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琵琶曲《天鹅》的艺术表现手法

    姚莉娟

    摘要:琵琶曲《天鹅》由刘德海先生创作于1984年,是一代名曲,曲目表现了天鹅自由洒脱的高洁气质,是极具代表性的琵琶曲目之一。为深入了解名曲《天鹅》,本文从曲目结构、直接表现手法和间接表现手法等角度解析琵琶曲《天鹅》。通过分析,笔者对曲目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更加系统地把握了整首曲目,在分析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了刘德海先生想要通过乐曲表现的情感及信念,为笔者今后的演奏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方向。

    关键词:艺术表现手法;乐曲结构;演奏技法;整体风格;演奏状态;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6-0021-02

    在我国众多乐器中,琵琶是极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不论是音色、音域,还是营造情景和表现手法,琵琶都将其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琵琶乐器完美诠释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广博高深。琵琶演奏是演奏者对乐曲的二次创作,是演奏者演奏技法的集中体现,表达了极为深远的思想内涵。

    1琵琶曲《天鹅》的结构分析

    琵琶曲《天鹅》的结构可分成四段分析。

    第一段:首段乐曲是琵琶曲《天鹅》的首次变奏,悠扬的慢板可将我们带到一幅淡逸劲爽的画作中,乐曲的天鹅犹如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滑翔,安逸舒缓的缓慢飘动,乐曲的一段应用很多三连音、装饰音和切分音,三种音值相互依衬,为天鹅乐曲增加了诸多趣味,让固定的音符变得更具活力。随着2/4拍和4/4的进行,绵延起伏的天鹅乐曲让音域变得更加悠长。首段乐曲长轮中结合了左手颤音的演奏手法,让乐曲变得更加宽广,使得乐曲变得丰满起来,提升了乐曲的艺术性和可听性[1]。

    第二段:琵琶曲天鹅的第二段最乐曲中最多变的一部分,相比于第一段,第二段乐曲更加丰满,第二段主要应用了主体加花变奏的手法,使得乐曲节奏张弛有度,急缓适中。琵琶曲作曲者将节拍编排成2/4拍、5/8拍、3/8拍、4/8拍等多种八拍相结合的方式,把天鹅的形象生动的描绘出来,真实勾勒出天鹅捕食、嬉闹和滑行的景象,作者家在第二段乐曲中加入了右手抹、打、勾等艺术手法,使得乐曲既丰满悠扬,又仿佛加入音响一般[2]。

    第三段:相比于第二段,乐曲第三段相对平缓,应用了传统五声音阶逐层递进的形式,让乐曲变得更加婉转,宛如山谷般环绕回旋,第三段在第二段音响效果的基础上犹如加入了古筝音色,使得天鹅乐曲的旋律四周环旋、上下起伏。第三段演奏更具深意,表达了极为深刻的内涵,给人一种心潮澎湃、荡气回肠的感受,引人心肺,令人沉思,并追寻旋律双目紧闭,手足并用。

    第四段:第四段是乐曲的最后一部分,也是琵琶曲天鹅中最为多变且手法丰富的一部分。第四段是对乐曲的总结,充分表达了天鹅的内涵主题,和天鹅小标题“献给正直者”相呼应,充分表达了善良淳朴、无畏进取、敢于登顶的精神品质。作曲家创作中采用了不同的音区、音色、力度和速度让乐曲的散发力直击心灵,通过音量的变换让人心潮澎湃。第四段在演奏过程中应用了很多长轮、摭分的右手弹奏技巧,使得天鹅进取迎难而上的精神愈加显现,曲目尾声处还加入了反弹的右手弹奏技巧,出其不意的和弦让人惊喜万分。曲目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借鉴了很多西方曲目,加入了和声色彩配置、复调构思,这些技巧的运用都为琵琶曲天鹅增添诸多新意,让天鹅乐曲婉转萦绕,浪漫非凡[3]。

    2琵琶曲《天鹅》的直接艺术表现手法

    2.1右手演奏技法分析

    (1)“反弹”与“正弹”表现手法与运用。“反弹”是指用指甲的反面波动琴弦演奏,“正弹”与之相反,“正弹”用正面拨弦,反正弹是极为常见的琵琶曲演奏手法,“反弹”音色相对柔和,“正弹”音色较为粗犷。天鹅创作者刘德海表示:“正弹虽美,纯美则不美矣”,意为“正弹”虽优美,但没有“反弹”则存在不足,刘老先生把“反弹”和“正弹”演奏手法融合到一起,便有了如今的“反正弹”演奏技巧。乐曲天鹅起始部分便运用了“反正弹”演奏技巧,乐曲演奏初始时还加入了左手拨弦,所以演奏一开始音乐随机丰满,宛如天鹅在湖中滑行,跃跃欲试犹如猛然立于琴弦之上。乐曲结束阶段应用了大量“反弹”,乐曲经柔和舒缓的“反弹”技巧衬托,天鹅仿佛淡然舒展,在水面随波飘荡,勾勒出一幅圣洁平缓的画面,在持续的“反弹”技巧映衬下,听者被带入无限遐想的空间[4]。

    (2)“长轮”表现手法与运用。“长轮”即轮指,轮指是琵琶曲演奏中极为关键的演奏手法,轮指主要采用右手弹奏,按照五指顺序波动琴弦,声响随五指波动而改变。轮指手法分很多种,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长轮、全轮和半轮。乐曲天鹅中主要應用“长轮”演奏技巧。轮指奏声恰似珍珠落玉盘,乐曲天鹅演奏一开始便采用了一段“长轮”手法,在犹如珍珠落玉盘声音的衬托下,天鹅的洁白、纤长的身型仿佛应曲而出。

