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的共性与个性

    刘新林

    内容摘要:作为开设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中职语文”,相对普通“语文”课程来说,必然有其独特的个性以及要解决的特殊矛盾。中职语文教学承担的职能有两种:一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二是为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奠定基础,突出实践功能。

    关键词:语文 中职语文 共性 个性

    为加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扩大规模。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成效也初露端倪,“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一体化教学”理念深入人心。遗憾的是,在中职语文教育的研究方面,却缺乏应有的重视;对中职语文的反思和追问,也显得冷冷清清。虽时有一线教师左冲右突发表见解,但缺少理论化和系统化。

    语文,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在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我认为,中职语文教学发挥其应有的学科作用,必须明确中职语文课程的共性与个性。

    一.中职语文的共性——中职语文首先是“语文”课程

    中职语文的上位概念是“语文”,中职语文首先应是“语文”课程,有“语文”的共性。而语文的共性则集中体现在语文教学目标以及由此所规定的教学任务上。

    建国以来,语文教学大纲几经修改,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教会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目标没变。因此,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感知和触摸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优美的文字中,学会组织、调度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然而在语文课堂上,往往是教师洋洋洒洒的清谈、镜花水月的说教、天马行空的延伸、腾云驾雾的拓展代替了词句的积累、语感的培养、文章的品味和语言的运用等实实在在的语文实践。这种“非语文”、“泛语文”现象,在没有升学压力的中职课堂上,表现得尤其突出。长期缺失效果的课堂,已经让许多学生认为语文学不学都没什么多大关系。

    例如,一位老师在讲授白岩松《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时,滔滔不绝地讲述了白岩松、季羡林、冰心等多个故事,最后满怀激情地告诉学生,这篇课文批判什么,赞扬什么,阐述了什么道理及思想,却不让学生好好读一读、品一品文章的语言,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很卖力,而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只有简单粗糙的故事情节,收获甚微。我们经常抱怨学生说话结巴,语言贫乏,却很少反省自己究竟用了多少时间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除去实践别无它法。所以,语文课堂是以典范的教材为载体,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实践活动。当然,语文教学不能忽视与之相关的人文精神,但重视人文必须将其渗透于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否则就会成为政治课、思想品德课,或其它的什么课,这样既无助于语文,人文也会因失去其在语文领域的特征与优势而变得苍白无力。

    现在,“学校不重视、学生厌学、老师厌教”是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普遍现状。为改变这种现状,有的教师从职业教育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办学目的出发,主张“语文化”向“专业化”转变。或许他们认为,语文知识学生不听不学,跟“专业”一沾边就有兴趣了。

    例如,向电脑软件开发专业的学生讲授《智取生辰纲》,则设置情景讨论:假如你是杨志,在整个押送生辰纲的过程中,你应该如何合理安排任务,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向机电专业学生讲授《林黛玉进贾府》,则结合专业课《机械制图》,画出荣国府的院落方位图……如此牵强附会、不伦不类的语文课,必将导致语文学科指向模糊、目的丧失,让师生均疲惫不堪、无所适从,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没有什么作用。专业课的知识传授,语文课无法代替;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专业课也无法代替,这是不争的事实。教会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切实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语文老师没有理由舍此而顾其它。

    中职语文首先是“语文”,有“语文”的共性,开展中职语文教学必须依循自身学科特点与学科任务,紧紧抓住“语文”这条缰绳,唯有这样,才能创造有效果的课堂,体现语文的学科价值。

    二.中职语文的个性——中职语文应突显“职教”特色

    作为开设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中职语文”,相对普通“语文”课程来说,必然有其独特的个性以及要解决的特殊矛盾。《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备适应就业和创业需要的语文应用能力,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中职语文教学实际上承担了两种职能: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要为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奠定基础,突出实践功能。限于篇幅,本文仅从中职语文的教材及其评价两方面试展开谈论其个性。

    (一)中职语文的教材特色

    中职教育是就业教育,中职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主要是为了适应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用”上。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应以“用”为原则,在遵循语文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整合开发具有职教特色的语文教材。

    从体现职教特色出发,中职语文教材,至少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机嵌入语文学习与专业之间的联系。把表现时代精神的企業文化,诸如责任与诚信、敬业与乐业、创造与创新等文化元素融入语文教学;有选择地将适应学生不同专业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纳入语文教学,例如,借鉴中职英语教材分设《酒店英语》《机械英语》《幼师英语》的做法,是否可以考虑也分设《酒店语文》《机械语文》《幼师语文》等。

    第二,系统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改变口语教学训练体系不完整、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随意性大的特点,由词到句、由句成段,循序渐进开展训练,使学生可以自信大方地进行日常社交礼仪、求职应聘、专业解说、演讲辩论等。

    第三,重视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会写应用文是中职学生从业必备的素质,教学中除了训练学生日常事务文书写作外,还可以从学生的专业需要出发,开设相近的应用文体写作课程,如实验报告、产品说明、秘书公文、导游词、广告词写作等。

    (二)中职语文的评价特色

    挣脱了升学压力和考试指挥棒约束的中职教学,其评价方式应该更加呈现人性化和多元化特点。遗憾的是,中职语文的评价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存在着许多弊端。表现在:把评价简单地等同于考试,以一张试卷考出的分数高低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评价主体单一,仍以自上而下的评价为主,教师扮演着裁判法官的角色。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促进教与学的发展,师生的学习与研究的热情也在这种评价方式中消失殆尽。

    斯塔弗尔比姆说“评价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科学的评价方式,将使每一个参与者都获得强大的动力支撑和成功体验的机会,中职语文更要充分利用好评价这个工具,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彰显职教特色。

    1.评价内容多样化

    首先,口语交际纳入评价范围。语文教学过程是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过程,而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只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作出评定,作为语文课程的一个主要领域口语交际却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如果我们的考试评价中没有“口语”这一块,那么,口语交际教学还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难以得到有效训练和大幅度提高。

    其次,独立测试应用文写作水平。职教的应用文写作重视程度确实强于普教,但由于应用文授课难免枯燥,学生写作底子又差,因此,教师在应用文教学中,往往存在走过场的情况,学生连一张请假条也写不正确的很多。为引起教学的真正重视,应用文写作水平不妨独立测试,以负责任的态度,力求使每一个学生的应用写作水平都达标。

    再次,评价内容要贴近生活。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设计向生活辐射的测试题,力图诱导出学生在真实情境下的语文能力。要把考试评价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所具备的文化素养,分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评价方式人性化

    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教师应通过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交流互动,以观察、访谈、作业、练习、收集资料、讨论等方法,关注学生的动机取向、学习兴趣、努力程度、学习策略、意志品格和人格个性等,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事实,在评价中体现人文关怀。学生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个体,他们在学习中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使学习过程带有了很强的个性体验。那么,人性化的评价不但允许学生存在理解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学习理解的差异,甚至学生合理的“偏见”。

    3.评价主体多元化另外

    为发挥评价的调控与改进功能,应改变评价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而使评价主体多元化。通过他评、自评、互评等方式,让评价成为学习与交流、激励与发展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是一门具有鲜明共性与个性特征的课程。一线教师,应明确中职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首先,要把语文上成语文课;在此基础上,还要把语文上成具有职教特色的语文课,使之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熬碧紅.中职语文教学定位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3,(3).

    [3]王宝文.职教语文应姓“职”[J].林区教学,2009,(4).

    [4]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修订说明[Z].2008.

    (作者单位: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