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报纸影印出版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方自金

    摘 要:当下民国文献保护计划逐步深入,文章分析了民国报纸的文献价值、存藏状况以及再生性保护的现状;并对民国报纸影印出版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民国报纸存在品种数量不足,大报较多、小报较少,缺乏深度整理等客观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国报纸影印出版应该加强顶层规划、重视地方小报出版和加强专业化深度整理的建议。

    民国时期在我国历史上虽然时间短暂,但却是我国历史上风云激荡、承上启下的关键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政治上经历了推翻封建帝制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次重大的政治革命,民主政治日益深入人心;军事上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国内革命战争,最终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旧中国走向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随着传统旧中国国门的打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日益密切,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无不产生激烈的碰撞与交融。民国文献作为物质载体,全面记载了这一时期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与国家振兴的奋斗历史,记载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并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光辉史实,记载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沧桑变化。因此,民国文献是我们贯通中华文化发展脉络、开展学术研究不可忽视的文献宝藏。

    对于民国文献的整理、保护与出版,自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上世纪80年代以后,大陆对民国文献的整理逐渐重视起来。[1]2011年,国家图书馆联合国内其他文献收藏单位,策划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项目,得到文化部、财政部大力支持。项目自2012年启动以来,民国文献普查、保护、海外征集等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重要成果,民国文献的整理出版工作更是进入了快车道。

    随着民国文献及其出版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国内逐步形成了一批以出版民国文献为特色的出版社,笔者曾工作过六年的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就是以出版民国文献数量最多、专业化程度最高的出版社之一。在参与民国文献出版选题规划、图书出版的过程中,笔者对于民国时期各类文献出版所涉及的问题做过一些粗浅的思考,其中关于民国报纸出版的思考尤多,今付诸笔端,以飨学林,期望对今后民国报纸的整理与出版工作能有一点借鉴意义。

    一、民国文献保护视角下的民国报纸

    1.民国报纸的文献价值

    我国早在距今两千多年以前就已经出现的《邸报》虽然具有了报纸的某些特征,但是与现代意义上的报纸还是有着较大的差别。《邸报》的主要内容是抄发皇帝谕旨或臣僚奏议的一种文献,可以认为是最早的“政府公报”。

    现代意义上的报刊,其实是报纸和期刊两种文献的合称,是清末民初随着西方印刷技术传入中国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文献载体。除了日常信息的传播之外,报刊的引入和流行,也极大改变了中国传统学术的面貌。在报刊引入之前,学术的载体主要是图书;而报刊流行之后,这种较之图书出版周期更短、传递信息更为及时、传播范围更广的载体,很快就承担起了学术传播的角色。从学术角度来看,一方面,报纸作为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要内容的文献载体,真实记录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态与内容,这恰好符合学术研究求真求实的根本要求;另一方面,除了刊载内容丰富多彩的新闻、时事之外,在启迪民众、普及教育的理念引导下,开设连续性专栏、刊发文艺、文化、学术文章,几乎是民国时期各类报纸的普遍特色。这种“报刊上学术作品的定期发表和学术话题的渐趋集中,亦促进了现代学术共同体的形成”[2]。因此,从上述两个角度来说,民国报纸对于研究民国时期的社会、学术发展等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

    2.民国报纸的存藏现状

    作为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的民国报纸,无论是在公共图书馆,还是在高校图书馆,一般都被列为特藏文献的范畴。但是,事实上民国报纸的存藏现状非常不乐观。

    首先,由于民国时期的特殊环境,当时的报纸除了一些大报之外,很多地方小报都是随办随停,即便是大报也是因战事而四处播迁,所以导致很多图书馆的收藏具有不完整性。对于单一某种报纸而言,几乎很少有一家图书馆存有自创刊至停刊连续完整的实体馆藏。

    比如1937年4月1日在桂林创刊的《广西日报》是民国时期广西省政府的机关报,李宗仁题写报名。1944年9月,日军侵入广西,桂柳会战爆发前夕,《广西日报》随省政府外迁,桂林版停办。后在宜山、昭平、百色等地复刊。抗战胜利后,迁回桂林直到1949年11月23日停刊。该报在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和其所处区域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等大型图书馆,均只有少量收藏,缺期严重。即或是民国文献收藏量最大的国家图书馆,所藏民国时期《广西日报》也不完整,其中桂林版共有合订本21册,从时间上看缺1937年10-12月、1938年、1940年全年及1948年12月至1949年11月;即便这样,有些月份缺少一天甚至几天的报纸也很常见。南宁版仅有合订本1册,时间为1946年6月至1947年9月。柳州版有合订本3册,时间为1946年8月和11月、12月,1947年1-2月、10-12月,1948年1-2月、6月和9月。

    其次,民国报纸的用纸是造成存藏状况堪忧的主要原因。中国是印刷术的发源地,但是在漫長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无论是手工抄写,还是雕版印刷,所使用的都是用以植物纤维为主要材料生产的手工纸,所以在古籍文献圈里素有“纸寿千年”之说,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雕版印刷的书籍就是宋版书,有些宋版书确实破损程度很低,甚至有些书纸张洁白如玉、墨如点漆,给人触手如新的感觉。

    但是,民国报纸是西方印刷技术的产物,随着报纸和期刊的大量创办发行,纸张的需求也空前高涨。原来的手工纸显然不能适应报纸和期刊的需求量,因此民国报纸、期刊所用的纸张基本都是机器纸。民国时期的造纸工艺相对于现在而言还很落后,纸张生产过程中所用的试剂酸性较大,所造出的纸也就酸性较高。这种偏酸性的纸张,很容易在保存过程中因与空气中的水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脆化。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大部分图书馆所保存的民国文献纸张掉渣、装帧结构破坏的最主要原因。据中山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古籍修复中心主任林明对国内41家民国文献收藏单位的调研,其中有35家图书馆的馆藏民国文献纸张已经达到了严重老化程度。[3]

