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张静

    【摘要】目的 探究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将其分成50例对照组和50例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依从率及其SCL-90评分情况。结果 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护理后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几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SCL-90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 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护理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优,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改善了患者消极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恢复。

    【关键词】心脏康复护理;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态;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32..02

    根据我国医学研究来说,心梗属于临床血管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它的病情发展较快,病死率较高。此种疾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出现持续性且急性的缺血缺氧而造成的心肌患者,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的胸骨剧痛,同时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现象,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常用介入治疗的方式来挽救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但心肌梗死患者在介入治疗时会产生负面情绪,低下的心理状态制约着治疗的有序进行。本文通过对我院收取的100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进行了心脏康复护理后治疗效果良好,结果汇报如下。 [2]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取的100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将10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男29例,女21例,年龄在42~78岁,平均(57.13±5.13)岁。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3~79岁,平均(57.08±4.54)岁。纳入标准:心机梗死介入治疗患者;排除标准:有智力障碍、心源性休克、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参与研究的患者及其家属具有知情权,并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相关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包含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宣教,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实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脏康复护理,要点如下[3]:

    (1)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前:首先,在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前护理人员需要加大对患者的相关疾病知识宣教,让患者掌握疾病的大致知识,认识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优势,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由于疾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安、紧张、忧郁心理,此时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心理问题,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病房环境,了解病房的设施,用亲切的话语安慰患者及其家属,促使患者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消除恶劣情绪,提升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效果。

    (2)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在进行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需要进行康复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主要包括散步、慢走,每次时间为十分钟。三个月后患者的身体恢复到一定程度可进行群体的活动锻炼来恢复患者的心功能,例如太极、体操、瑜伽等。在锻炼过程中,一旦患者出现胸闷、头痛的不良症状需要立即处理,立马停止活动进行卧床休息。在不良症状消除后护理人员需要鼓励患者继续锻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生活进行干预,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注意卫生,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杜绝吸烟喝酒,制定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注意保暖。同时,患者需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主要以蔬菜、水果、高纤维的食物为主。最后,进行呼吸锻炼,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深呼吸可加快心功能的康复。尤其是在心肌梗死不良时间发生时需要大力呼吸,通过咳嗽震动心脏收缩的频率。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医护依从率以及焦虑抑郁评分情况。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低代表还在恢复良好,护理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SCL-90评分量表主要包含焦虑、抑郁、人际敏感、强迫、躯体化、偏执等,评分越高代表还在的心理状态较差。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数据统计的处理,计量资料利用均数正负标注值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 分类变量采用x2进行检验,P<0.05作为差距,具有整体的统计学标准。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几率、满意度、依从率对比

    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方式的治疗后,可以看出观察组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和依从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50例,并发症几率18例36%,满意度32例,64%,依从率23例46%

    观察组50例,并发症几率3例6%,满意度46例,92%,依从率45例90%

    2.2 对比两组患者SCL-90评分量表

    观察组患者加入心脏康复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CL-90评分优于对照组,消极心理问题得到明显的缓解,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本文针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加入了心脏康复护理方式,根据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制定相应的生活计划和饮食计划,保证患者在低糖低盐低脂下进行饮食。同时,护理人员用亲切的话语及时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降低患者的不安情绪,鼓励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心脏康复护理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中改善了心肌梗死患者的消极心理状态,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和依从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总的来说,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加入了心脏康复护理后缓解了患者焦虑、抑郁、不安等消极情绪,加快患者的恢复,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因此,心脏康复护理值得在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燕平.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6):78.

    [2] 孟 娟,雷素扬.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19(05):34-35.

    [3] 孙云鹤,曾雪娜,刘 玲.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