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线上教学”中的“新”与“旧”

    马千惠

    屈原在《天问》中写到:“蜂蛾微命,力何固?”一人力轻,万人力重。荆楚之地疫情肆虐,“线上教学”在新意之外,更多是震撼的感念,亿万教师用极短的时间掌握网络教学技能,顽韧地将教育之火接续点燃。有幸与如此仁人教师并肩片刻,在最艰难的境地里,继续教书育人的使命,甚幸。谨为此文,将这段时间的感想与经验记载,可在千万程的教师生涯中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语文教学看似易,实则难。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学的掌舵之人,须将千年前长安的驿站、姑苏的船教予学生驾驭与思考。江枫渔火无论已眠未眠,诗人千年前昭示的真理,须由语文教师娓娓道来。一夜看尽长安花的上榜人建功立业,远离庙堂恃才放旷的旅人却留名红尘留名诗篇,其中玩味,也须语文教师系统的教授。

    “旧”为“新”之基,“新”为“旧”之继

    语文的“线上”教学需要切中肯繁,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将简单的知识优美化。不求学生洞彻觉达,也希望学生对所学知识圆融纯熟。线上语文教学有很多新问题实则是旧问题的衍生,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了困难。

    首先,需要教师时时在“钉钉白板”记录课堂的关键词,便于学生做笔记,理思路,不能只用PPT一讲到底,学生只看PPT会容易走神。将“钉钉白板”作为网络教学中的“黑板”,吸收实体课堂中“黑板”的功能,启发学生思路,带动学生思考。

    其次,语文学习有他的特殊性。2011年版的《课标》“前言”的“课程性质”部分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除了行语言沟通表意之用,还应融汇古今优秀文化,尽可能的提升学生语感,增强学生对民族语言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发掘传播汉字、汉语之美,使学生会学语文,会用语文,乐学语文。既要发挥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又要兼顾语文学习的“人文性”。

    以诵促学,以读促习

    在实体课堂中,教师可随时请同学诵读课文,早读也可以“实地”考察学生,是否认真读、背。那“线上教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早读时间,或者课前十五分钟,教师可在班级群里发家校本,要求学生以语音的形式提交诵读作业。学生提交的语音内容,教师与学生都可以反复听,便于教师指出学生的问题,也便于学生自省。时间长了,可以明显地看到学生在诵读方面的进步。这是实体课堂所没有的得天独厚的教学技术,非教师个人之力所能为,需要借助钉钉等教学工具的优势。诵读多了,语感强了,文字审美能力也在提高。文字审美能力高了,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都有助益。

    展示教师的多面性

    一位语文特级教师曾说过,中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有灵气、有思想、有底蕴的教师。教师这一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丰富的,有层次的,多面的。既可以致力于成为“研究型教师”,也可以同时成为“魅力型教师”。两种角色的兼容,可以通过网上教学有效实现。

    “线上教学”虽与实体课堂有诸多迥异之处,但“线上教学”有他獨特的魅力。线上教学便于搜集学生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成果,教师也能以最快的速度,给予学生反馈。现如今,网课已经是有自己独特魅力的教学形式。与实体课相辅相成,互补不足。“线上教学”,也是检验教师是否与时俱进的试金石。“线上教学”是对教师语言表达能力,信息归纳能力,课堂把控能力的新考验和新机遇。

    实现课堂的“双主体”

    现代课堂,不应唯师独尊。学生和教师,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教师的教学功能和学生的学习功能,应该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线上教学”所引导的网络直播互动模式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一互动。学生可以通过“互动面板”得体地打出自己的疑问,教师看到后可以即时解答。与实体课不同的是,学生提出问题的瞬间,并不会打断教师的教授进程。教师可以择时回答学生的疑问,并加以阐释。

    新时代的教师,应有包容、创新、反思之精神。在课堂中,应该淋漓地向学生及家长展示“语文”人的魅力。语文教师尤其可以将平时的读书、思考、研究、实践在“线上教学”中诉诸课堂。“线上”教学模式中既能形成魅力型的课堂,又能体现出魅力型教师的风格。

    教师亦需要匠心精神。教师的匠心精神,是日日夜夜的精益求精,天天年年的千锤百炼;是以巨大的毅力克服自身的苦累与瓶颈,用汗水与智慧,浇灌每一朵花。正如《耀眼》中所叙:“落日之前弥漫开的阳光气息,每一天都那么的耀眼。过去了一个没什么了不起的一天,又会迎来没什么特别的一天。但人生值得一活。”教师的一生,应该勇敢担当。

    五月将至,所有语文教师依然热情而纯朴地在教育岗位中为孩子们讲高高的天,授长长的路,将一生慷慨赠予所有热爱语文的学生。“寓善为于谦逊,怀赤诚而前行。”语文教授一课,如参禅打坐一日,年轻的思想诉诸课堂,同日夜山川交谈,与辽阔壮美接壤,继而赤诚盛放乘风破浪驶向远方,而时间之舟也已悄然承载近月来的特殊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