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员干部要积极倡导的三种作风

    梁晓宇

    摘 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新时代,我们必须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用优良的作风带动全党良好风气的形成。具体而言,党员干部要积极倡导和弘扬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和求真务实的作风。

    关键词:党员干部;倡导;作风;弘扬

    中图分类号 D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0475(2020)03-060-04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外化,是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思想品质、工作状态、领导品质和道德情操的综合表现,是党服务形象的重要体现。好的作风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事业成功的保障。党的作风直接而深刻地反映了党为人民群众的服务态度和服务精神。因此,全党要积极倡导优良作风,以优良的作风服务人民,用好的作风来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

    一、积极倡导艰苦奋斗作风

    艰苦奋斗是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锐利武器,是党的事业前进的“推进器”,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遏制腐败的精神防线。艰苦奋斗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我们要与时俱进地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解放战争时期的井冈山,毛泽东、朱德与红军战士同甘共苦,每天只有五分钱的伙食费,吃着红米饭,喝着南瓜汤,粮食紧张的时候,还带头吃野菜。他们身先士卒,与普通战士一起参加劳动,共渡难关,极大地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毛泽东于1965年重上井冈山时感慨地提到了当年异常艰苦的战斗环境。延安时期,毛泽东布衣草履,素食茶饭,经常废寝忘食工作。在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和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与人民群众一起吃同样的小米饭,穿同样的补丁衣服,享受同样的生活标准,并且带头参加生产劳动。警卫人员见毛泽东总是穿着打着补丁的单薄棉衣,为他做了一件狐皮大衣,可毛泽东却婉言谢绝,并建议把珍贵的狐皮大衣卖到国统区,为延安换回一些紧缺物品。周恩来和任弼时都参加过纺织生产比赛,两人还被评为纺线能手。延安“五老”之一的林伯渠作为边区政府主席,两袖清风,平时住在旧窑洞里,在身体十分虚弱的情况下,仍拄着拐杖坚持深入农户家,嘘寒问暖、了解实情。朱德经常背着粪筐拾粪积肥,驻到王家坪后,还开垦了3亩荒地,种了10余种蔬菜,种植的大南瓜还在边区生产展览会上展览,使参观者备受感动,无比敬佩。一位老延安人回忆:“延安时期那么纯朴、那么美好的生活气氛,就是大家抱着一个崇高的理想,要创造一个新的美妙的生活,新的中国与世界。生活虽苦,但苦在体肤,乐在其中。”[1](P.63)中国共产党人用坚强的党性塑造出了优良的党风,用“延安作风”代替了“南京作风”,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崇高形象。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号召全体党员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对于社会主义中国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丢不得,“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2](P.240)。在三年困难时期,毛泽东七个月没有吃肉,也不喝茶。当时全国各级党的干部在毛泽东、刘少奇和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影响带动下,都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这种伟大的榜样力量深深地感染和教育着广大人民群众。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严肃批评了党内少数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生活特殊化的问题,认为特权问题如果不解决,我们党就没有讲话的权利。他还要求党的高级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发扬艰苦朴素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纠正不正之风,不做“官老爷”。江泽民把艰苦奋斗作为党用于创新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对艰苦奋斗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六大闭幕之后不久,胡锦涛就带领党中央领导同志前往西柏坡学习考察,重温毛泽东“两个务必”精神,并指出“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凝聚人心、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3](P.856)。习近平在《网民呼吁遏制餐飲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了重要批示,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指出改进工作作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了,有一些党员和干部渐渐淡忘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有的人甚至认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与大环境不协调的表现,是不够时尚的表现;有的领导干部认为,经济要发展,讲点排场是完全必要的,这些错误的认识是非常有害的。我们应该看到,虽然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提升,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也是与日俱增,大国地位得到有力彰显,但必须承认,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比较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党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即使国家富裕了,人们生活改善了,党也要自觉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在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要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风气,就必须树立好三种意识。一是要树立“传家宝”意识。艰苦奋斗精神一直伴随着党从弱小到强大,从局部执政到在全国长期执政。我们党正是凭借艰苦奋斗精神凝聚起党心民心,使党领导的全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胜利。二是要树立习惯意识。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习惯意识在本质上是态度问题,只有态度坚定,才能将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内化为持久的、自觉的、全方位的行动。三是带头意识。改革开放正处在关键时期,更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影响、带动和教育广大党员,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来推动各项工作。应带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把艰苦奋斗精神落到实处,绝不当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艰苦奋斗精神是领导干部抵御金钱和权力诱惑的重要法宝,“只有领导干部率先崇尚节俭,坚守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才能遏制奢靡之风,真正回归艰苦奋斗的传统”[4]。因此,各级党员干部要树立带头意识,自觉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把艰苦奋斗作为一种崇高的责任来担当,作为一种纪律来遵守。

