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杜馨紫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华夏文明融合凝聚而成的精神文明财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花儿”是流传在中国西北部,反映西北各民族社会人文、民俗风貌的一种民谣形式的地方乐曲。古老的东方文明与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社会的飞速发展与现代乐曲的更迭,使“花儿”的传承与发展被扼住了咽喉。因此,“花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关键词:花儿;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州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一、“河州花儿”发展概述

    “花儿”是西北广袤的土地上妇孺皆知、流传甚广的一种民歌,最初是人们即兴的口头歌谣,源于公元何时已无从考证,学术上普遍认为“花儿”产生于明代初期,于清代最为鼎盛。“河州花儿”“洮岷花儿”和“西宁花儿”皆为花儿的几种类别,“河州花儿”源于甘肃临夏西南一带;“洮岷花儿”源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中部一带;“西宁花儿”则源于青海西宁周边区域[1]。2006年“花儿”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年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新中国成立以后几十载,“花儿”作为西北民歌被广泛地收集,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花儿”这种民歌的历史、曲调、唱词等开始了研究。20世纪后期以及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花儿”这种民歌遭到了重创,乡间少年纷纷进入城市打工,老一辈传唱者身后再无跟唱的少年;流行音乐、西方文化的传入使“花儿”这种民间艺术逐渐没落,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二、“河州花儿”的现状

    “花儿”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曾经的家家传唱、户户对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现代科技文明的冲击以及农村地区人口的流失,其生存空间正面临着萎缩。目前“河州花儿”的知名传承人有何清祥、董明巧、刘国成等,其中大部分传承者不识字,文化程度较低,尝尽生存的苦涩也就使文化学习无从谈起,平凡的土地劳作让他们练就一身歌唱花儿这种民歌的本领[2]。再看80、90后的一代人基本摆脱了吃不饱穿不暖的境遇,都有机会走进校园接受现代艺术的熏陶,因此流行乐以及新型娱乐方式从多个维度打压着“花儿”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花儿”在曾经的传承中,皆是凭借民间爱好者的言传。如今,“河州花儿”的根基遭到了破坏,陷入了传承危机。三、“河州花儿”发展和传承的SWOT分析

    (一)优势

    首先,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当前至关重要的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原生态、最纯粹的一面留给后人,并不断地发展创新,从而保持强大的生命活力。河州地区即如今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南部一带,是藏北高原与黄土梁的过渡区,山谷沟壑纵横,平坦土地稀少,多为干旱、半干旱气候,居住着回族、藏族、撒拉族、东乡族等。而这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使“河州花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保护,不会轻易地被外来文化同化或异化。其次,其自身深厚的文化内涵。在甘肃河州这片看似贫瘠的土地上孕育出“花儿”这种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只是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花儿”更是一种活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在《花儿集》里,“花儿”被分为30类,后来徐英国又将其划为50类。由此可以看出“花儿”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3]。

    (二)劣势

    第一,经济发展落后。甘肃省经济发展落后,文化建设发展面临资金短缺,虽然政府竭尽全力保护非物质文化,但由于发展经费匮乏导致针对“花儿”的发展规划无法具体落实。第二,研究工作相对滞后。近年来,一众“花儿”研究学者做了大量的挖掘、整理工作,为其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也仅仅是针对“花儿”这一大的范围进行统一研究,而忽略了各个地方存在的差异。由于发展研究工作没有及时跟进,理论滞后与客观形势的差异逐渐凸显。伴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花儿”的保护、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没落的速度,这就警示我们要将传承发展作为核心工作开展。第三,传播相对落后。河州地区在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界地带,这里地域环境相对封闭,很少有人知道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古河州地带。花儿的传播仅靠当地回族外出经商时带出,但也只是周边陕甘宁、青海、西藏、新疆的少数民族地区,能走出西北,把“花儿”唱到全国的舞台的专门艺人少之又少,因此“河州花儿”的现状令人担忧。第四,校园普及度较低。在现代化教育体系中,学校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教学,甘肃省“花儿”非物质文化也并未纳入义务教育之中。河州地区素有“花儿之乡”的美誉,河州本地的学生只知其名,却不知其意,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西洋与现代音乐,这就导致了与当地音乐文化相脱离的状态,很少接触当地情感表达的方式,自然而然放弃了本民族的特有文化与风俗习惯。