    相对于图书和期刊而言,报纸的用纸更差一些,除了纸张老化之外,还会出现油墨渗透的现象,导致纸张两面的文字互相渗透,都模糊不清,难以辨识。而报纸一般开本较大,读者使用过程中翻检更容易对文献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基于上述双重原因,民国报纸相较于其他民国文献,存藏状况更令人堪忧。

    3.民国文献的再生性保护

    文献保护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 原生性(延缓性)保护与再生性保护。原生性保护是指通过一定的措施维护文献形体完整,如改善文献存藏环境、对破损文献予以修复,通过直接对文献原件进行保护,使得文献的文物价值得以充分实现,寿命得以延长。

    然而,与其他文物不同,文献除了本身的文物价值外,其内容往往也具有丰富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在保护过程中不能“只藏不用”。为了更加长久地保存文献,解决文献收藏与利用之间的矛盾,文献再生性保护应运而生。再生性保护是指将文献内容迁移到其他新的载体上,利用该原件的拷贝提供利用,藉以保护原件,其主要方法有影印、缩微复制与数字化等。通过影印、缩微化、数字化等手段对文献实现再生性保护,是保护与传承中华珍贵典籍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真实、清晰反映文献原貌,促进文化传播,有效地解决文献保护和利用的矛盾。

    缩微技术是文献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手段,经过百年实践检验,是稳定性好、安全性强、行之有效的文献抢救方法之一,在文献长期保存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1948年,我国图书馆界引入缩微技术,很快以其高密度信息存储的优点受到图书馆、档案馆的欢迎。1985年,为响应国家“抢救文化遗产”的号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成立,主要任务是具体规划和组织协调全国公共图书馆拍摄抢救1949年以前出版的古旧文献。1986年开始,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联合全国公共图书馆对旧报刊、古籍善本进行拍摄抢救,截至2013年底已完成缩微拍摄各类文献3万余种。[5]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缩微文献的充分利用提供了更好的空间,缩微胶片数字化成为新时期文献再生性保护的重要途径,以国家图书馆为例,截至2010年底缩微中心累积转换民国期刊图书19173种、20346册、436万拍。[6]为保护民国文献原件、解决民国文献藏用矛盾做出了突出贡献。

    影印出版是文献再生性保护的另一重要方式。从阅览角度来讲,影印文献是最接近文献原貌的载体,而且阅读起来较缩微文献更为便利。

    在国家重点文化工程“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实施背景下,国家图书馆从2013年开始面向全国组织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整理项目申报,依据文献资料类型、濒危状况、珍稀程度和社会需求,有计划、分步骤、成规模地推动收藏、学术和出版单位致力于革命文献与民国文献的整理与出版工作。经过数年努力,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8年底,共立项各类民国文献保护项目200项,完成95项,影印出版图书6232册。并逐步形成了“民国时期文献资料丛编”“对日战犯审判文献资料丛刊”“抗日战争文献史料丛编”“革命历史文献资料丛编”“民国时期珍稀档案、日记、手札文献”“民国时期文献目录、图录、索引”“民国时期小报系列”“‘满铁对华调查资料丛编”等系列性的影印成果,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科研单位、社会公众对民国时期文献的需求,也为民国文献的再生性保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民国报纸影印出版存在的问题

    从出版的角度而言,民国报纸的再生性保护主要有影印出版和商业数据库的建设两种类型。其中,关于报纸数据库建设的问题,张琪玉[7]、肖红[8]等人已有专门性的研究。故在此不再赘述,笔者仅就民国报纸影印出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1.品种数量相对较少

    就民国报纸影印的数量来看,民国报纸在各类影印本民国文献中无论是品种数量,还是册数,占比都还比较低。

    民国时期虽然存在时间短暂,但是随着西方印刷技术的传入和民国时期东西方学术思想的激烈碰撞,各类文献也呈现井喷的状态。据统计,民国时期出版的图书约有20万种,期刊约有2.5万种,报纸约8000种。[9]

    近年来,随着学术研究和民国文献保护计划的逐步推进,民国文献的影印出版也日趋火热。以影印数量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民国文献相关影印出版物总量为800余种,其中2000年后的出版品种就多达600余种,21400余册,[10]其发展速度甚至有超过传统古籍影印的势头。相对与民国文献总量而言,已经影印出版的民国文献还仅仅是冰山一角。

    另外,商业数据库也对民国文献影印出版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商业数据库迅猛发展背景下,还要不要继续影印,影印哪些内容,成了出版社在开展民国文献影印选题过程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但是,在已经影印出版的民国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型图书汇编和各类型的资料汇编占据了主流,前者如《民国文献类编》《民国文献类编续编》《民国丛书续编》等,后者如《民国时期关税史料》《民国时期教育史料》《民国时期社会调查资料汇编》《民国时期卫生资料汇编》等。相对而言,在已经出版的影印类民国文献当中,报纸的数量较少。以2016年为例,全国共影印整理出版的民国文献就有82种,3200余册。其中报纸类(不含期刊)仅有5种。[11]

    2.大报较多,小报较少

    就民国报纸影印的对象来看,呈现出大报较多、小报较少的现象。

    已经影印出版的报纸类影印文献,主要有:1983年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出版的《申报》,200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公报》,2010年凤凰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日报》,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近代期刊汇编”所收录的《民报》《新民丛报》《清议报》《湘报》《国风报》等,2016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京报副刊》,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群众日报》《每日时报》等。

    以上这些影印的报纸基本上都是民国时期的大报要报,而在8000种民国报纸当中,从数量上来看大部分属于地方小报。这类文献的出版,目前只有朝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各地小报汇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