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中心:生长的课堂组织策略

    李彩香

    [摘 要]“教育即生长。”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始终让学生站在课堂阅读、学习、思考、表达的正中央,教师需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在课堂上,要通过注重实践、强化体验、尊重主体等途径,让学生展开学习思考、合作探究,与文本、作者进行深度对话,从而自我顿悟,轻松化错,获得知识与生命的生长。

    [关键词]阅读教学;学为中心;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4-0023-02

    《義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部分阐明了教学中师生双方的平等关系,强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铺路架桥。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当作是知识的化身,一味地按自己的思维和认知去调控学生的学习进程,充当了裁判的角色。在课堂上,教师的主导角色需要凸显,评判意识需要淡化,疏导方法适宜隐性。这正是大爱无痕、大道至简的体现。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认知偏差,我们需要耐心引领,在顺着学生当前认知思维中引导他们自我发现、自我否定、自主构建,获得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注重实践

    实践出真知。宋代陆游的感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很好地阐释了知和行之间的关系。语言文字学习的主要途径就是实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只有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让他们“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如,在指导学生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分清主次,详略得当”阅读《北京的春节》(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时,很多教师往往直接给出“北京人的春节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风俗习惯?”这一问题,让学生进行阅读汇报交流,然后通过列表格(时间+风俗)的方式概括文本信息,最后细读每一处描写体悟老舍详写的方法。这样的阅读实践,从本质上看,并没有引导学生经历实践的过程。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始终在文字的表面上滑行,将篇的阅读分解降低为段的构造分析,完全有悖于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阅读能力要求。这样的阅读课堂存在着教会、牢记的现象,学生是在假生长、被生长。卢梭认为:学生在儿童阶段应该有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破了这一规律,就会催生一些早熟的、不丰满的、不甜美的果实。

    我们语文的课堂,应当坚守儿童立场,尊重儿童认知,激发儿童生长的内在潜能,促进儿童的顺利生长。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北京的春节》这篇散文并提取相关的习俗方面的信息并不难,体会每一个风俗介绍也不是高年级的目标。在这篇课文的阅读中,我们应从谋篇布局入手,让学生主动探究,自悟自得。为此,笔者设计了阅读实践探究的四个板块,引导学生学习。一是在老舍的眼里,北京的春节有哪些老规矩?说说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或几个。二是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表达的?你是从哪里发现的?有没有其他的顺序?假如按重要的放前面、次要的放后面这样的表达安排方式,会怎么样?三是老舍对北京的春节有着怎样的印象?课文流露出他怎样的情感?你对北京的春节又有怎样的想法?四是写法迁移,写写自己过春节时的一个场面。

    积极探究、主动生长、快乐前行,这是我们理想的语文课堂的样子。这样的学习状态,需要我们教师智慧导学,适时点拨,授予方法而非告知结论,从文本语言阅读逐步走向语言形式体会,而不是带着结论去寻找验证。唯有如此,学生的实践才能更加自由、自主,对文本的解读也才有个性、有创意。

    二、强化体验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当学生还没有达到急切想弄明白的程度时,教师就不要直接去进行开导。只有当学生心里明白但又苦于说不出时,我们方可考虑去启发他;当学生学得肤浅,不足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时,我们就不要急着讲新的知识。想学、会学、能学、好学,是我们引导学生行走在阅读实践之路上的最美姿态。例如,在细读讨论、交流汇报《北京的春节》一课的语言特色时,很多学生在课外辅导资料的帮助下,都趋于对京味儿语言的罗列,在练读、理解中感受文本的独特性和新颖性。其实,本课语言学习的重点,并不是积累这些新鲜的词句,更不需要学生运用这些京味儿的词句进行写作。