    (三)机遇

    第一,政府的重视及政策支持。自2006年“花兒”申遗以来,它的文学价值、社会价值、历史学价值、语言学价值备受学者瞩目。2016年,甘肃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花儿保护传承条例》,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并开展相关研究,制订了详细的方案计划。当地政府加大了对“花儿”传播发展的资金支持,加大扶持当地“花儿会”的活动力度,广邀全国人民前来参加;提供必要的资助支持“花儿”文集、光盘等各种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出版;鼓励“花儿”传承人和爱好者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4]。有了相关政策的支持,相信“花儿”的发展会出现新局面。第二,甘肃省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甘肃省经济发展一直以来以工业带动为主,但是近年来政府把打造文化大省的工作放在重心位置[5]。目前,已建成3个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基地,打造了众多像武威天马国际旅游节、甘南香巴拉旅游节等类似的节事旅游活动,在此文化建设基础上对于“河州花儿”的传播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机会。第三,文旅融合带来新机遇。2021年3月,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第三十六章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旅游业经过过去一年的停顿休整之后正在稳步复苏,生态游、民俗游、宗教游、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是目前最受欢迎的旅游形式。“河州花儿”是甘肃省旅游发展的文化资源之一,坚持非遗文化丰富旅游的内涵,旅游为非遗文化提供传播路径。“十四五”绘画的颁布也为“花儿”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

    (四)威胁

    第一,传承人难觅。“花儿”的传承群体相对固定,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薪火相传着,几个世纪以来,“花儿”都拥有传承的连续性与纯正性。但是,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农村人口进城务工,这直接导致了“花儿”的传承者消失殆尽。农村人口的流失致使“花儿”文化传承破裂,由此面临失传的危机。第二,市场需求逐步减少,“花儿”缺乏发展的动力。在过去传统的封闭社会里,河州广大劳动者“昼出耕耘夜绩麻”,“花儿”承载着劳动人民的忧愁、不幸、思念和理想,封建社会下的种种不幸和天灾人祸带来的悲苦、心酸等不幸遭遇都通过唱“花儿”得到释放。“花儿”是河州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唯一精神支柱,劳动累了唱上一曲,朋友之间对对歌,为了心中的姑娘唱上一曲。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以及电视、网络媒体的普及大大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人民生活越来越好,即便是当代农村,大部分农民也会通过网络媒体丰富平日里的生活,而创作“花儿”的心理动机逐渐消失,也不再成为唯一[6]。第三,城市化的生活对“花儿”接受度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花儿”也从乡间来到了城市,它洗去了一身的泥土,成了城市里的“奇葩”。城市居民听不懂歌词所蕴含的情感和对生活的向往之情。歌词以日常的说话方式歌唱底层农民的辛酸与希冀,没有体验过当地的文化生活体验就无法感受歌词曲调的语言情感,因此围观者也大多来自农村。四、促进“河州花儿”传承与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保护“花儿”传承人

    “花儿”申遗成功在某些意义上促进了其传播。但是,现代新型音乐氛围以及大众的偏好让传承人渐渐失去创新的源动力,对于传承人而言,保护工作是大势所趋,他们是“花儿”的载体,“花儿”未来的发展要靠他们,须加以关注。首先,要实行适当的激励措施。在经济方面,大多数传承人是家境贫困的农村人口,所以要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在社会地位方面,应对传承人进行官方认证,给予一定的社会定位;在名誉方面,对传播和发展“河州花儿”具有相当成果的继承者给予殊荣、表彰及奖励。其次,要建立独立的研究机构。仅仅靠国家的扶持和甘肃省旅游发展的带动是不行的,必须建立“河州花儿”传承与发展的专门机构,由专人负责,鼓励“花儿”传承人和爱好者对当地人员进行适当的教育培训,以便于寻找合适的继承人。再次,可以组织“河州花儿”的传承人参加比赛和文化节。“花儿”作为一种民歌,其艺术形式和曲乐之独特是传播发展的主要依赖。

