? 释放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

    赤眼蜂通过寄生害虫卵,将害虫消灭于卵期,但是对害虫幼虫没有效果。因此一定要在害虫产卵时释放赤眼蜂,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赤眼蜂寿命5~7 d,可利用长效蜂卡。释放1次赤眼蜂可控制螟卵10~15 d,连续释放2次可控制卵期20~30 d。在越冬代螟虫发蛾始盛期开始释放,可降低害虫全年发生基数。

    3.3? 生物农药应用

    稻田有多种病虫为害,稻螟赤眼蜂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较好。对其他害虫如三化螟、稻飞虱等,要根据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施用生物农药,如用Bt杀虫剂防治三化螟、纹霉清防治水稻纹枯病、印楝素防治水稻螟虫和稻飞虱等多种害虫。

    3.4? 注意事项

    由于害虫天敌对化学杀虫剂的敏感性远远大于目标害虫,因此,在使用生物防治技术前15 d及使用后30 d禁止使用化学杀虫剂。如果有需要,可以进行局部应急防控,避免大面积使用。

    4? 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

    平腹小蜂是荔枝蝽、柑桔角肩蝽、舞毒蛾等多种害虫的卵寄生蜂,成虫在荔枝、龙眼树上活动,寻找荔枝椿象卵,把卵产在蝽象卵内,幼虫孵化后吸食蝽象卵液,消灭蝽象于卵期。平腹小蜂在蝽象卵内发育完成后羽化出成虫,可继续寄生更多的蝽象卵。因此,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不仅安全无污染,而且持效期长。

    4.1? 释放适期

    在每年荔枝蝽产卵初期和产卵高峰期适宜释放平腹小蜂,这个时期正是荔枝花蕾期和盛花期,不宜喷施化学农药防治虫害。广东地区第1次释放平腹小蜂时间在2月底至3月上旬,正是荔枝蝽刚开始产卵的时间,也可以通过剖开蝽象成虫腹部检查有无卵粒来预测产卵时期。第2次释放平腹小蜂时间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这个时期田间可发现大量荔枝蝽卵,此时第1次释放的平腹小蜂的后代也开始羽化,加上第2批平腹小蜂,便有足够的平腹小蜂来寄生荔枝蝽高峰期产出的卵。

    4.2? 释放数量和方法

    一般15年树龄以上的荔枝大树,第1批释放平腹小蜂500头,第2批释放平腹小蜂500头。10年树龄以下的荔枝树,每批释放平腹小蜂300头即可。释放平腹小蜂时,把蜂卡挂在离地面高度1 m左右,树体中下部荫蔽处1 cm粗以下的枝条上;或用书钉钉在叶片上,有卵的一面向下背光。

    4.3?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若荔枝蝽数量较多,在荔枝开花前先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如敌百虫等进行防治,7 d后再释放第1批平腹小蜂。实行挑治,在每年3—5月份,每3~5 d巡视1次田间,如果发现有荔枝蝽若虫或其他害虫为害时进行局部喷药防治,既省药又不伤害已释放的平腹小蜂。

    5? 利用丽蚜小蜂防治温室大棚白粉虱

    5.1? 释放时间和数量

    丽蚜小蜂的蜂卡适宜在粉虱发生初期、粉虱出口密度较低时,或在温室大棚农作物定植后7~10 d左右时释放。当粉虱成虫10头以下时,释放丽蚜小蜂2 500头/667 m2;粉虱成虫20~30头时,释放丽蚜小蜂3 000头/667 m2。每隔15 d放1次,连续放4~5次,累计释放1万~1.5万头/667 m2。粉虱成虫达40头以上时,应配合黄色黏虫板诱杀。

    5.2? 释放方法和注意事项

    使用时将丽蚜小蜂的蜂卡挂在植株中上部的分枝上。丽蚜小蜂羽化后,可自动寻找温室大棚白粉虱并寄生白粉虱的幼虫。温室大棚应正常放风、地面铺盖有塑料薄膜。在没有粉虱的温室大棚育苗时,如发生粉虱要及时防治。蔬菜定植前应对温室大棚进行清洁和熏蒸消毒。

    (编辑:季?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