    笔者认为,本课的语言体会,应当放在老舍先生写的如“蒜泡得……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这类“叙事+抒情”的语言风格的体味上。当然,这样有特色的句子,不是我们挑出来让学生评头论足,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体会它们的味道,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细读品味时,笔者以文中最有特色的关于腊八粥的描写为例,教给学生赏析语言的一些策略,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习俗进行赏析解读,交流讨论。这样,学生有了自由的阅读氛围,阅读起来不受旁人的限制和困囿,更容易有感而发。在课堂交流汇报时,笔者将腊八粥这一自然段的情感定位在丰富、诱人的层面上。而学生在实际阅读中,给出的却是展示和自傲。这是从文字表面获得的,因为文中就有“自傲的表现”这样的字眼。笔者没有直接否定他们的观点,而是继续追问:“家家都熬腊八粥,寒冷也阻止不住人们的热情,难道大家就是为了显摆自家的丰盛吗?”在这样的反问下,学生自然迅速走进课文,深度发掘。当他们心中有话但又无法完整地表达的时候,笔者给他们出示有各种豆子、干果的腊八粥的图片,呈现人们手端腊八粥幸福满足的深情,学生恍然大悟:“这腊八粥是多么诱人,多么令人向往啊!老舍至今仍怀念这样的美味呢!”这样的豁然开朗,远比教师的告知体会更深刻。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要耐心倾听、善于倾听,舍得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我们相信,学生学习中的盲点往往是因为他们以往的知识经验没有被唤醒,或者是被新的认知所抑制,或者是他们无意中忽略了当下敏感的信息。只要在他们愤悱之际给予支架式的点拨,他们的体验就是个性的、自我的。

    三、尊重主体

    《国语·周语》中大禹治水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堵不如疏,疏不如引:“堵而抑之,不如疏而导之。”对学生在思考、表达中出现的不完善或者错误之处,我们教师不能以裁判、程序员的身份简单加以判断或者压制、封杀,而应以学习伙伴的角色,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顺势而为,一步步将学生的思维引上正轨。否则,一味地告诫学生“不能”“不行”“不可以”,只会让他们茫然不知所措,或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最终获得的只是标本性的、僵化的知识。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动态,因学而教,因材施教,正如孔子所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北京的春节》一课的多音字和易读错字特别多,学生在朗读或者做词语方面的练习时,往往举棋不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比如,课文提到的“正月”的“正” “白云观”的“观”,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告知,反复地读记,在具体运用时学生就会弄混淆。因此,我们与其不断地“堵”“抑”(如“大家切不可念错了!”),不如给时间让学生去翻翻字典,看看不同读音分别是什么意思。这样,他们就能自我分类、对应记忆了。

    另外,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是他们继续汲取新知的源头活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一切新的学习都是在原有根基上产生的,新的知识总是通过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相关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后获得意义的。”在遇到学生出现的一些教师始料不及的错误时,我们不宜武断地下结论,给予警告甚至训诫,而应换位思考:“他这么思考的原因是什么?问题的根本在哪里?”这样,我们才能顺着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顺势而为,让他们在自我发现、自我纠正中完成否定、再建的学习过程。如,《北京的春节》一文中,老舍先生时不时地写到小孩的表现,这样写的意义何在呢?在略加思考后,学生认为过春节时最快乐的就是孩子,因此老舍通过写孩子的表现来烘托春节的热闹。这样的思考,源于学生将春节作为课文的主要叙述对象,而人物反倒成了陪衬。发现了学生思维错误的根本之后,笔者组织学生讨论:“到底是孩子带来了春节的热闹,还是热闹的春节给孩子带来了快乐?”

    这里,让学生进行互动,不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校对和纠错,而是思维、表达的补充、发展甚至提升。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一书中,从自由、生成、超越的存在主义哲学基础出发,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让精神力量健康成长。在文本和表达之间不断地出入,学生最终感悟出:“春节属于忙碌的大人,更属于无忧无虑的小孩,正是春节给孩子带来了各种快乐,孩子们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因为有了孩子,每年的春节才显得更加热闹。”

    生命、生本、生态、生长,这些都是学为中心的课堂必备的要素。生长的课堂,是信任,是期待,是激励。如此,方能让学生动力满满,生长不息。

    “教育即生长”的理念,传递着契合规律、守望成长的教师使命,也给予了“种子的力量”的无限信任。只要我们教师坚守自己的主导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就一定能拔节生长,蓬勃向上!

    [ 參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温儒敏.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J].课程·教材·教法,2018(2).

    (责编 韦 雄)