    (二)要增强当地居民的乡土文化感

    西北地区环境恶劣,经济落后,这里的年轻人大都想走出甘肃、走出西北。很少有回報家乡、建设家乡的理想愿望,所以当地人对故乡的自豪感缺乏,主要原因在于本地青少年对乡土文化的认可度较低[7]。如果从幼儿时期就培养乡土文化感,有意或无意的灌输家乡的文化民俗等,让“花儿”从小就走进人们心中,相信“花儿”的发展又是另一番局面。

    (三)让“花儿”走进学校

    “花儿”是无形的艺术,需要世人口口相传方可将其千古传唱。让“花儿”逐步走进校园,走进学校音乐课堂,尝试着把“花儿”的文化讲述给年轻一辈,从娃娃抓起,体验、学习、传承发扬。如此“花儿”文化的传承人数量质量都会有相当大的提升。第一,让“花儿”走进幼儿园的舞蹈课堂。儿童在3~6岁主要是情感认知和行为认知发展时期,幼儿时期的儿童主要是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和成长,让“花儿”成为幼儿的舞蹈音乐,接触本土民间音乐,从小培养“花儿”民乐在幼儿心中的熟悉感。第二,让“花儿”走进小学、初中、高中的音乐课堂。这些阶段的儿童都有了普遍的学习能力、判断能力。可让“花儿”以校本课程的形式走进学校。让民间的老艺人打破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用其独特的方法来宣传“花儿”,训练学生。如此一来,无论是非物质文化的生根延伸还是对文化的传播,都可以让学生感受非物质文化的魅力与价值。第三,让“花儿”走进大学校园。大学的学习更加自由,多种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主题之一。大学也应当适当地举办关于非物质文化教育课堂、表演活动、比赛竞技等,给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提供传播家乡文化的机会。同时网络平台的开放给予当代大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线上可开设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开课,不仅是针对“花儿”,当代青年应多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的魅力所在。

    (四)举办相关的选秀活动

    就如旅游演出一样,选秀活动也会促使从事不同工作的人们去了解“花儿”文化。通过选秀活动弘扬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对各族人民的思想情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倡议所产生的商业以及文化效益在很多其他类似活动中被验证成功。选秀活动作为传播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的新途径,给“花儿”传承人的寻找提供了舞台,也是传达文化价值观的一种重要途径,它发挥的作用无可代替。

    (五)打造“非遗文化+旅游”新模式

    “花儿”是大西北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花儿人民”的精神家园。将民俗文化融入旅游观光中,可使游客更加了解西北文化。同时也可以让“花儿”通过五湖四海的游客带到祖国的每一个角落。因此,要重视旅行社的作用,把“花儿会”规划到旅游线路中,同时与河州乡村旅游相结合,举办让游客可以参与体验的节目晚会,让游客真正感受河州地区的民族风情和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的魅力所在[8]。参考文献

    [1] 杨育玲.花儿舞台表演与“非遗”保护探究[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7(2):20-20.

    [2] 安晓燕,宋倩.对甘肃花儿传承和保护的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8(29):181.

    [3] 阿忠荣.试论花儿的文化内涵[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5(2):48-53.

    [4] 董原,王嘉瑞.丝绸之路申遗甘肃段旅游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J].兰州学刊,2012(4):195-199.

    [5] 张永利,李新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文化产业发展融合的思考:以河北承德为例[J].品牌,2015(3):299-299.

    [6] 苏怡多,李坤.音乐选秀对文化传播的意义[J].甘肃科技,2012(8):107-109.

    [7] 杨妍.文化遗产与博物馆数字化[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4(9):37-40.

    [8] 范鹏.开发资源宝库,建设文化大省[J].社科纵横,2010(7):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