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贮藏保鲜技术规范

    曾云流

    华中农业大学猕猴桃采后团队经多年的研究和比较试验,并集成了我国四川、陕西主产区及新西兰猕猴桃的操作实践,形成了适合于我国多数产区猕猴桃贮藏保鲜的技术规范。根据贮藏与分选的先后顺序,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模式(图1),模式1为先分选后贮藏,多数用于成品果或半成品果的短期存放;模式2為先贮藏后分选,适合于中长期低温贮藏保鲜。

    1贮藏果基本要求

    果品应具有本品种的果形、大小、色泽。采收适宜。缺陷果、腐烂果、落地果等级外果不应入库长期贮藏。

    2采收要求

    定期对果园进行清园、疏枝摘叶,清除裂果和烂果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在非严重干旱的采收季节,采收前10天内果园停止灌水,采前30天不宜施农药(图2)。应在阴天采收,炎热夏季可于凌晨至上午9点之间采收,果面未干时不宜采收。

    采果人员需剪指甲戴软质手套,使用专用具内壁防伤衬垫的采果袋,采果时轻拿轻放,避免损伤,并剔除缺陷果、腐烂果等级外果。

    3运输

    运输时应堆码整齐、牢固,果筐顶部应预留5 ~ 10厘米的空隙,中途不宜倒筐。运输中避免过度颠簸造成机械伤,如遇雨需用防水篷布遮盖果品(图3)。

    4商品化处理

    剔除无法达到鲜果销售要求的级外果。使用膨大剂且果皮较薄、不耐挤压和碰撞的品种不宜进行机械分选。使用洁净、无毒且达到足够硬度和耐挤压强度的包装材料。

    5贮藏条件

    放置于通风良好的预冷库中愈伤24小时,室内温度控制在约15℃,果蒂伤口颜色微变黄即愈伤完成。随后,利用压差预冷方式(图4)或者机械制冷快速冷却至5℃,维持24小时,再降温至贮藏温度。

    6入库贮藏

    选用库内的4~6个点进行温度监控。冷库在果品入库前2~3天,宜开机降温到贮藏温度,保持待用状态。

    用塑料筐或木筐包装果品时,厚度应不超过40厘米,最上层应留5 ~10厘米高(图5、图6)。果箱正面应做好标识牌,注明果实品种、产地、采收时期、大小等级、入库时间等信息。

    果实需分批集中入库,当日入库量不超过库容总量的1/4;每间库房装载完毕后,需在3天内将库温降至最适宜温度。入库完成后,宜在风机出口处用湿麻袋等透气保湿物覆盖。

    7冷库条件

    不同品种的贮藏相对湿度为90%~95%,而温度各不相同;通常,中华猕猴桃为(1.0~2.0)±0.5℃,美味猕猴桃库温控制在(0.0~1.0)±0.5℃。

    冷藏过程中,需控制温度在适宜贮藏温度的范围内,需避免局部或短时间不适温度的发生,导致果实表面发生结露现象及冷害,甚至冻害发生。

    8出库管理

    短期贮藏的果品可先分选再入库。成品出库一般服从“先入先出”原则,半成品出库应以库内果品质量为基础,“质量好的后出,差的先出”;出库后的果品,不宜再返回原库存放。

    9贮藏环境条件监测

    冷库采用计算机管理,库内温度、湿库、氧气、二氧化碳、乙烯浓度自动显示记录,可使用乙烯脱除机脱除乙烯。总损耗超过10%时应终止贮藏,及时出库销售。

    10贮藏果检查

    果实一旦入库贮藏,应不要或尽量减少倒筐检测和翻动次数。贮藏期间应隔10~15天抽检1次,检验项目包括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干物质含量、感染性病害等,据此确定果实贮藏寿命。随机抽检至少30个果实,当平均硬度≤3千克/厘米2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时及时出库。

    11库房清理

    在果品入库前一周或者完全出库后,应对库内烂果和废弃物进行清除,并采用二氧化氯或臭氧消毒等方法作无害化处理。夏天天气良好时,及时对果箱等器具进行清洗、消毒,保存备用。

    冷藏期间,每周开启臭氧发生器,使臭氧含量达到15毫克/米3,保持24小时。臭氧处理时,风机也要运行,使臭氧浓度均匀,但不能加湿。

    12通风换气

    贮藏前期待库内温度稳定后,每周换气一次,以及时排除库内大量的乙烯、二氧化碳、乙醇等有害气体。可在晴天早晨或者夜间温度较低时进行,每次30分钟以上;冬天外界温度过低,需防止冻伤。

    (作者联系电话:1517231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