    (3)“一对一轮指”表现手法与运用。琵琶曲《天鹅》乐曲靠前部分应用了“一对一轮指”的方式,轮指是乐曲天鹅“线”的有力体现,通常情况下“一对一轮指”是对某个音做线的演绎,轮指可改变原有的风格,一个手指对应一个音,不同的音连成一条线,乐曲五声音阶连续摸近可让乐曲声音线条更加流畅,让听者有清新活泼的感觉。

    (4)“凤点头”表现手法与运用。在众多传统演奏手法中,“凤点头”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凤点头”主要采用食指和大拇指搭配完成,大拇指负责反弹四弦,食指负责摇动一弦,二者紧密配合,通过控制琴弦频率,使得乐曲演奏更加紧密。“凤点头”手法通常运用在“紧打慢唱”的高潮之后,“凤点头”有力的音色及其振奋的旋律强弱分明,完全诠释了天鹅远飞,逐渐消失在实现之中的情景。

    2.2左手演奏技法分析

    左手“泛音”演奏技法:“泛音”是琵琶曲演奏时极为常见的左手演奏手法,具体操作是右手正常触弦,左手手指尖部轻放在品的下方,演奏时,右手拨弦后左手随机放开琴弦,此时便可发出空灵且悠扬的声音。琵琶曲《天鹅》中运用了很多“泛音”演奏技法,曲目演奏于人一种灵动轻快、自然释然且耳目一新的感觉。

    滑音、打音、勾音技法:琵琶曲《天鹅》起始演奏部分,运用“mi”到“sol”的滑音,滑音演奏下手要轻柔,速度要缓慢且稳定,乐曲开头的滑音勾画出天鹅静于湖中自然祥和、舒缓安逸的情景。打音和勾音演奏技法通常表现天鹅的状态,譬如灵动、活泼等姿态,打音和勾音弹奏出的音色可将人们带到天鹅圣洁无暇、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天鹅曲目末尾应用了一长句滑音,借此表现出天鹅在水中嬉戏的俏皮可爱[5]。

    推拉和吟揉弦技法:《天鹅》整首曲目中,情感表达极为丰富,其中应用了大量的推拉音和吟揉弦演奏手法,推拉和吟揉弦贯穿了整曲演奏。

    (1)吟揉弦技法:琵琶弹奏左手技法众多,最为常见且难度最大的就是吟揉弦,吟揉弦是一种润色性的技法,可让曲目更加丰满。揉弦起源于西方,西方弦乐器常用吟揉弦的弹奏手法,由于琵琶乐器与吟揉弦有相近的地方,所以吟揉弦被广泛应用于琵琶曲演奏,吟揉弦可美化音乐,让情感表达更具实意。

    (2)推拉技法:推拉音又可称为推挽音,推挽音的作用是表现不同的滑音,在我国民族乐器演奏中十分常见。通常情况下,推拉音音域范围只能应用在本音和高于本音的小三度以内。推拉音具有深化乐曲表现的作用,与吟揉弦有共性之处,推拉音弹奏出的音色十分柔美,可充分表现出乐曲的多项情感。

    3琵琶曲《天鹅》的间接艺术表现手法分析

    气息和形体动作是最為主要的间接艺术表现手法,结合气息和形体动作可让乐曲演奏更具感染力。《天鹅》曲目表现了天鹅自由洒脱的形象,借此赞扬生活中具备天鹅气质的人。乐曲演奏不仅需要左右手娴熟的技法,还应结合气息和形体动作将曲目完美的表现出来,气息和形体动作构成了完善的音乐表演。

    例如,乐曲开头处“mi”音,运用了一、四弦分的演奏手法,演奏时动作要缓,气息要长,形体动作要抬起右手,配合缓慢的呼吸,音节结束后,落手的瞬间食指和大拇指要在弦上缓慢弹出,让声音厚而不浊,身体需要跟随气息带动而提起,手臂随音符摆动,演奏旋律配合舒缓的形体动作,表现天鹅高贵挺拔的气质。乐曲演奏之前,演奏者应保持静逸平和的心态。乐曲后半段主要勾勒天鹅戏水的情景,天鹅时而入水,时而喝水,表现了天鹅活泼俏皮的形象,此时演奏者的形体动作要随之改变,略带跳跃感,动作幅度要小且明显,随着拨弦强弱变化让音乐变得更具活力。

    4结语

    如上可知,《天鹅》一曲应用了多种表现手法,通过研究分析直接和间接表现手法,笔者对《天鹅》乐曲的理解有了更大的提高,《天鹅》一曲仿佛有了生命,笔者被刘德海先生艺术追求的态度深深感动,被先生创作理念深深折服,对笔者日后艺术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孙雁雁.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天鹅》作品的艺术继承与创新[J].戏剧之家,2019(21):78-79.

    [2]张珂瑶.“四弦不似琵琶声乱写真珠细撼铃”:琵琶曲《天鹅》的技巧诠释与情感表达的结合[J].艺术品鉴, 2020(9):42-45.

    [3]刘明洋.刘德海“人生篇”琵琶作品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9.

    [4]丁英超,赵融.琵琶曲《天鹅》的演奏技巧与艺术表现分析[J].北方音乐,2020(16):63-65.

    [5]周也然.论刘德海琵琶曲《天鹅》的演奏技巧和艺术表现[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9.

    (责编: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