    二、积极倡导廉洁奉公作风

    清廉乃为政之道。与廉洁奉公相对立的是奢靡之风,奢靡不仅仅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思想认识。奢靡是一个阶级性、历史性很强的概念,而奢靡之风是在以物质享受和消极颓废为主导的思想意识支配下的一种行为习惯。新时代,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奢靡之风,强调廉洁奉公意识。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重复上演着“节俭则昌,奢佚则亡”的规律。“廉洁”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屈原的《招魂》一书,“朕幼清以廉洁兮”。在中国历史上,大凡比较清醒的执政者,都是廉政思想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们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官员的廉洁自律和崇尚廉洁的社会风气,会直接影响到政权的稳固。秦汉时期,中国的统治者们秉承了韩非子“明主治吏不治民”的理念,在选拔各级官吏的过程中,都把是否廉洁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唐太宗李世民认为,节俭小可治家,大可治国。他诏令群臣,“自王公以下,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断。”宋代理学家朱熹崇尚中华民族传统的勤俭、廉洁美德,他的政治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节俭内容。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教育各级官吏要廉而不贪,他还勤于政务,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官吏。康熙以大明王朝的衰败为教训,把节俭当作治理国家的一项基本原则。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家们对廉政有着经典的论述,如“廉者,仕之本”“公生明,廉生威”等具有深刻伦理内涵的古训。中国古代的贤君明主无一不重视廉政,这些思想现在仍具有进步意义,对我们有很大的启迪价值。

    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始终把清正廉洁作为最起码的政治要求和道德价值取向。廉洁自律是一种人格力量,也是一种道德标准。廉洁文化始终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毛泽东一直视官僚主义是服务型政党最大的隐患,一直坚持反对腐败、反对官僚主义。在局部执政时期,毛泽东就一直强调反腐和反官僚主义问题。中央苏区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创办了《红色中华》《青年实话》《斗争》等报刊,对党员干部的不良作风进行彻底的揭露和批评。在特殊的环境下,毛泽东对党内腐败采取了零容忍的态度。对于触犯苏维埃刑律的贪污腐化分子,不论职务高低,一律绳之以法,绝不姑息迁就。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工农检察部正式成立并开始办公。1932年,中央苏区开展检举运动,先后有42名贪污分子被检举揭发。延安时期,党十分重视依法治吏反腐,边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管理公职人员的制度。“《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条例(草案)》规定:贪污数目在1000元以上者,处以死刑。贪污数目在500元以上者,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死刑;贪污在300元以上500元以下者,处3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5](P.103)对腐败的零容忍,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党对执政后可能出现的腐败问题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毛泽东还多次专门做了强调,特别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这一问题,为全党敲了警钟。针对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所面临的严峻考验,中共中央开展了执政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整党整风运动,目的是让干部克服以功臣自居的骄傲自满情绪。在整风运动和“三反”“五反”运动中,党中央还清除了刘青山和张子善等腐败分子,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保持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提出了要发扬“大公无私、服务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要求。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时指出:“对党员干部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6](P.379) 1995年,江泽民结合反腐败斗争的经验,强调要对党员干部重点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胡锦涛强调要创建一个“为民、务实、清廉”的党,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2013年6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要求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严格管理自己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搞以权谋私,不搞特殊化,为全党同志树立爱党爱民、勤政敬业、廉洁奉公的榜样。党章对干部也有明确的要求,其中一条要求就是“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

    党员干部保持清正廉洁,要从三个方面去努力。一是要经常去思考当官是为了什么,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党和国家的事业当中,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功名利禄,以积极的心态做好本职工作,以执着的心态去为民办好事;二是要经常思考干部要做什么,杜绝“只要在政治上不犯错误,吃点、喝点、拿点算不上什么大事”的错误想法;三是要经常思考身后应该留点什么,要从整个人生的长度和宽度去看待为官,人的一生既漫长又短暂,纵观宇宙,个人短暂的一生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为官要对得起历史、对得起人民,为党和国家多作贡献才是为官的正途。

    总之,清正廉洁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把清正廉洁作为干部的执政要求,是保持共产党员服务形象的需要。淡泊名利、清正廉洁既是党员干部的本质特征,也是党员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经受住各种考验,敢对奢靡之风说“不”,做到淡泊名利,保持清正廉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维护党的良好形象。

    三、积极倡导求真务实作风

    党章规定了党的干部必备的基本条件,其中一条就是“实事求是,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7](P.50)。求真,就是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务实,就是要在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实践。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必须做到求真与务实的统一,既要坚持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又要严谨扎实地去干事、求实效。与求真务实相对立的是形式主义,形式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必需的,但形式主义却是人为的,是披着形式的外衣,做着与内容不符的事情。形式主义是阻碍工作的绊脚石,是人民群众最为厌恶的不良工作作风,民间“热热闹闹造声势,认认真真走过场”之说绝不是空穴来风。

    把求真务实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本要求,是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要求全党脱掉洋装,换上中国装。从中国实际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问题,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这样新型的革命道路。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告诫全党要实事求是、力戒空谈。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继续坚持和发扬了求真务实的作风。邓小平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鼓实劲,要切实解决问题,要踏踏实实地工作”[8](P.99)。江泽民要求党员干部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胡锦涛深刻分析了求真务实的内涵,为全党在实践中坚持求真务实指明了方向。共产党人要求的“真”,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之真,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之真,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和人民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要务的“实”,包括艰苦奋斗之实,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发展是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和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求真务实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一个鲜明特点,主要表现在“从思维方式上实现求真务实,从发展理念上实现求真務实,从制度定型上实现求真务实,从全面从严治党上实现求真务实,在新的时代高度上实现了思想路线和作风上的综合创新”[9]。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设真心真意为民服务的执政党,就必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弘扬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党来源于群众,说明中国共产党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是在人民群众中成长、发展和壮大起来的,没有人民群众作为坚强的后盾支持,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党员不等同于一般群众,指的是党员和普通群众一样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一样权利和义务,但是党有自己的组织和制度,党员应该比一般群众的觉悟更高,道德品质更好,并且不得谋取任何私利和特权。党是人民群众的领导核心,指的是人民群众自觉地把权力赋予了党,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需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过程就是党带领人民群众逐步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党以先进的理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去影响和带动群众去贯彻党的主张,从而有效地实现党对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党是人民的工具,指的是党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执政,人民群众不是执政党实现其特殊利益的工具。恰恰相反,党是人民群众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群众是最讲究真实的,他们对每个干部都会“听其言而观其行”,他们更看重的是党的干部怎么做事,怎么做一个合格的人民公仆。如果大搞形式主义、形象工程,会让老百姓非常反感。

    只有把求真务实的要求落到实处,求真务实的精神体现在工作中,才能正确认识和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的理论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郭德宏.永恒的延安精神[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2] 毛泽东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陈金龙.奢靡之风当休矣[N].南方日报,2013-08-04.

    [5]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 鄧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 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8]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 俞国锋,林鸿熙.求真务实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鲜明特点[N].福建日报,2017-09-25.

    【责任编辑:刘中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